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試卷講評課是高中英語教學的常見課型,是教師針對學生測試結果進行分析評講的一種課堂教學形式。本文通過剖析當前講評課的現狀,指出具體實施過程中存在的誤區,提出了一些優化策略,旨在使試卷講評真正成為教師發現和解決教與學存在的問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試卷講評 高中英語 策略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12)10-0066-01
試卷講評是常規教學中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它是一種具有延伸性、有重要意義的復習課,是教師針對學生測試結果進行分析評講的一種課堂教學形式。一堂優質的試卷講評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激活原有圖示,鞏固基礎知識,及時發現和糾正所存在的問題,發展思維能力,而且可以促使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針對教與學中的得失,探究規律和特點,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一、講評課現狀剖析
許多高中英語教師由于對講評課缺乏足夠的重視或者對其研究不夠深入,導致講評課形式單一,收效較低,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一)唱獨角戲。教師從頭講到尾,熱衷于傳遞單項信息,把學生當做忠實的聽眾。(二)面面俱到。講評課上不分輕重、胡子眉毛一把抓,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生怕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夠扎實,擔心學生下次再做錯。(三)重“錯”輕“對”。講評課時教師對學生錯誤的題目不吝口舌地再三講解,而對大多數學生答對的題目不管是否真正理解就輕快地跳過去,甚至連表揚的話語都沒有。(四)就題論題。教師就題目反復講解,基本上是以前授課內容的重復,教師講評時把知識切割成條狀或點狀,以語法和知識點為中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學生通過試卷講評所掌握的是“這個題目”的答案,而缺乏對知識形成系統的認識。(五)借題發揮。有些老師經常在講評過程中斥責、嘲弄、挖苦學生,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對講評感到厭倦,進而對英語學習望而生畏,造成師生間相互對立。
二、高中英語講評課的優化策略
試卷講評課與新授課、復習課不同,它沒有現成的教材依托,全靠教師在課前調查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加工、整理來確定講評內容和方式。為了上好講評課,筆者與學生進行座談交流,對提高試卷講評效能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總結出以下三條優化策略。
(一)課前準備充分, 做到有的放矢
課前的準備工作不應該是單方面的,而是需要教師與學生雙方共同進行的。首先是備試卷,教師要改變盲目自信帶著空白卷或照抄參考答案的做法,應該先考一下自己,在規定的時間內試題做一遍,這便于教師熟悉試題考查的范圍,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講評的針對性。其次是教師要對考試結果所反饋出來的大量信息進行認真仔細分析,以此作為制定教案的依據。如試卷分析、答案分析、學生分析和自身分析。最后預留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對自身的學習效果進行分析。改完的試卷要提早分發給學生,讓學生看看自己整份試卷各題型的得分或失分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并且試著自己分析各題目的錯誤是否因解題技巧、母語干擾、語內干擾、教材教學誘引及心理或環境因素等造成,做好記錄,以便在課堂講評時檢驗和借鑒。
(二)堅持一條主線,優化講評方式。
筆者聽過許多教師在上口語課、聽力課、閱讀課時都能較好地體現新課改的一些先進理念如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但是一上試卷講評課馬上又回到老套路,其實試卷講評課可以在堅持一條主線的前提下上得更輕松、更活躍、更有效。
1.堅持一條主線。魏書生主張上課時“教師不替學生說學生自己能說的話,不替學生做學生自己能做的事,學生能講明白的知識盡可能讓學生講”。意思是說教師要樹立為學而教的思想,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引導和幫助學生構建較為系統、完整的知識網絡,課堂上教師要講什么、怎么講、講多久都應以學生為中心,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更多的是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在引導學生自行發現問題、自行討論分析、自行糾錯、自行歸納總結、自行解決問題的同時,做好教與學的最佳結合。一堂高效的試卷講評課客觀上要求把“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條主線貫穿始終。
2.優化講評方式。教師應根據教學規律、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課堂上的具體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形式或變式。如根據難度系數采取不同的講評方式。簡單的題目可采取“預約式”,中等難度的題目可采用“兵教兵式”解決,較難的題目采用“啟發式”解決;可以根據錯誤率情況確定講評方式。對于普遍做錯的題目應詳講,對于錯得較少的題目,教師可將解題的關鍵點給學生作畫龍點睛的提示;還可以根據試卷所反映的綜合信息確定講評方式。對掌握不太好的知識點,可采取補償式,如閱讀理解的詞義猜測類題目,先給學生補充構詞法方面的知識,然后補充練習;對學生理解不透、模棱兩可的知識點,可采取對比式,引導學生自己去分析知識點的細微差別,再提煉歸納出自己的理解記憶方式。
(三)關注學生心理,發展思維能力
每一位學生拿到自己的試卷時,最先看的肯定是成績,心里首先想的是自己的成績在班級的排名。成績和名次靠前會令他們精神振奮, 熱情高漲;靠后則會令他們神情沮喪,信心受挫。學生的心理變化對講評的效果影響很大,必須給予重視,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評時要注意呵護學生的自尊心,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把表揚和激勵貫穿于整個講評過程,講解過程中多一點鼓勵和幽默,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師要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策略,即鼓勵有羞愧心理的學生、教育有放縱心理的學生、嚴格要求有自滿心理的學生、保護有積極探究欲的學生。
教師講評試卷的關鍵是把解題思路、方法和技巧傳授給學生,培養學生運用推理判斷,形成縝密思維的能力。例如,針對學生比較頭疼的閱讀理解題,教師要讓學生嘗試細讀、通讀、跳讀等技巧,從首段首句抓信息,從作者的角度去考慮,弄清上下文的聯系,利用語境猜詞意,通過概括、歸納和推理,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圖等等。這樣的試卷講評課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三、結束語
每一次試卷講評,實際上是一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要經常性地對自己的教學設計、方法、內容、過程等進行有效的反思,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剖析其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力爭取得更好的講評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