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新《護士條例》的實施,使護士執業考試成為護生實習后期新的、也是最重要的壓力源,應引起護理院校及實習醫院的重視。本文通過對備考護生的調查,了解護生的心理狀態,并提出應用壓力與應對模式幫助護生緩解執考壓力,促進護生順利完成實習、通過考試、畢業、就業。
關鍵詞:護生 壓力 執業考試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8(a)-0216-02-098X(2012)08(a)-0216-02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的新《護士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7號)與原《護士管理辦法》相比,其重要改革之一就是規定申請護士執業注冊的條件之一為“在中等職業學校、高等學校完成國務院教育主管部門和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規定的普通全日制三年以上的護理、助產專業課程學習,包括在教學、綜合醫院完成8個月以上護理臨床實習并取得相應學歷證書”,(第七條第二款)。而目前衛生部組織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以下簡稱執考)在每年5月初舉行。這使得原來要畢業后工作一年才能參加的執考,提前到了護生實習后期,畢業準備階段。這無疑又成為護生臨床實習期,尤其是實習后期的新壓力源。
針對這一情況,我系于2009年起,每年為應屆護理、助產專業畢業生開辦考前輔導班。2012年采用網絡學習軟件與課堂答疑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輔導。在返校集中輔導的2周時間內,我們隨機抽取了163名護生進行問卷調查,旨在了解這一階段護生的心理壓力狀況,并利用壓力與應對模式采取相應對策,緩解護生心理壓力,幫助她們順利完成實習、參加執考,為畢業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1 壓力與應對模式概述
美國杰出心理學家拉扎勒斯(Richard S.Lazarus)認為,壓力是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如果人認為內外環境刺激超過自身的應對能力及應對資源時,就會產生壓力。因此,壓力時由于內外需求與機體應對資源的不匹配破壞了個體的內穩態所致。[1]
壓力源作用于個體后,個體對其進行初級評價、次級評價及重新評價。初級評價的結果有三種:與個人無關的、有益的、有壓力的;次級評價判定個人的應對與事件之間的匹配程度,會產生相應情緒反應;重新評價是對自己情緒和行為反應的反饋行為。個體會應用多種應對方式解決問題或緩解情緒,應對的結果會影響個人的人生態度及觀念、各種社會能力及心理健康等。[1]
2 護生迎考階段的主要壓力源(見表1)
2.1 執考壓力
參加“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這樣一場綜合、規范、統一、嚴格的大型考試,對學生造成了一定心理負擔。調查中,全部的護生均認為考試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其主要原因的排序為:①考試內容多、難度大②復習時間緊③學習能力差(如記憶力差)④考場發揮不好。由此可見,執考對護生產生了巨大心理壓力,應迫切采取有效的方法來緩解考試壓力。
2.2 就業壓力
實習后期,就業問題成為護生們最關心的問題,也是重要的壓力源。本次調查中,認為就業形成壓力的護生高達82.2%(134人)。其原因一方面是用人單位要求高,造成護生自信心不足:82人(50.3%)認為個人基礎知識掌握差,59人(36.2%)認為自己動手能力差,49人(28.8%)認為自己溝通協作能力差,而認為自己外型外貌差的護生有33人(20.2%)。另一方面是護生擇業觀念不正確,選擇“愿意到基層工作”的護生僅有68人(41.7%),有36人(22.1%)的護生選擇“不確定”,而59人(36.2%)不愿意到基層工作。
2.3 畢業壓力
在畢業階段,護生面臨實習的最終評價、完成畢業論文、掛科補考等重要環節。分別有52人(31.9%)、126人(83.4%)及28人(17.2)的護生認為這三個環節形成了壓力。同時,面對畢業離校,也有部分護生產生了一定的畢業焦慮,“即將與同學老師分離(97人,占59.5%)”、“即將獨立工作(142人,占87.1%)”等也成了影響護生心理的壓力源。
2.4 環境壓力
在實習后期,護生已漸漸習慣了醫院環境與實習工作,適應了醫院的作息要求,但是復習迎考使參加輔導班的護生重回校園集體生活、重新回到教室、捧起課本、復習理論知識,這一改變使部分護生感到壓力,調查中有97人(59.5%)認為不適應校園的作息或飲食,有53人(32.5%)則難以處理宿舍人際關系或師生關系,另一些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參加輔導班的學生,一邊實習工作,一邊復習迎考,可能因為擔心得不到正確的輔導而加重對考試的擔憂。
3 運用壓力與應對模式緩解護生壓力
3.1 幫助護生建立正確的認知評價
3.1.1 正確確認初級評價,勇敢正視壓力
拉扎勒斯認為,初級評價是指人確認刺激事件與自己是否有厲害關系及與這種關系的程度,評價的結果有3種:與個人無關的、有益的、有壓力的。有壓力的評價又可分為3種情況:傷害性、威脅性、挑戰性。從調查得知,護生均已感到執考與其有利害關系,并把這一事件評價為有壓力的事件,但對壓力性評價的3種情況,護生們卻各不相同。給予傷害性評價的護生(9人,占5.5%)對考試全無信心,認為考試只給他人帶來好處,而自己根本無法順利畢業就業;做出威脅性評價的護生(31人,占19.1%)認為考試所要求的能力超過個人的應對能力,預感自己無法通過考試;大部分的護生(123人,占75.5%)認為考試是具有冒險性,挑戰性的。
針對護生做出的不同評價,醫院帶教老師及學校輔導老師應幫助學生正確確認評價的內容。應當使學生認識到,在畢業前參加一次執業考試是多一個機會、多一點優勢,而不是威脅和傷害。考試之前感到一定的壓力是正常情況,應該肯定壓力的存在,勇敢正視壓力,并化壓力為動力,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鼓勵護生樹立信心,幫助護生適當安排復習內容,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針對考試的內容和要求制定合理的、個性化的復習計劃。對于給予傷害性評價的護生,做題宜精,不宜實施題海戰術,否則可能產生反感情緒,加重傷害后果。
3.1.2 正確匹配次級評價,全面認識自我
次級評價是對個人應對方式、應對能力及應對資源的評價,判定個人的應對與事件之間的匹配程度。次級評價后會產生相應的情緒反應。[1]醫院帶教老師及學校輔導老師應幫助學生全面綜合分析個人的應對資源,提高應對能力。在輔導初期,應當在介紹考試的內容、審題方法及解題技巧的基礎上,安排一次比正式考試難度稍低的模擬考試。其目的一方面是體驗考試氛圍,樹立信心;另一方面是便于學生從中充分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弱點,正確評價自我,對考試的各方面要求和個人的能力做出正確的匹配,便于學生調整計劃,有的放矢進行復習。故模擬考試應該及時批改,認真分析,但考試成績一般不予公布,更不做排名,以免影響護生心理平衡。對于次級評價后護生產生的焦慮、悲傷、害怕、慚愧、嫉妒等負性情緒,應當早期發現,及時疏導,以免造成嚴重后果。
3.1.3 正確反饋重新評價,調整情緒行為
重新評價是指人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反應的有效性和適應性的評價,是一種反饋行為。[1]帶教、輔導老師應當幫助護生建立良好的反饋信息,讓護生相信自己的復習與練習是一種有效的,適宜的行為,通過這種行為,自己在不斷進步,在不斷解決壓力所帶來的問題。如果護生已經做出了這種評價,就要努力穩定這種評價,不要在每一次評價后做出不同反應。例如在輔導的中后期,再組織1-2次的模擬考試。由于此時護生對基礎理論已經過較系統分析,試卷難度應適當提高,應把難點、重點、易混淆的問題作為模擬考試的內容。這樣既能達到檢驗水平的目的,又能起到突出重點的效果,以便在考前沖刺時及時調整計劃,針對性復習。[2]但考試結束后應注意護生對壓力的重新評價,保持正性反饋,患得患失會加重焦慮等情緒負擔。
3.2 幫助護生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
3.2.1 幫助護生采取積極行動
為保證實習后期護生備考順利,護理院校和實習醫院應當建立完善的護士執業考試教育支持系統,通過培訓講座、輔導班、模擬考試、習題講評等,幫助護生轉變觀念,采取積極主動的行動來應對考試。院校應加強溝通,依據每位護生的理論知識、技能水平的不同情況和實際需要開展培訓工作。指導護生依個人情況制定合理復習計劃。計劃一旦制定,必須努力堅持、嚴格執行。但也不是說,計劃必須一成不變,而是應當根據反饋評價,進行合理的調整,使之更具針對性、實用性。在實習后期,護生要合理安排實習、畢業、就業與執考之間的關系,院校應實施人性化管理,以學生的畢業就業為首要任務,適當滿足學生合理需求。
3.2.2 幫助護生緩解情緒
院校應當認識到備考護生存在巨大的心理壓力,應加強心理疏導。通過舉辦專題講座、座談會、個別談心等方式,一方面可以使護生正視考前緊張焦慮,表達自己內心感受,從而疏泄不良情緒及消除心理壓力;另一方面可以教會護生一些緩解情緒及消除疲勞的方法,如自我暗示、控制情緒的簡易方法,掌握增強記憶、科學用腦的方法,增強自信心。
3.2.3 幫助護生調節生理狀態
負性的情緒會造成身體的損害,可能出現一系列的生理反應。在幫助護生調節心理狀態的同時,也應當注意護生的身體狀況。應考護生大多為獨生子女,任性,進餐憑興趣,生活無規律。院校老師應當關心護生的生活狀況及身體情況,說明進餐、休息及規律的生活對平衡身心、緩解壓力的重要性。當護生出現不良身體狀況,應及時處理或就醫,以免加重身體負擔,成為新的壓力源。
3.2.4 幫助護生改善社會支持系統
有效的社會支持系統能減少個體對壓力的反應。鼓勵護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與老師、同學、病人和睦相處,遇到問題勇于向老師的同學請教,贏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護生應努力提高綜合素質,以真誠、謙虛的態度,發展、保持融洽的人際關系,進而形成強大的支持系統,在融洽的氛圍中保持愉快的情緒,應對壓力的產生。另外,院校應做好就業指導,開拓就業渠道,鼓勵護生樹立就業信心、轉變就業觀念,以減少就業帶來的心理壓力。
新《護士條例》的實施,把學校推到了“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考前輔導的第一線。護理院校應與實習單位加強合作,運用壓力與應對模式緩解護生考證壓力,以增強護生應考能力,提高執考一次性通過率,幫助護生順利畢業、就業。
參考文獻
[1] 李小妹.護理學導論(第二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70-71.
[2] 李妮,閻成美,翁廬英,等.護士執業考試考前強化訓練的方法和體會[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2,1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