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直觀教學因其直觀性、形象性等方面的優勢,在教學活動中有廣泛的應用,但是由于教師水平的差異或者知識類型的不同,直觀教學在教學活動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本文結合具體學科中的直觀教學案例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反思,以期能夠豐富直觀教學的研究,促進直觀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直觀教學 案例解析 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8(a)-0201-02夸美紐斯是歷史上最早系統地總結教學原則的教育家。他認為教學應從觀察實際事物開始,多利用圖片和模型,這是直觀教學原則的雛形。[1]他之后許多教育家如赫爾巴特、裴斯泰洛齊、烏申斯基等,都闡明過直觀教學或直觀教學原則。
心理學研究表明:相比于文字符號,人對直觀圖像更容易接受,更能形成良好的記憶。以圖像代替文字,據圖講解,使抽象的理論直觀化、形象化,將靜態知識動態化,既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可謂一舉兩得。[2]另外,由于中小學學生思維能力發展不完全,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較弱。直觀教學,正是通過實際生活中能直觀感知的圖片、影像、實驗等來創設學習情境,強化有意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直至達到教學目標。
1 學科直觀教學案例與解析
中小學各學科普遍適用直觀教學原則或方法,但在各個學科中的應用效果還需要用實踐來驗證。下面我就具體的從某幾個學科的直觀教學案例入手,解析各學科的直觀教學手段與方法,以期能夠促進直觀教學在各個學科中的應用。
1.1 地理直觀教學案例與解析
——以《我國主要山脈及其走向》一課為例
首先展示《我國主要山脈》地形圖,然后以地形圖為基礎由教師系統的講解我國主要的山脈及其走向。由于需要識記的山脈名稱很多,山脈的地理位置及相對位置比較復雜,學生僅僅通過老師的講解還無法形成深刻的印象,為了幫助學生突破這個學習難點,可要求學生在老師講解的過程中一邊觀察《我國主要山脈》地形圖,一邊在課前準備的中國簡圖上描繪出我國的主要山脈,在正課講授完成之后,教師可在黑板上再次畫出中國簡圖(輪廓圖),之后要求學生在黑板上畫出某一個山脈及其走向。
地理圖像因其直觀性、形象性一直以來都被稱為地理教學的“第二語言”,直觀教學就是要求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一方面,地圖教學正好暗合了直觀教學的內涵;另一方面,運用地圖進行教學也是地理學科教學的特點和必然要求。所以,對于地理學科來說,應充分挖掘地理圖像的在直觀教學方面的優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與技能。
1.2 生物直觀教學案例與解析
——以《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一課為例
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精子形成過程的多媒體課件,給學生直觀的整體的了解,在播放課件的過程中提問有幾次分裂。重復播放多媒體視頻,讓學生找出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中染色體的變化有什么不同,師生一起總結出第一次分裂的主要行為是同源染色體的分開,第二次分裂的主要行為是著絲點的分裂,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開。學生掌握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區別后,再讓學生概括出兩次分裂各個時期的特點。最后以表格形式展示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與數目變化規律。[3]
減數分裂這個知識點在生物教材的知識結構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是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又是其中學生最難理解的部分。如果沒有多媒體課件的直觀演示,學生不易理解消化。案例通過多媒體課件的直觀演示,再加上老師的簡單提問和講解,學生在觀看多媒體的同時就可以很直觀的感受到染色體的行為變化,這樣就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1.3 化學直觀教學案例及解析
——以《可燃性氣體如果不檢純遇火可能爆炸》實驗為例
由于某些化學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為了避免危險的發生,可以用多媒體輔助進行實驗,例如在進行可燃性氣體如果不檢純遇火可能爆炸的實驗時。可在可燃性實驗及爆炸實驗之后通過投影屏及電腦動畫模擬:在導管口點燃氣體、分子間接觸面積增大、火苗向里竄引起氣體體積急速膨脹、最終造成器皿爆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本身有真實、直觀的特點,實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直觀的感受到科學知識就在身邊,這樣可以大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本案例以實驗探究活動為載體,通過設計實驗方案,以模型為教具,以多媒體課件為輔助,把復雜抽象的知識變的簡單、直觀,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可燃性氣體如果不檢純遇火可能爆炸這一抽象知識的理解,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4 物理直觀教學案例與解析
——以《光的色彩、顏色》一課為例
學生在學習完光的色散的基礎上,已經明確白光不是單色光,而是由七種色光組成的復合光,教師可以順勢提出我們能否從手電筒的白光中得到某一種顏色的光(比如紅光),而將其它顏色的光過濾掉呢,從而過渡到透明體顏色之謎的教學。同學可能一時無法回答。這時,教師可通過生活中戴墨鏡看景物、透過汽車的茶色玻璃看景物顏色發生變化等形象的事例,來激發學生的思維。學生就會聯想到利用實驗桌上的有色玻璃紙蒙在手電筒前,可以得到與玻璃紙相同顏色的單色光。緊接著,教師可以在事先準備好的數碼相機前蒙上不同顏色的透明色紙,隨意拍攝幾張照片,并用多媒體在大屏幕上投影出來。這時學生便會深刻理解了透明體的顏色和通過的色光顏色相同這個知識點。[4]
物理同化學一樣,也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科學,他的學習方法一般是在實驗和觀察的基礎上提出物理概念和定律。[5]因此,物理直觀教學要求教師充分運用演示實驗,讓學生觀察,甚至動手完成實驗。本節課中講授的內容由于光的特殊物理性質,人眼無法直接從自然光線中分辨出光的色彩和顏色,為了讓學生能夠清楚的看到不同顏色的光,這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具(墨鏡、有色玻璃板、相機、帶顏色的透明色紙)來分離不同顏色的光,通過教具直觀的呈現書本知識符合學生認知特點,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通過探索物理現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規律,也可以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科學實踐能力。
2 收獲和體會
夸美紐斯曾經說過“一個人的智慧應從觀察天上和地下的實實在在的東西而來,觀察的越多越詳細,獲得的知識就越牢固。”[6]綜合分析上述幾個案例,我們不難發現直觀教學大多數是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圖形圖像的展示,或以實物模型的操作演示,模擬動畫演示,親身的體驗,再配合語言的描繪,使學生在直觀感知的基礎上認識事物本質,慢慢建立起認識表象事物本質之間的聯系的能力,逐漸形成對知識的正確理解。由于直觀教學必須依賴一定的中介物(圖像、小木棍、實驗器材等)傳遞知識信息,所以根據中介物的不同,直觀教學的形式也就不同,在日常教學中應用較多的有圖像直觀、實驗直觀、電化教學直觀、經驗直觀等形式,雖然直觀教學形式有很多,但是它們的共性都是可以幫助學生增加感性認識以理解抽象事物,通過發展形象思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書本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突破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重難點,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7]
上文雖然只列舉了地理、化學、生物、物理的直觀教學案例,但是不意味著語文、數學、歷史等其他學科不適用直觀教學。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應開拓思路,積極創新,不斷促進直觀教學法的研究與應用。
3 問題與反思
雖然直觀教學有很多的優點,在某些知識的呈現方面有很大的優勢,但是所有的事物都不是完美的,直觀教學也不例外,下面我就人為因素和直觀教學自身兩方面來分析一下它的缺陷和不足。
3.1 避免為了直觀而直觀。
有些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為了使課堂顯的豐富多彩,為了避免使學生對知識失去興趣,過度的使用直觀教具,弄了大量的圖片,實驗等,其結果往往是顛倒主次,適得其反,學生是對課堂感興趣了,但忽略了課堂上最重要的部分——知識的學習。鑒于這種情況,筆者認為教師應該明確一點,那就是直觀教學應該服從于課堂過程,服從于知識的學習,教師在組織一堂課的時候可能會用到很多教學方法,直觀教學法只是其中之一,可能某一節課運用的比較多,某一節課運用的比較少,具體的運用應結合具體知識,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不可為了直觀而直觀。
3.2 直觀教學不應走馬觀花。
在進行直觀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應要求學生在觀的同時做到“思”和“做”,學思結合,學以致用。直觀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通過直觀教具幫助學生理解抽象事物,在運用過程中不應淺嘗輒止,草草了事,應幫助學生更進一步的理解簡單事物或現象背后的深層次原理或原因,只有這樣,直觀教學才不會流于表面。[8]
3.3 教師在組織直觀教具的時候應注意貼合學生生活實際
教師和學生由于年齡的差距或者生活經歷的不同,在聯系實際方面往往呈現不同的特點,教師應充分注意到這一點。在選擇案例的過程中應避免“陳年舊事”,應與時俱進,多選取新近發生的,學生身邊的事或者國家大事作為切入點,這樣的直觀教學才顯得有生命力,活靈活現,才能發揮應有的效用。
3.4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
雖然直觀教學手段在如今的教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對于實際也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但直觀教學也有其固有的不足。直觀教學長于興趣的開發、長于知識的傳授、長于智力的發展,而短于品德、情感、審美教育,學生難以從教師那里受到思想、情感、人格、審美方面的熏陶和感染;所以在實際的教學應用中,教師應堅持育人為本,應注意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教育。
參考文獻
[1] 遲艷杰.論直觀教學原則的現代三重意義[J].現代教育與文化,2009,1(4):67-67.
[2]楊煥珍.領悟新課改用直觀教學促學生發展[J].成功教育,2010,4:30-30.
[3]左殿利.直觀教學方法突破減數分裂過程的教學難點案例,[EB/OL].http://gz2010.qlteacher.com/submission/shengwu/6008832,2010,7,20.
[4]`湯淮軍.搭建平臺讓思維飛躍——淺談初中物理直觀教學的有效策略[J].學生之友(初中版),2011,9:16.
[5]`趙小軍.物理直觀教學的實例探討——巧用“實驗”化解“力的分解”的學習難題[J].考試周刊,2011,63:170-171.
[6]夸美紐斯.大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7]王愛生.淺談直觀教學策略[J].實驗教學與儀器,2005,9:8-9.
[8]鄭邦萍.地理直觀教學的幾點思考[J].烏魯木齊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4,12(3):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