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好基層統計工作,提供精確的統計數據,會促進國民經濟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用數據說話是統計的本能,如果統計數據不真實、不準確,那么對經濟的發展就會產生消極的影響。下面結合統計工作實踐,就統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進行探討。
【關鍵詞】統計信息 失真 原因 對策
準確、及時、系統、全面的統計數據可幫助各級黨委政府對國民經濟的發展進行科學調控,做出正確決策。統計具有信息職能、咨詢職能和監督職能,其中信息職能是其他兩種職能有效發揮的基礎。而在實際統計工作中,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統計信息失真,導致經濟預測及分析失去準確性,不能做出科學的決策,對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消極影響。使人們對統計數據的可信度產生了懷疑。
一、統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領導干預。領導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業績,追求先進,往往采用干預的方法,在統計數據上做文章。夸大、變更統計數據,虛報統計信息。領導干預也由原來直接干預變為隱蔽干預,在上級行政領導的干預下,基層統計工作者明知統計工作的準確性和嚴肅性,但由于來自領導的壓力,只好按照領導的想法虛報統計信息。
(二)統計法規制度不完善。由于統計制度改革中沒有及時跟上時代步伐,還留有計劃經濟的影子,觀念滯后,嚴重影響了統計工作。一是統計根本性轉變的進程指標不完善,以前的統計指標與新的國民經濟統計指標有較大的差距。二是仍運用傳統的統計調查方法,抗干擾性差,不能很好地反映國民經濟改革中的新問題、新情況。三是統計標準體系不配套、不完善,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經濟發展,與國際社會難以接軌。統計人員缺乏創新性的統計思想,新的統計知識儲備不夠,不能準確地進行事理分析及數據采集,造成統計信息質量下降,影響統計工作。
(三)數據采集缺乏準確性。準確的數據采集是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的關鍵所在。而如今在統計數據采集過程中還存在以下現象:一是瞞報統計數據。為了不讓其他部門通過統計報表了解其實際情況,報低數據。例如勞動工資報表,有些單位存在少報勞動工資數據的行為。二是報表隨意性大、責任心不強。認為報表數據與自己關系不大,個別數據的失誤對整個單位的數據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三是統計報表人員對統計報表不精通。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也沒有拿到上崗證,對統計報表不理解,概念不清,就很難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四是沒有專門配備統計人員,由會計兼職。而現在需要填報的報表繁多,只能草草應付,使統計報表的準確性、及時性得不到保證。
(四)缺少專業的統計人員。在實際統計工作中,很多企事業單位都沒有配備專業的統計人員,大多由會計兼職,很難投入更多的精力完成如今繁重的統計工作。造成所報數據出現虛假、評估不準及偏差。統計人員由于缺少專業的培訓和指導,沒有樹立依法統計的思想,缺乏深入調查,順從領導意圖取得統計資料。
二、對統計信息失真的應對措施
(一)優化干部政績考核標準,淡化統計數字的政績觀。首先應結合本單位實際,在充分調查、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出切實有效的政績考核標準,改變以統計數字作為政績衡量的主要標準,防止統計數據的造假及虛報等不切實際的現象發生。其次,領導干部政績考核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來提高目標考核政績數據的正確性。最后,建立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的民主共議制度。一個企業和單位,領導干部做出的政績,群眾最清楚,最了解,最有評價權。這種民主化、公開化的政績考核制度,既實現了政績考核準確性,又提高了統計工作中統計信息的質量。
(二)改革統計制度,提高數據質量。加快統計制度的改革步伐,建立適應國家統計制度的新的統計體系,防止統計信息失真,提高統計數據的質量。我們統計工作者要聯系工作實際,轉變思想,不斷學習,優化統計機構,提高統計質量。進一步發揮統計工作的經濟效應,開拓奮進,創新工作,保證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及統計信息的質量。
(三)拓寬統計渠道,發展民間統計。這里所說的民間統計是政府統計之外的由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以個人名義,由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非法人單位及個人以自己的名義或接受委托而進行的統計。民間統計更能改變政府統計信息壟斷的弊端,給政府官方的統計數據提供了參照,就能減少政府統計數據的虛假性和不真實性。
(四)從行政、法律和經濟等手段入手,提高統計違法成本。一是造成違法的統計人員要依法處理,嚴重的要從統計隊伍中清除。二是對幕后指使的領導,要根據有關的法律法規,嚴肅處理,絕不姑息遷就。維護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嚴肅性。三是對違法責任人進行經濟處罰,讓違法與經濟掛鉤,從而杜絕統計違法的現象發生。
(五)提高統計隊伍的整體素質。一是要增強統計工作者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以認真扎實的工作態度,提高統計信息的質量。在實際的統計工作中,做到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二是要加強培訓,不斷提高統計工作者的業務素質。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統計工作者要不斷更新統計理念,優化統計方法,提高統計專業技能,讓更多的具有統計上崗證的統計人員充實到統計隊伍之中。
綜上所述,我們統計工作者要適應社會的發展,改革統計方法,創新統計工作,認清統計信息失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統計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和權威性。
參考文獻
[1]朱傳云.對統計信息失真的思考[J].經濟師,2005(07).
[2]王德運.統計信息失真現象透析[J].平原大學學報,2005(04).
(責任編輯:唐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