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中小教育集中化趨勢以及大力發展學前教育的特殊時期,由中小學富余師資轉入幼兒園任教的轉崗教師應運而生。有關幼兒園轉崗教師的相關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轉崗教師的年紀普遍偏大,文化知識老陳、幼兒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缺乏,專業發展的主動性不高,制約了其專業發展的水平。介于此,可以通過選著適宜小學教師轉崗,利用各種平臺和形式有效開展入職培訓,轉崗后的提供良好的專業發展環境及有效的激勵機制,促進轉崗教師的專業發展主動性。
【關鍵詞】英語閱讀 教學 模式 問題 思考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12)10-0119-02
近年來,由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指導,“晚婚晚育,優生優育”的影響下,農村青年初婚年齡推后,婚后生育意愿降低;農村城鎮化進程加快;人口流動加速;城鄉教育發展部平衡等原因的影響下,導致農村學齡兒童的數量銳減。因此,農村中小學面臨布局調整,按之前師生比配備的小學教育階段的師資,就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富裕。另一方面,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存在教學資源不足、合格師資不夠等嚴峻的現實問題,推進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與合格師資的短缺之間的矛盾尤為突出。再有,國務院于2010年11月頒布的《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中,結合農村中小學格局調整和大力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的契機,提出“中小學布局調整后的富余教育資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資源,優先改建成幼兒園”,以及“中小學富余教師經培訓合格后可轉入學前教育”。由此可預期的未來10年,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特殊機遇期,在農村“小轉幼”轉崗教師勢必會成為農村學前師資的中堅力量,促進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均衡城鄉教育發展以及推進教育公平起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一、幼兒園轉崗教師教育專業發展的研究現狀分析
關于農村幼兒教師的關注較少,從06年開始成果較少,主要關于現狀、需要、動機等個案研究。調查總結出現狀農村地區幼兒教師學歷層次低;專業對口率低;待遇低,而流失率高;專業知識缺乏,對基礎文化知識和學科知識不重視;基本沒有教研能;有強烈的個人專業發展需要和動機,但是缺乏系統、持續的專業培訓;即使有培訓都以到城鎮發展較好的園進行觀摩學習的單一培訓模式,目標不明確;師資嚴重缺乏等一系列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重視農村幼兒教授的專業發展需要的,提高其自我發展的意識及能力;建構完善的符合農村實際的幼兒教師培訓體系,建立教師培訓網,積極開展園本培訓等積極意見。關于教師專業發展已有的研究成果為本研究的開展奠定了豐富、扎實的學術基礎。在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的背景下,穩定高質量的師資隊伍是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關鍵。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這支隊伍的中堅力量轉崗教師在界定、專業發展動機、心態轉變與管理、針對性的專業發展的模式和途徑的研究還沒有成果,這勢必影響其專業成長和發展,也勢必影響到農村幼兒教育質量的提高,最終妨礙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由此可見,幼兒園轉崗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迫在眉睫。
二、幼兒園轉崗教師的現狀及問題反思
筆者在對西部農村和民族地區學前教育師資調研時,了解到P縣一鄉鎮中心小學附屬幼兒園,該園有137名在讀幼兒,分為大大、大、中、小四個教學班,有教師10人,其中帶編制教師6名,這其中的5名是持有小學教師資格證“小轉幼”的轉崗教師,年齡區間在41到53歲,教齡都在20年以上。在轉崗教師中有2位是小學高級教師,1位是小學特級教師,在小學任教都為語數主科教師。在對這5位教師進行訪談時,了解到她們大多由于身體和家庭因素,如快到退休年紀或者是家里有需要照顧的小孩和老人,自動申請由小學轉入幼兒園任教的。在轉崗的時候,除了進行簡單的園本培訓,在大概了解一下幼兒園的管理和教學特點之后就匆忙上崗了。在問到到崗之后的感受是,轉崗教師們都有“后悔”的意思。
雖然,在我國義務教育和學前教育發展的特殊時期,轉崗教師的出現有利于小幼教學資源的合理流動,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前教育的師荒難題。但是,“小轉幼”的轉崗教師的整體年紀都偏大,其身體和心理不能負荷一整天的幼兒園保育和教育工作,有從小學“拋包袱”到幼兒園之嫌,;其次,所學的專業、所持有的專業資格證、多年積累的小學教學經驗,對幼兒園的保教工作都不對口,不能有針對性的、有效的解決幼兒保教工作中的實際教育問題;再有,在轉崗之前對幼兒教育并沒有做深入了解,導致轉崗之后期望落空,形成心理落差,從而消極對待工作,學習動力不足,專業發展的內在驅動力較低;最后,在轉崗入職之處,沒有進行系統和的轉崗培訓,不能調整知識結構,加劇了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這樣的轉崗教師,對推進學前教育沒有起到預期的積極作用,反而嚴重的影響和拖后了學前教育的教育教學質量,制約了學前教育的飛速發展,特別是農村地區的學前教育的發展速度和水平。
三、轉崗教師專業發展的問題應對策略
基于我們對已有有關轉崗教師的資料和文獻的分析、專業發展的現狀調查,針對當前轉崗教師專業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的反思,結合筆者自身的從教經歷,提出以下幾點應對策略,以求更好的幫助轉崗教師獲得教育專業發展。
1.轉崗教師選擇的適宜性
所謂“術業有專攻”,學前教育和中小學教育,由于教育對象的年齡差異性,導至其工作的重心、內容和形式有本質的區別,因此對于那些對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的差異性沒有理性認識,對學前教育的專業性不認可,沒有深入了解的中小學老師,不應列入考慮轉崗的范圍之內。
由于3-6歲兒童處于身體發育的快速階段,同時通過直接感知的方式進行學習,所以學前教育的課程開展和教學形式,是以游戲為主;教學的內容,多圍繞幼兒的生活,進行覆蓋面廣而淺顯的健康、社會、語言、科學以及藝術五方面的知識;但是最為重要的是保育工作。這樣的工作,對教師的強壯的體格、充沛的體力、開朗活潑的性格、知識儲備的廣博性、以及藝術造詣都應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對那些由于年紀接近退休,而把“轉入幼兒園”等同于干部“退居二線”的中小學老師,應不列入轉崗范疇。針對轉崗教師的年紀和專業知識,有學者提出轉入幼兒的轉崗教師的最好不要超過35歲,同時最好是優先考慮起始專業是“幼兒教育”的小學教師優先轉入。
2.轉崗教師轉崗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轉崗教師雖然是教學經驗豐富的成熟型教師,但是針對幼兒教育的教學經驗、知識儲備和教學技能等方面是空白的,因此轉崗教師在轉崗之前必須經過系統的、有針對性的有效轉崗培訓,在檢驗合格之后方能上崗。
為了轉崗培訓不流于形式,保證其有效性,首先要有的時間保證,只有足夠的時間才能保證系統的培訓的開展。再有,靈活的、多種形式開展培訓,利用現代信息網絡平臺,進行專業知識的滲透;要求培訓團隊的能力和影響力,最好是有來自高校的專家學者,進行系統理論知識的教授,學前教育的前沿發展,以及最新技術的展示和傳授,同時也有長期工作在幼兒園的骨干教師和優秀園長的幼兒教育經驗分享。
3.轉崗教師入職后專業發展的主動性
幼兒園應為轉崗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激勵機制,才能吸引到和留住更多優秀的人才,同時激發已經轉崗教師繼續學習和教育專業發展內在動力。首先,激發轉崗教師對學前教育的“專業認同感”,明確的規劃其專業發展的道路,培養和發展其專業發展的信心,鼓勵轉崗教師進行教育反省。再有,激發起對文體活動的熱愛,從而激發其學習幼兒教育專業技能,如彈琴、畫畫、舞蹈形體的興趣?!爸挥锌吹匠晒Φ南M?,才能產生追求的動力?!彼裕ㄟ^成功轉崗個案宣傳,為轉崗教師職業發展道路指明方向,激發出他們對于專業發展的內驅力。
參考文獻:
[1]黃娟娟.優秀幼兒教師教育行為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6
[2]張維儀 主編:教師教育—改革與發展熱點問題透視[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10
[3]吳荔紅.試析影響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核心因素[J].學前教育研究.2005(9)
[4]龐麗娟.教師與兒童發[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309
[5]裴妖進.國外教師專業發展的五種模式及簡介對我們的啟示[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6(11)
[6]饒見維. 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M]. 臺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