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介紹了我國稻谷生產領域的主要成就以及各種大米的生產加工技術,以指導大米的合理加工和消費。
關鍵詞:大米 種植 加工
中圖分類號:S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8(a)-0146-011 稻谷生產技術世界領先
1.1 生態化種(養)殖技術
水稻是我國出現最早的種植業生產體系。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開發水稻生態化養殖技術也變得多種多樣,其中包括野生動物、魚類、畜禽、植物和微生物。其中稻田養魚在我國已經近兩千年的歷史。也是水稻生態化養殖最為普及的一種模式。浙江青田稻田養魚因有著悠久歷史,2005年入選首批“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1]。近年來,在稻田養魚的基礎上,我國又發展了以“稻鴨共生”、“稻田養泥鰍”、“稻田養蟹”、“稻田養小龍蝦”等多種生物多樣的稻作模式[2]。
1.2 矮稈水稻、雜交稻、超級稻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水稻科技聞名世界,尤其是矮稈水稻品種的育成、雜交水稻技術的突破、新種質材料的取得和超級稻育種等一些技術,使得單產水平不斷的提高,傳往世界各地,從而帶動了世界稻作水平的提高[3]。
2 大米的加工技術
2.1 普通大米的生產技術
普通大米是指在中國的市場消費量最大的、用做主食米飯的大米。普通大米的完整生產工藝包括:原料接收、干燥、暫存、清理、礱谷、碾米、白米整理、計量包裝等工段(根據稻谷水分情況和企業的實際情況,干燥等工段可不需要)。
2.2 清潔米的生產技術
清潔米又叫免淘米,是一種晶熒整齊、清潔干凈、符合衛生要求、不必淘洗就可以直接蒸煮食用的大米。清潔米省去了手工洗米的環節,既可以減輕家務勞動,還可以節約用水,最重要的是保存了營養物質不被流失。另外,清潔米還便于儲藏,口味上也偏好于普通大米,這無疑是優于普通大米最重要的方面。
2.3 留胚米、蒸谷米等富營養大米的生產技術
(1)留胚米的生產技術。留胚米,指米粒米胚保留率為80%以上,或米胚的質量占2%以上的大米。留胚米充分利用了米胚的營養,同時還可以提高出米率,一舉多得。
(2)蒸谷米的生產技術。稻谷經熱水浸泡、蒸谷、烘干、冷卻,然后再碾制而成的米稱蒸谷米。由于稻谷經熱處理,谷殼變得松脆,碾米時容易剝離,可提高礱谷機的臺時產量約40%,而降低能耗約50%,節約電耗20%。經過烘焙的草米淀粉,淀粉的強度明顯增加,在出糙和精碾時,出碎米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經過熱處理的稻谷谷粒表面附著的微生物得到了很好的清除,降低米粒中酶的活性,而米粒中因為淀粉的膠化而硬度增大,吸水、傳熱性能下降,提高米粒的耐藏性。這樣的米粒所富含的營養物質是可溶性的,能促進人體的消化吸收,這樣就優于普通米經過熱處理的稻谷,增加了稻谷的蒸煮性能,飯粒表面光滑,易軟爛和破碎,增進風味和口感。
(3)發芽糙米的生產技術。發芽法是先將大米發芽至一定芽長,然后再加工得到的由幼芽和帶糠層的胚乳所組成的制品。發芽不僅增加米粒的營養含量,還使發芽制品具有了一定的特殊功效。其具有“甘平、健胃、開胃、下氣、消食等功效,助消化而不傷胃氣”。
糙米經發芽后,所含有的酶被激活和釋放,產生了大量γ-氨基丁酸、抗脂質氧化物質-和生理活性物質,保留了大部分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營養成份,不僅具有明顯的生理活性和很高的營養價值,而且口感也顯著改善。發芽糙米其功效為: 其一,發芽糙米中所富含的γ-氨基丁酸在醫藥界已經有很大的開發價值。它對改善肝臟腎臟的功能方面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其次還有促進乙醇代謝的作用,防止肥胖的效果。其二,發芽糙米含有較多的生育酚、三烯生育酚。它可防止皮膚氧化損傷,保持皮膚細胞中VE的正常水平,抗血管硬化等功能。其三,發芽糙米中含有對人體很有用的食物纖維。大量的膳食食物纖維攝入能增加腸胃動力,還能改善人體消化有益菌的環境,有利于新陳代謝,且調節身體的平衡。其四,發芽糙米含有豐富的抗脂質氧化的物質,如阿魏酸、谷維素、植酸、三稀生育酚等。其五,發芽糙米富含的豐富微量元素能有降血壓,防止貧血,壯骨的功效。這個是遠遠大于普通白米和糙米的。
其六,發芽糙米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對人體具有排毒、養顏、增強免疫力的作用,甚至還有防止肥胖的功效。因此,發芽糙米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4)營養強化大米生產技術。營養強化大米:營養強化大米,是指在普通大米中添加某些營養素而制成的成品大米。在現有的研究成果上看,營養強化大米的營養素主要維生素、礦物質、各種雜糧及氨基酸等。正因為營養強化米富含這些對人體有用的微量元素,它能從大米中補充人體缺少的微量營養素,減少各種營養缺乏癥的發生,從而提高國民身體免疫力,對健康這方面也就多了一層保障。大米強化工藝技術:運用流化床包衣技術將營養強化劑噴涂在受體大米的表面,此方法不但使營養素均勻地附著在大米表面,而且不影響大米外觀和口感;同時使營養素的強化量也符合國家推薦標準。為了保證強化大米在儲藏、運輸過程中營養素的穩定性,采用了加除氧劑的包裝方式,在保持真空包裝優點的同時,克服了真空包裝容易脹袋的缺點。國內首次應用流化床噴涂技術對大米進行營養強化,并通過實驗研究確定了最佳工藝參數。
參考文獻
[1]劉桃菊,殷新佑,戚昌瀚,等.氣候變化與水稻生長發育及產量形成關系的模擬研究[J].應用生態學報,2005,16(3):486-490.
[2]孫瑩,于文革,白廣田,等.東港氣候變化特征及其對水稻生長的影響[J].遼寧農業科學,2006(6):8-10.
[3]張曉黎,張桂英.米泉地區異常氣候條件對水稻生產的影響及預防措施[J].新疆農業科技,20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