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是一個幅員遼闊的農業大國,其農業區氣候適宜、地勢平坦、土質肥沃,非常適合于機械化作業。為了不斷提高農業生產力,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要,俄羅斯近年來堅定推行農業機械化戰略,建立了覆蓋中央、各聯邦主體以及基層的多層次農業機械發展管理體制,提升了農業機械化水平,促進了農業可持續發展。
條件成熟 需求多樣
目前,俄羅斯的農機需求者可分為三大類:集體農莊、私人農場和農業企業。一些集體農莊由于歷史遺留原因,生產運營水平低,缺乏技術資金,不適應市場經濟環境。隨著俄羅斯農業市場化的深入,這些集體農莊的農機設備已不適應未來大規模機械化農業生產的需要,亟待更新,因此,是未來大型農機更新、普及進程中的主力用戶。利用土地股份和部分農機設備建立的私人農場大多數以家庭為單位,受經濟水平和土地規模限制,偏向于對中小型農業機械的需求。公司化經營的農業企業是俄羅斯農業發展中的市場化力量,擁有普及運用先進農機技術的積極意愿和多樣化的農業生產能力,是農業機械新技術的實踐者和推廣者。
此外,俄羅斯居民的整體文化素質較高,在農村65%以上人口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俄羅斯技術工人和專家的水平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不相上下,具有使用、維護農業機械的技術基礎和推廣條件。
政策優惠 大力扶持
由于積累了長時間推廣使用農業機械的經驗,俄羅斯在農業機械政策引導和質量監督上形成了覆蓋中央、各聯邦主體以及基層的多層次農業機械發展管理體制,而較為完備的管理機制又提高了農業機械化水平,促進了農業可持續發展。
俄羅斯政府高度重視對農機產品質量的監管工作,在全國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質量管理和檢測鑒定體系,共由兩個系統組成:一個是國家標準化管理系統,即國家標準化技術監督中心,主要負責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制定,產品的質量認證管理,以及市場執法監督;另一個是農業部門系統,即農業部裝備政策司負責全國農機行業標準的制定、修訂和農機產品性能的試驗鑒定工作。為了提高農業機械化技術水平,擴大農業機械的使用范圍,俄聯邦政府相繼出臺了許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支持和鼓勵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第一,重視農機技術推廣培訓。俄設有專門從事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普及工作的組織,鼓勵農機推廣組織、農機生產廠商、農機經銷企業、試驗農場等舉辦形式多樣的農機展會,展會有各種機械的演示活動。由試驗農場舉辦的展會,還將種植業、養殖業各個生產環節的操作技術加以講解和演示。
第二,政策靈活有效,國家優惠扶持。為了擴大農業機械使用的廣泛性,近年來,俄羅斯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政策。一是實行分期付款賣給用戶,緩解用戶資金短缺的壓力。俄政府對農民或農場購買農業機械,或提供資金補貼,或提供無息貸款,農民購買新的農業機械可直接利用機具折價來擔保;二是實行租賃經營,幫助無力購機的農民和農場主能夠使用農業機械進行生產。這項政策的功效在于一方面由國家鼓勵、引導生產企業推出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方向、達到國家標準的農機產品,從而促進了企業科研開發、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另一方面有力地促進了農機產品的銷售,積極推進土地的規模化經營,鼓勵土地的合理流轉,為發展農業機械化創造條件,促進了農業生產的機械化。
第三,完善土地使用管理,保證機械化。俄政府積極完善土地使用管理制度,實行土地質量等級的獎懲制度,探索土地的租用和拍賣機制,引導發展規模化的大型農場。俄政府還對進口國外農機產品給予減免關稅照顧,對農民和農場購買農機作業用油可憑信用證賒購,對農民生產的農產品實行保護價格收購等。
第四,推動農業機械裝備現代化。最近,俄聯邦政府還出臺推進農業發展的民族振興工程計劃,對引進推廣動植物新品種、農業新技術和新機具,發展生物能源產業提供資金支持。
這些政策有力地推進了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促進了農業和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未來俄農機裝備現代化進程體現出有四個主要特點,一是以大為主,以小為輔。二是向復式作業方向發展。農機裝備可以一次完成多道工序。三是向多功能方向發展。如谷物聯合收割機在收獲過程中不僅具有秸稈粉碎功能,還具有鋪放、撿拾、打捆等功能。四是注重具有環保效能的農機化技術的開發應用。現在俄羅斯有些地區開始實行休耕制,有些風沙比較嚴重地區開始采用免耕播種技術,推行保護性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