
近日,一位網友將蘇州正在建設中的“東方之門”照片上傳到微博,這座超過300多米高的摩天大樓立刻引來如潮的圍觀,引爆起網友們豐富的想象力。一些人甚至調侃其造型“就像一條秋褲”。有人則從專業角度認為這種設計非常丑陋,與周邊建筑的風格格格不入。一些搜索引擎甚至將其設為熱搜詞。
透過“蘇州門”這座建筑回望歷史,國內外許多知名的建筑在出現的時候無不充滿了爭議的聲音?標準化的建筑會讓城市失去個性,而拒絕平庸、挑戰傳統,用奇特造型沖擊公眾視覺的的建筑設計,必然會引起爭議。爭議本身就證明了存在。
一千多年前的杜工部在為唐初四杰出頭的時候,絕沒有想到“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的名句,能夠會成為大名鼎鼎的建筑設計師在面對圍觀和吐沫時最好的遮羞布。
“美”和“丑”:時間是最好的評價
如果把城市看做是一個人的臉龐的話,那么地標建筑就是城市的眼睛。眼睛的“美”和“丑”并沒有永恒的標準,關鍵還是和其它“五官”以及與臉的搭配。標準化的建筑會讓城市失去個性,而拒絕平庸、挑戰傳統,用奇特造型沖擊公眾視覺的的建筑設計,必然會引起爭議。爭議本身就證明了存在。
今年初,美國CNN旗下的生活旅游網站評選出全球最丑十大建筑,沈陽方圓大廈名列其中。方圓大廈建于本世紀初,總建筑面積達48000平方米。其正立面為中國“古錢幣”外形,被認為是象征中國傳統文化的天圓地方。它形狀特異、賦予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設計,迎合了沈陽當時發展的需要,在落成時還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現在,組織評選的CNN生活旅游網站卻認為,方圓大廈試圖融合東西方風格,但看起來并不和諧。然而,在2000年威尼斯世界建筑設計展覽會上,它卻是亞洲唯一獲獎的作品,得到了“世界上最具創意性和革命性的完美建筑”的美譽。
保羅·安德魯:爭議建筑師中的“戰斗機”
出生在法國波爾多的保羅·安德魯,因設計巴黎戴高樂機場候機樓而一舉奠定了在建筑設計界的地位。
說安德魯先生是爭議建筑師中的“戰斗機”,是因為他的設計多次出現問題。戴高樂機場2E候機樓坍塌,還有在設計中存在能耗巨大浪費等。當然,他能在中國引起巨大的關注,還是因為把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成為了一個“巨蛋”。“巨蛋”方案從開始采用到大劇院整體落成,爭議就此起彼伏,直至今天爭議仍沒有平息。但這一爭議卻使它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大大增加。
面對質疑,安德魯以他的法式幽默隨手就把貝聿銘的金字塔搬了出來。他甚至調侃說,當初貝聿銘先生頂住了,當然現在他也能頂住。
安德魯認為,在天安門廣場眾多的建筑物中,國家大劇院是對天空冒犯得最少的建筑物,“它接納了天空的倒影,謙遜而又強大”。他甚至玩起了這樣的幽默:“在國家大劇院的水池中,你會發現人民大會堂的倒影,這是我之前沒有考慮到的,當時我就對我的業主說,你應該給我雙倍的報酬,因為除了國家大劇院,你還看到了兩個人民大會堂,一個在地上,一個在水上。”
有爭議才有關注
最近幾天,當房地產大亨潘石屹在微博上得意地曬出銀河SOHO的照片后,又引來一片爭議聲。一些網友吐槽,銀河SOHO放在長城腳下我會說前衛,放在浦東我會說現代,放在北京市中心,就是個土包子!喜歡的人認為,它流線型、參數化的設計給人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覺體驗。
伴隨著爭議而來的是銀河SOHO的熱銷,開盤僅三天就創下了40多億元的成交量。
又一個世界上大名鼎鼎的建筑師用她獨特的建筑語匯深深地把“解構主義”刻印在有著數千年歷史的北京。她就是第一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筑獎、但又飽受爭議的英國女建筑師扎哈·哈迪德。
人們對扎哈的批評,集中在她一味追求另類、破壞和諧。扎哈說她根本就不相信建筑物之間存在和諧,而且現代社會應該允許多種理念的共存,允許人們用不同方式去解讀城市化。
近年來,這位世界級的建筑大師頻頻在中國建筑市場上驚艷亮相。除了已經投入使用的廣州歌劇院、銀河SOHO外,即將建成的望京、虹橋SOHO都將成為其所在城市的新地標。
建筑是城市體系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人們對身邊的標志性建筑爭議越來越多,更多的是源于對身邊環境和諧、視覺感受的一種關注。人們不希望那些敢于挑戰傳統、挑戰自我的建筑師因為拒絕平庸而盲目創新給城市留下難以擦去的傷痕,內心渴望能體現城市價值、引領時代風尚,具有親和力的建筑。
(轉載自: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