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希望把每個學生都培養成擁有一顆高貴心靈的人,并塑造出完美的人格。教師要采用分層教學,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從“要他學”變成“我要學”。改變學生對音樂課淡漠的態度。改變學生盲目追星,過分熱衷流行歌曲的習慣。加強溝通,提高學生的樂理知識。培養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初中 音樂 分層教學 素質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10-0106-01
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是普及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而素質教育是一項艱巨的工程,要以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為目標,以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為平臺,讓學生綜合素質得以完善。而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越來越被學生所接受,同時,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希望把每個學生都培養成擁有一顆高貴心靈的人,并塑造出完美的人格。由此可見,音樂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能給學生樹立很好的審美觀。
但大多數的初中學生和教師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把音樂課當作一門選修課來上,不像對待主課那么認真。在音樂課堂上,不分主次,教師扯著嗓子唱一首歌曲,然后再叫學生依葫蘆畫瓢跟著教師喊幾聲就完事,如果條件好一點的,再讓學生多聽聽磁帶或光盤,學生只是被動的跟唱,沒有半點主觀能動性,也不敢提出自己的觀點,導致音樂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毫無興趣可言。因此,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分層教學,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目前初中生對音樂課的看法和自身所具有的音樂素養參差不齊,教師在教學中如果不改變陳舊的教學模式,音樂課就會越來越被學生排斥,越來越沒了生趣。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要根據各班級的不同情況,找出原因,進行分層次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愛上音樂課。
一、改變學生對音樂課淡漠的態度
初中學生對音樂課不太理解,認為音樂課就是一門副課,可學可不學,跟語、數、外的學習沒法比較。而且教師也不要求學生考試時達到多少分,再說平時音樂成績再好,也不能為升重點高中加分,所以在學生的心目中,既然對考試沒有幫助,那么學與不學都一個樣,何必跟著教師念經呢。因此,初中音樂課堂上大多數同學不專心聽講,把音樂課當作自習課,講悄悄話的、做其它作業的、有些甚至睡起覺來,對音樂課都表現出十分冷漠的態度。鑒于此,教師可以多組織學生開展有關音樂美學知識的小講座,改變傳統的說教模式,讓學生自己動手,上網收集一些與音樂有關的經典故事及名人趣事等等,然后在課堂上把自己收集到的故事一一講出來,比較一下誰講得到位,講得生動有趣,評出最佳獎,并給予獎賞,以此來激勵學生們對音樂的熱情和學習興趣,讓學生從音樂名人的身上學到好的品質,認識音樂學習的重要性。總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只有讓學生對音樂感興趣,改變原來的冷漠態度,才能讓學生一步一步上好音樂課。
二、改變學生盲目追星,過分熱衷流行歌曲的習慣
信息高科技時代的到來,給現代中學生提供了方便,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了解新事物的發展。再說電視、網絡上各種選秀節目多如牛毛,受特殊思想的影響,在初中校園內涌現了一股新的熱潮,也就是最流行的“追星族”。這些學生對教材上的歌曲一點興致都沒有,但對網絡上流行的歌曲,不管影響好壞都很容易朗朗上口,多數學生是人云亦云,不管什么事都一擁而上,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帶來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因此,針對此類情況,教師要對那些思維特別活躍,又特別愛好流行歌曲的學生采取有效的措施,既讓學生還有追星的熱情,還要讓學生樂于有選擇性的向好的、健康向上的流行歌曲方面發展。讓學生上網收集一些有影響的人物唱的流行歌曲或革命紅歌,并把它整理成手抄報或簡報的形式,發給學生們,讓學生們相互閱覽,共同學習,慢慢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奮發向上的精神,并逐漸對教材中留傳下來的經典歌曲感興趣。
三、加強溝通,提高學生的樂理知識
現在初中學生雖然能唱幾首流行歌曲,但對最基本的樂理知識還一竅不通,整體音樂基礎知識差,所以,音樂教師要上好一堂音樂課就得付出艱辛的代價。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樂理知識講解的時候,要注意分層次去引導,對于樂理知識很差,沒有任何基礎的學生,就逐個去引導,把最簡單最常見的樂理知識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或通過對學生講有關音樂人物的故事去引導學生。例如:讓學生們一起拍手,來聆聽一下節拍,再引出四二拍的節奏是怎樣的?還有把節拍和上下課的鈴聲聯系起來,這樣即通俗又易懂,而且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讓學生快速地掌握音樂中的節奏感,這樣一來,學生的樂理知識就得以提高,學習起來就輕松愉快。再有,教師要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與外界多進行思想溝通,如參加各類音樂比賽等等。
四、培養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創新意識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培養學生的音樂創新意識。在具體教學課堂中,有些班級學生的音樂基礎比較好,學習紀律也不錯,因此,上起課來就非常輕松,學生也易于接受課程內容。但奇怪的是,學生表現得非常乖巧,教師怎么教,他們就怎么學,即使有時教師故意教錯,學生也沒有發覺出來,顯然,學生只是一味地跟著教師走,而自己沒有半點想法和建議,更別提什么課堂創新了。而新課標中要求學生進行探究學習、進行自主學習,教師要成為學生的引路人,而不是學生們的保姆,事事都代勞,這樣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才能永遠也得不到提升。因此,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及特長出發,讓學生自組樂隊或創作簡單的音樂作品,在活動中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長,來提高學生的在音樂方面的創新思維能力。
總之,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進行分層次教學,讓學生的音樂才能和音樂素養得以提高,讓音樂課堂充滿無限活力,才能使學生學得更輕松、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