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長期以來,我國教育基本上是“劃一性教育”,否定個性與個性教育,這與時代的需求不相符合。學校應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發展學生的個性。創設學生環境,強化學生個性意識;承認學生間的個性差異,注重學生的自我教育,注重教師的個性影響。
關鍵詞:體育教學 個性 個性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8(a)-0164-01教育的個性化是教育自身改革、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需要。但長期以來,我國教育基本上是“劃一性教育”,否定個性及個性教育,中小學德育長期以來忽視對學生個性的培養,這與時代的需求不相符合。課程標準指出:“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全面打好基礎,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創造適合少年兒童的教育環境,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學校體育既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發展學生個性的重要手段,在體育教學中,通過轉變傳統教育思想和觀念,轉變教學形式和方法,創設適合學生的課堂氛圍,為了學生個性發展創造適合的空間。
1 對個性的一般認識
1.1 什么是個性
心理學認為:個性,是指在個人自然素質(天賦)的基礎上,由于社會的影響,通過人的活動而形成的穩固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個性不僅代表了一個人所具有的一定意識的傾向性,表現為個體的興趣、愛好、需要、動機、意志、信念等不同,還體現了個體在人與人之間的能力、氣質、品德、性格等方面存在的個別差異,因此個性有其顯著特點。
1.2 體育教學活動對發展學生個性的優勢
體育教學在培養和發展學生個性方面起著其他教育形式難以起到的獨特作用,這主要是由學校體育教學所具有的特點所決定的。
1)在體育教學中,學生不像在其他教學中那樣,被固定在課桌前,而是擁有一個廣闊的活動空間,可以盡情游戲、運動和競賽,他們的身體直接參與活動,其思維活動與機體活動緊密結合,因而個性也就在活動中得到充分展示與發展。2)在體育運動過程中,身體運動施加給機體感受器的刺激會在大腦中引起主觀意識感受,即心理感受。在一段時間里,如果機體反復感受某種運動形式,就會在個性上形成一種相對穩定的心理特征。3)在體育教學中學生不僅可以廣泛地參加社交活動,提高對社會的適應能力,贏得他人的尊重,還可以從體育運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實現自我價值,增強其自信與自尊,使個性得到充分的調整和發展。
2 體育課如何發展學生個性
2.1 創設學生環境,強化學生個性意識
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加強教學的開放性。只有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考慮,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探討他們的心態,喚起學生的自然性,才能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使學生快樂地學習,自主地配合教師的教學。
建立一個良好的體育環境。在制定體育教學計劃與實施中,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應選用生動有趣,符合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道德感、美感和責任感,引導學生在體育訓練中磨煉自己的性格。如,可根據女生對美追求強烈的特點,選擇藝術體操、舞蹈、健美操等教材,讓他們在配有音樂的體操房中練習。同時,要合理選擇有利于發展身體和肌肉的練習,增強協調韌性,這對發展女生的生理活動機能,提高學習樂趣和積極性大有好處。
2.2 在中學體育選項式教學,展示學生個性
在以往的中學體育教學中,往往是一個自然班的一個學期、甚至是中學階段都是一個體育教師擔任體育教學任務,所有的學生采用相同的教學內容,這就存在學生的興趣愛好的差異、身體素質上的差異、體育運動技術基礎的差異。在中學可以采用選項課的方法,學生自主的選擇教師、選擇喜愛的項目。這需要體育組與教務處協調配合。
開設選項課是發展學生個性的重要途徑。興趣是誘發學生學習動機的催化劑,有了興趣,學生才能忘我地投入到這一行列中。傳統的教學常常抑制學生對某一項目的興趣,如果讓某人放棄自己的愛好去從事自己并不感興趣的事,那么這豈不是扼殺個性?
2.3 把握學生特征,優化學生個性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太過古板,從教育目的、制度到課程、教材、教育的形式、方法無不強求一律,結果培養出來的學生似乎是一個模子鑄造出來的,抑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應通過了解中學生性格特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首先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學生,包括年齡、性別、興趣、愛好、特長、需求、信念、情緒變化、家庭狀況、價值標準等。分析學生之間的差異,開展科學有效的教育。
2.4 注重教師的個性影響
教師科學的教學方法與自身人格魅力是學生良好個性形成的一面鏡子,學習的楷模。學生心目中好老師的三個關鍵詞是:“和藹、淵博、漂亮”。這實際是對教師的高度期望。因此,體育教師一定要不斷加強自身的業務學習,全方位、多角度地提高綜合素質,教學中要提高親和力,真正關心學生,尊重學生,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這必將為完善學生個性發展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善于使用有利于發展學生個性的教學方法,而且要起到表率的作用,無論是健壯的體格、得體的言談舉止,還是高度民主責任感,堅強的意志、自信、自強精神都隨時隨地影響著學生的個性的良好發展。因此,要培養學生的良好個性,需要從全方位出擊、多方面入手,只有這樣,體育教育才能完成培養學生個性的重任。我們只有突破傳統思維方式,大膽進行體育教學改革,改進組織形式,改善教學方法,充分體現現代學校教育健身性、娛樂性、開放性等特征,才能創造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環境,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鮮蘭.論個性教育[J].體育科學,1998,22(2):40-42.
[2] 周遵新.試論體育教學中學生個性差異與個性發展[J].株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10(5):5-7.
[3] 吳也顯.教學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1.261-264.
[4] 明晴.學校教育與個性發展[M].北京:知識出版社,1991.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