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案例:
敝公司經營的是合成纖維織品制造。最近我們利用在美國擁有專利權的技術,成功地開發出特殊的織品。通常的織品之法都是縱橫九十度的交叉之法,我們的制品是正三角形織法,也就是用三股線做六十度的交叉的方式織出制品。就效果而言,這種紡織品比任何織品都耐用,耐沖擊、具有超強的拉力而且非常輕盈。美國人利用這些特性做成衛星天線、運動鞋、喇叭紙盆等。我認為除以上制品之外還可以運用到更廣泛的范圍。
或許是我個人對顧客需求的嗅覺不夠靈敏,我無法找到更好的銷售方法,將此產品推薦給顧客。技術人員看到之后都很感興趣,但是因為使用新材料,所以價格比較高,因此顧客的反應都偏向保守,怎么說都不愿采用新材料。塾長曾經利用陶瓷這種材料,應用在各種不同的產品上,因而展開生意。因此請就如何判斷材料應用領域與擴大市場的要訣,給予寶貴的指導。另外,開發新商品的要點在哪里?
最后如果擴大材料應用領域與市場的任務順利完成,我也想將此材料推薦給美國企業,因此也要請問您,針對一向喜歡追求新技術的美國企業,有何戰略可用?
稻盛和夫解惑
徹底了解自己的產品
你第一個問題是有關如何擴充材料的應用范圍,并且由此制造出商機。
首先我想告訴你的是,“你應當讓研究人員或大學的教授,徹底調查出你所開發的新產品的特質,也就是制品的物質特性。”徹底調查制品的特質、特性之后才能徹底了解。最重要的是你必須非常了解自家制品的優點、強處,當然,如果將材料換成棉或合成纖維,甚至碳纖維、光纖、陶瓷光纖,或是單結晶體的光纖晶須時,效果又是如何,這也有必要知道。
就我而言,當初我是把重點放在陶瓷具有的高周波絕緣性上,然后開發產品,接著再以絕緣材料的特性,針對小家電制造商,銷售我的產品。但是當我將產品再度拿來研究時,我發現陶瓷不但具有僅次于鉆石的硬度,而且耐熱性極佳,抗藥性也特別強,因此我再度徹底調查其特性,然后朝耐磨損、耐熱、耐藥品產業領域發展我的事業。
下一個階段的工作是“找了解產業技術的人討論”。猶如向釣魚專家詢問垂釣的重點一樣,要就制品的優點詢問專家有哪些用途可以開發。例如,以釣魚來比喻,重點將包括:在河川垂釣的重點為何?魚的種類有哪些?應該用哪種魚餌等等?
但是,事實上到目前為止,你已經遇到某些挫折,你興致勃勃地帶著新產品到對方跟前,并努力為對方解說,但他就是不理會你。那該怎么辦呢?
我曾經用過“在對方的技術陣營里找同伴”的方法。當我在做制品說明時,如果與會者當中有一個人發出“是這樣的啊”的聲音表示贊同,也就是好奇心勝過慎重個性的人,那么或許就可以請這個人喝杯酒,然后私下告訴他“事實上,我發現你對我的產品好像有興趣”,如果他表示“那樣產品很有意思”,可以請他擔任幫腔的角色。
于是我這樣對他說:“我想就這項材料與你一起掀起一場革命,問題是如果找不到相信我們的人,革命就搞不成,因此我想和信任我的你一起做。”總之,就是找出喜歡這樣新制品,能夠為此制品付出熱情的技術人員,主要是用他來說服態度保守、但卻擁有決定權的人。
雖然我曾經成功過,但是就現實而言,這個方法并非輕易就能成功。對我而言,我的釣場最初是設定在電子業界,先成功地讓一家大企業采用我的制品,然后再拿這項成績,意氣風發地尋訪小家電業者。結果他們雖然都表示有興趣,但是卻一直不愿采用我的制品,理由在于京瓷只是一家零星小企業。例如以“我們不能用去年才剛成立的企業生產的材料”拒絕我。總之,在談到技術之前,他們已經先用公司沒有信用的理由拒絕我了。
因此我決定改變我的釣場。我已經了解哪些業界會用我的產品,也知道他們對這項材料感興趣。問題是公司太小,他們不相信我的技術。我想,京瓷是冒險的事業,最適合的市場應該是只要東西好就會買的美國。于是沒有任何推薦或介紹,只是活用工作經驗,開始調查所有的重點,并仔細推敲什么餌最好用,然后就直接跑到美國的大家電廠商去推銷我的制品。美國企業與日本企業不同,他們的態度是“檢驗出好的效果,就給予好評并購買,而不管企業的規模”。因此,慢慢地,我的產品在海外市場的銷售就成功了。
創造讓企業發展
再來回答你的另一個問題:開發新商品的出發點。我曾就企業發展時的需要,提出“四項新的創造”的觀點,雖然我的回答可能與你的問題有點差距,因為我是以京瓷的歷史為例,所以請將重點套用在貴公司的現有狀況上。
我認為能夠讓企業發展的只有創造的動作,當然開發新產品也是創造之一。創造應該可以細分為以下四種創造:“創造新需求”、“創造新市場”、“創造新技術”、“創造新商品”。但是這四種創造并非獨立無關,而是渾然一體的存在。例如就你而言,可以將成功的技術創造連接在商品創造上。如果能接著喚醒消費的需求,就會再連接上市場的創造,如果不能做到這一步,那么技術的創造,對企業的發展也不能產生實質上的幫助。
以前我就預料,假如電視與廣播的時代來臨,世界上一定會需要高周波絕緣材料,因此開始研究精密陶瓷。之后我將此技術應用在映像管中作為絕緣材料,然后讓企業界使用,結果十分成功。這可以說是考慮研發出來的陶瓷的用途之下,所創造出來的新需求。
接著就在日本國內與世界各地尋求銷售渠道,開始“創造新市場”。然后同時到新市場依照客戶當中的技術人員的要求,重新展開“創造新技術”行動,并依據對方的需要從事“新商品的創造”。也就是說周而復始地從事兩層、三層的創造。事實上京瓷能有今日的成就,就是不斷重復進行“四種創造”,重復到創新已經變成全體員工的習性,并帶來的最終結果。
我們的習性是在不斷緊密操練下形成的產物,有了這個產物以后,很自然地就把難題當成上天賜給的禮物,每天都比客戶更加努力地工作。也因此我們創造了很多劃時代的技術。
我認為,世間一定有可以讓自己所擁有的技術或商品表現的舞臺,有必要善用這種利基(指針對企業細分出來的市場)。只要讓這種利基一直往前延伸,利基內蓄積的“四種創造”就一定可以讓你的企業一路往前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