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企業開展設備管理的目的、內容、方法以及重要性的淺析,結合本企業在設備管理具體方法的實施過程中的一些經驗,通過管理思路的整理以期引導同業人員找出了一條適合本企業發展的設備管理模式。
關鍵詞:設備綜合管理 全員維保 快速搶修 持續創新
中圖分類號:TH6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8(a)-0209-01現代企業的發展,對產品的產量、質量及成本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短時間內,為用戶提供高質量且具有競爭優勢的產品,已成為企業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而這些首先離不開設備,因此保證設備先進性、完整性、經濟性及設備維修的及時性,在企業管理中顯的尤為重要[1]。
1 設備管理的目的
設備管理是保證企業進行生產和再生產的物質基礎,它對保證企業增加產量、確保產品質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設備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用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的裝備,采取有效措施,保證設備高效率、周期長、安全、經濟地運行。
2 設備綜合管理的內容及方法選擇
一般來說,設備管理的內容,主要有設備物質運動形態和設備價值運動形態的管理。企業設備物質運動形態的管理是指設備的選型、購置、安裝、調試、驗收、使用、維護、修理、更新、改造、直到報廢;企業設備價值運動形態的管理是指從設備的投資決策、自制費、維護費、修理費、折舊費、占用稅、更新改造資金的籌措到支出,實行企業設備的經濟管理,使其設備一生總費用最經濟。前者一般叫做設備的技術管理,由設備主管部門承擔;后者叫做設備的經濟管理,由財務部門承擔。將這兩種形態的管理結合起來,貫穿設備管理的全過程,即設備綜合管理[2]。
設備綜合管理的運用需要一套適合自身狀況的技術和方法。企業在學習和引進先進的設備管理技術和方法問題上,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結合企業自身情況,突出經濟效益。在推廣、應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技術時,要結合企業實際條件,與自身的基礎條件相一致。
3 企業設備管理的方法應用
近幾年,如何解決設備的長期制度化管理,維修隊伍管理難、維保意識差,設備故障不斷等問題。怎樣開展一種適合當前的設備管理模式成為管理層的一個困惑。設備部門在通過外部培訓和實際考察之后,結合企業目前設備管理狀況,為保證設備綜合管理有步驟、有層次的開展,提出了當前階段設備管理的發展思路:在1~2年內以“5+4”的設備管理模式為主導,同時開展對“TPM”理念的學習和思想推廣,在2~3年后全面推行“TPM(全員生產維護)”的設備管理模式。
所謂“5+4”的設備管理,即以開展“五道防線”為具體方法,實現設備的“四化管理”?!拔宓婪谰€”:全員維護、預防維修、快速搶修、確保安全、持續創新;“四化”:生產保障最大化、運行成本最低化、安全風險最小化、創新增值常態化。
“5+4”的設備管理重點從管理細節入手,注重流程的改進,是一套實施性強、靈活性高、內容全面的設備管理方法。主要內容與方法如下:
3.1 實行全員維護保養
在以操作工、維修工、管理人員共同參與的前提下開展三級維護保養體系,即:日常維護、定期維護和半年集中維護。實施方法:
(1)每天做好“檢查、潤滑、緊固”,做到班前檢查、班中控制和班后清理。
(2)抓好定期維護三件事:潤滑五定(定人、定期、定量、定質、定點),點檢五定(定人、定期、定法、定標、定點),清潔五定(定人、定期、定崗、定法、定查),做到有人負責、有人審核。
(3)半年集中維護:積累設備狀態數據、定計劃、集中培訓、清過程、查結果,要讓每位操作者成為維護者,管理者。
(4)獎罰分明,及時激勵。
3.2 開展預防檢修工作
(1)加強維修及操作流程的標準化和實施的規范性。
(2)立足各類維保計劃的實施,隨時增補和完善,使檢修計劃能夠精準預測、經濟及時。
(3)完善備件預案,在備件國產化、標準化的基礎上,從庫存最低、種類最少、保障最大的原則出發確保常用備件有庫存、不常用備件有渠道。
(4)促進維修工和技術員的技能提升,珍惜每一次設備“開腸破肚“的機會,在維修的過程中練兵,積累和完善實踐經驗。
3.3 建立快速搶修機制
(1)建立故障快速處置流程及應急搶修預案;
(2)對疑難故障的排查要點:
思路一:根據故障原因可能性大小,元件或部件的拆解,裝配的難易程度由易到難,由外及里排查。
思路二:當排查陷入“絕境”時要從頭梳理,借鑒和啟發思路,管理者在“絕境”中恰當定位,搭建平臺制定戰略方案穩定軍心。
思路三:避免簡單的恢復,對同樣的故障重復發生、同一部位故障頻發、同一部件頻發損壞的問題要研究到底。
思路四:倒查斷根,在使用維護、預案預測、搶修處理過程中要關注重復出現的故障,落實到人才可能杜絕繼續發生。
(3)落實應急處理之后的程序恢復和資料完善。
3.4 確保安全維修和設備安全運行
墨菲定理:只要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存在,不管可能性多少,這個事故遲早會發生。一起事故可以把你所有的功勞一筆勾銷。因此,要管控以下幾點:
(1)杜絕不安全行為和不安全狀態。做好崗前培訓,做到預防裝置不出差錯,檢驗裝置出差錯就報警。
(2)落實安全方針,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3)警惕維護維修危險,控制好高危的六時段:有新員工加入時,有性格特殊人員加入時,有節假日來臨時,生產任務繁忙時,員工情緒波動時,新技術新工藝投入時。
(4)關注風險設備:承壓類,機電類,控制配件供貨渠道與質量、委外維護維修單位及人員的專業資質,定期校驗特種設備操作人員資質。
3.5 開展持續創新活動
(1)開展創新思維,要敢于質疑,挑戰常規,順勢而為,逆向思維,并關注細節。
(2)捕捉創新,將職工提議或領導的要求變成一個創新的引爆點。
(3)建立創新常態化機制,鼓勵員工提出合理化建議,及時進行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
(4)建立設備基礎信息數據庫,為維修決策提供支持。
4 結語
綜上所述,設備管理在每個企業的模式各有不同,不管是開展“5+4”設備管理,還是推進TPM全員生產維護管理模式,其目的就是為了顯著提高設備綜合管理效率,增強企業發展動力和員工的工作滿足感。
努力將設備維修變成企業經營中極其必要和關鍵的核心,不再被看做是一項無利可圖的活動;將維修停工期按計劃安排為工作的一部分,在某些情況下甚至作為生產過程的一個完整部分;將意外情況和非計劃維修工作降到最低程度。這將是我公司設備管理所要奮斗的方向,是學習的重點。因此,全面落實好設備管理的內容以及靈活應用設備管理的方法對于企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持重.淺談設備管理及設備維修在工廠管理中的作用.中國新技術新產品[M].2009.
[2]李葆文.簡明現代設備管理手冊[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3]蔡承萬.爭創一流設備管理水品工作實踐.設備管理與維修[M].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