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種來源:
母本CLLI,父本NG5。
審定情況:
2006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審定編號:
國審玉2006037。
特征特性:
在北京春播全生育期為118天,在西南地區出苗至成熟114天,與對照農大108生育期相同。幼苗葉鞘紫色,葉片深綠色,葉緣綠色,花藥黃色,穎殼黃色。株型半上沖,株高2.61厘米,穗位高119厘米,成株葉片數20片?;ńz綠色,果穗筒形,穗長20厘米,穗行數14.7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粒型為半馬齒形,百粒重32.8克。倒伏(折)率10.9%。需有效積溫2850℃左右。經2004—2005兩年接種鑒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感絲黑穗,抗莖腐病,中抗玉米螟。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測定,籽粒容重752克/升,粗蛋白質含量10.73%,粗脂肪含量4.33%,粗淀粉含量70.15%,賴氨酸含量0.29%。
產量表現:
2003年參加全國玉米預試,在西南區產量565.3公斤/畝,比對照農大108增產11.94%;在東華北區產量807.1公斤/畝,比對照農大108增產23.1%,列127個參試品種的第一位;2004年參加西南區和東華北春區玉米區域試驗,產量642.06公斤/畝,比對照農大108增產17.71%,列參試品種的第一位。在東華北區,產量699.4公斤/畝,比對照農大108增產8.17%。2005年參加西南區和東華北玉米區域試驗,產量623.53公斤/畝,比對照農大108增產21.59%,列參試品種的第一位。
栽培要點:
在西南地區中等肥力以上土壤上栽培,適宜密度3000株/畝,注意適當蹲苗,降低株高和穗位,提高品種的抗倒性,有利于該品種的豐產和穩產。
適宜范圍:適宜在四川盆周山區種植。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聯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12號
郵政編碼:100081
聯 系 人:黃長玲
聯系電話:010-82108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