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技英語在許多國家已經成為現代英語的一個專門的新領域。隨著科技的發展與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逐步深入,科技英語越來越彰顯出其重要性。本文談及了高校英語專業開設科技英語的必要性以及培養目標和實施方法。
關鍵詞:專業教學 科技英語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8(a)-0178-01面對當今這個國際交流幾乎已經滲透到每個領域的世界,我們應該培養什么樣的外語人才已不再是個問題。培養復合型的外語人才將是外語教育的目的和方針。外語教學必須服從外語本身功能的需要,這樣才是服從社會的需要。正因為如此,近年來,外語與各門具體學科相結合的專業紛紛涌現,科技英語專業就是其中之一。
進行科技英語教學時,不僅教授英語專業課程,還向學生教授相關專業的基礎課和專業課,而且部分課程用英語授課。這樣做的目的是使畢業生能較快勝任專業方面的科技翻譯和交際工作。另外,現在還有不少綜合類院校開辦了輔修專業,科技英語作為新興的一門輔修專業正受到各類學生的歡迎??萍加⒄Z專業的學習,不僅大大提高語言技能,而且優化了知識結構,增強了日后適應社會和工作需要的信心。
目前我國科技英語教學的現狀就是專業與輔修的并行。不論是專業還是輔修,其目的是一致的,為的是實現英語知識與科技知識的兼容,從而達到培養復合型人才的目的。這兩種做法無疑是合乎社會需要的,并且亦是效果明顯的,是外語教學的必然發展趨勢。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們有必要對這個專業予以定性并確立其培養目標和實施方法。
首先,我們應該明確:科技英語究竟是什么?是科技還是英語?無疑,科技英語就是英語。只不過它是一種專門用途的英語。不論英語這樣語言用于何種領域,其語言的本質是一致的,仍然保留其特有的文法、句法、構詞法、慣用法,其表達方式和表達習慣不會因為其功能的改變而發生本質的變化。因此,科技英語專業所需要學習的重點仍是英語而非其他。如果英語學不好,這個專業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進一步而言,對于任何專門用途語言專業而言,語言永遠是第一位的,是決定性的。再者,談到專門用途,這個概念是很不確定的。就科技英語而言,自然科學分門別類不勝枚舉,即使是化工、電子、建筑這類專門院校中,各專業亦數目繁多且各專業間相去甚遠,所以,這個“專門用途’’能“專門”到何種程度是尚有疑問的。正因為如此,即使是科技英語專業最優秀的畢業生,在從事具體工作之初必然還得有一段艱苦的再學習,再適應的過程并且這一階段的學習主要是針對具體的科技領域而不是針對英語。因此,科技英語教學的主體是英語教學,該專業的畢業生首先是語言過關的畢業生。
另一方面,既然是專門用途的英語教學,其教學目的是應該體現這一特點的??萍加⒄Z專業的教學目的不是培養科技人才,而是培養復合型的外語人才,它的培養目標應該包括兩個方面:首先,這類人才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專業的素養,在聽說讀寫譯這五大技能方面應毫不遜色于傳統英語專業的畢業生,這是該專業的根本所在并且也是畢業生是外語類人才的最佳體現;第二,科技英語專業畢業生區別于傳統英語專業學生之處在于他們對英語用于科技這一事實,在認識上有高度的認同感,對科技英語慣用的表達法十分熟悉,并且在思維方式和邏輯判斷力方面能更靠攏和接近自然科學的要求。有的英語專業的畢業生拿到科技方面的資料就根本看不下去,這不僅是因為缺乏具體的科技知識,而往往是由于在認知上的差距和思維方式上的缺陷而引起的。讓畢業生能從事科技英語方面的事務并不意味著把他們培養為科技人員,而是要在保證良好語言素養的基礎上,對他們進行認知能力和思維方式的有效訓練,以提高他們理解科技英語的反應速度和準確性,這就是科技英語專業的培養目標。我們可以為之設計一套基本的實施方法做為基準,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教學大綱。
首先,為了保障學生優良的語言素養,科技英語專業的語言課程應包括傳統英語專業的各門語言基礎課程,包括精讀、泛讀、聽力、口語、寫作、翻譯(口譯和筆譯)、語法等。為了提高學生對高級英語的理解能力,高年級階段應適當加以散文選讀或文學選讀課,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除此之外,由于畢業生今后從事的是科技方面的事務,在三年級應開設科技英語各專業課,如科技英語閱讀,科技英語翻譯理論與技巧,科技實用寫作、論文寫作等,以體現科技英語專業的特點。以上所有課程應是英語授課,開設這些課程的目的在于:在有一定針對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但這其間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就是:基礎階段的英語教學應如何體現專業特點呢?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利用泛讀課甚至聽力課為契機,從一年級開始就進行專業的滲透?;A階段的閱讀或聽力材料完全可以輔以相當比例的自然科學常識或科普讀物,或要求學生做此類的課外閱讀,從而為高年級階段的科技閱讀和寫作課做良好的鋪墊,使學生能從容完成從基礎階段到專業階段的過渡。
培養語言技能其實是科技英語專業較為簡單的一部分,認識能力和思維方式的訓練才是這一專業的難點。目前許多院校的做法是向科技英語專業的學生開設公共的專業基礎課和淺顯的專業課,這些課程的要求比工科專業的要求相對低很多,并且有一部分是輔以英文課本并由資深的教師用英文授課的。這一系列的做法無疑對學生的認知力、邏輯判斷力和思維方式是大有幫助的。應當指出的是,開設這類課程不是為培養學生深入分析和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而是對他們思維方式的一種訓練,盡管這種訓練在專業方向上有一定的針對性,也不能要求學生在這類專業上這到可與工科類學生相比的程度。在這類專業課上對學生的要求應該是寬松的,并且考試的方式可以靈活多變,比如可以讓學生用英語敘述某一概念或某一原理,這樣,學生既能獲得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又能學到許多的詞匯和表達法??偠灾瑢W習這些專業課是為英語服務的,科技英語專業學生的優勢應確立于英語而不是科技。這其間最讓人迷惑的問題在于:這種思維方式和認知能力的訓練要到什么程度才算適當呢?對于日后將從事科技事務的學生而言,在不影響到學習語言的前提之下,這類的訓練當然是程度越高越好??萍加⒄Z是一門實用性極強的專業,該專業的學生應該能擁有大量的實習機會,他們的實習量應大于傳統英語專業的實習量。實習可包括口譯,筆譯實習。實習時間可應鼓勵學生利用假期或課余時間積極參與社會上有償或無償的科技英語方面的各項事務,使他們盡快的進入角色。不難發現,科技英語專業的學生課程數目多,課程之間差距大,無疑學生的負擔是較重的。這是由專業特點決定的,在所難免。同時,這樣的教學應是值得師生共同努力的,因為它是對傳統英語教學的改進和推動,也是滿足社會需求的必由之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