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農廣校的人們提到石屏縣的雷天福都很熟悉。熟悉他把石屏農廣校辦得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熟悉他27年從事農廣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
1978年8月,雷天福從云南農業大學農學專業結業后回村務農, 1982年他聽說中央農廣校開辦涉農專業中專班,為進一步鞏固和提高農業科技專業知識,報考了農廣校。他在農廣校學習期間,用專業理論指導實踐,不僅學習成績很好,被中央農廣校評為優秀學員,工作起來也得心應手,得到一致好評。
1985年6月,雷天福被從基層調到縣農業局農廣校工作。當時,農廣校既無辦公地點,又無教室和師資力量,招生后只有“打游擊”辦學。在艱苦的環境下,雷天福結合實際,長年深入農村,宣傳農業科技知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動員農村青年和基層干部報考農廣校,不到3年時間,農廣校在校生規模達到200多人。目前,石屏農廣校中專招生人數達1187人,為農村培養了大批基層干部和農業生產第一線專業技術人才。
在工作中,雷天福善于不斷總結經驗,先后在《云南日報》、《農業廣播電視教育報》等10多家報刊雜志發表文章216篇、論文28篇。其中《農村經濟要發展 科技教育須先行》等8篇論文先后獲得中科院人文研究所論文評比二等獎、三等獎。
雷天福自1993年6月被任命為石屏農廣校常務副校長后,認真學習專業技術及相關理論知識,力求做到學以致用,指導工作和實踐。每年組織學習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和農村經濟政策,積極開展遠程教育、新型農民培訓、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綠色證書工程、陽光工程、函授聯合辦學、中專學歷教育等工作。在陽光工程實施中,提出了《加強農村農民教育培訓 做好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工作》的課題,5年來組織培訓農村富余勞動力25618人,轉移22664人,僅2010年就增加勞務收入2.2336億元。
在綠色證書工程實施中,嚴格執行云南省人民政府《綠色證書制度管理工作實施辦法》和《云南省綠色證書示范村建設管理辦法》,采用農民“需要什么就傳授什么” 的培訓方法,結合石屏縣的產業結構調整開展多種形式的實用技術培訓,讓農民在“一鄉一品”發展中獲得效益。實施綠色證書工程后,已開展培訓14135人,考核發證9046人。通過綠色證書教育培訓,農業科技貢獻率提高了6.5個百分點,年增加經濟效益值2876.21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為把職業教育工作和農民科技培訓工作做得更好,雷天福先后報考函授學習,取得了云南農大和北京農大的農經管理畢業證書,自學考取了會計師、經濟師資格證書,后又取得了高級經濟師證書。他不斷總結職業教育經驗,積極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主動承擔了農業經濟管理、經濟學、經濟管理專業和相關專業的輔導工作。
石屏農廣校近幾年分別與云南農大、中國農業大學等院校聯辦了農業經濟管理、農技推廣、農村經濟管理、植物保護、畜牧獸醫、農業機械化、農村水利水電、動物醫學等本、專科函授教育,在人少、工作量大且外聘教師困難的情況下,依然確保每一門課的輔導課前均有備課教案,輔導中做到因人、因時施教,輔導后學員統考成績均合格。
雷天福已參加工作30多年了, 27年在農廣校工作,他從不厭倦。農廣校工作需經常下鄉深入基層,工作辛苦,可他還是越干越熱愛農廣事業。任職19年來,每年均能圓滿完成工作任務,并取得優異成績。所在單位多次獲得省級農業科技推廣二等獎、三等獎,省級、州級先進集體,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連續18年保持文明學校、文明單位。雷天福多次被評為先進個人,獲得云南省農業廳“農業科技推廣”二等獎、三等獎各1次,2005年12月被中央農廣校評為“全國農廣校教學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