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業單位會計信息是各單位經濟活動的反映,但由于諸多原因,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存在失真問題,應對此現象高度重視,并采取相應的治理對策。
【關鍵詞】事業單位 會計信息失真 原因 對策
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失真是我國目前存在的不爭的事實。這一現象導致國家在制定宏觀經濟政策時,以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為參考依據來源失真,很難發揮會計信息在優化資源配置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同時,這一現象的存在也損害了事業單位本身的利益,有損其社會形象,阻礙其健康發展。會計信息的失真還會降低會計行業從業人員責任心。因此,國家應對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失真這一現象予以高度重視,查明原因并采取相應舉措。
一、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經濟利益的直接驅動
首先,目前很多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失真一部分是為了滿足單位領導實現政績的需要。很多事業單位的業績考核指標比較片面,在上級主管部門來考核時,一些領導者為了自己的仕途暢順,而命令會計編造虛假賬目,從而達到提高本單位的業績的目的。其次,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失真一部分是滿足一些會計師事務所提高效益的需要。我國目前的會計事務所都是贏利性機構,其綜合素質良莠不齊。為了經濟利益,一些素質相對低下的會計事務所會按照事業單位的意愿做出虛假的資料。一些正規的綜合素質較高的會計事務所也會有一些問題存在:一般的業務單位審查相對規范嚴格,但對經常往來相對熟悉的客戶的審查程序常常被簡化,有時甚至用人情代替了審核,直接出具報告。
(二)監督管理的缺失與不到位
在很多事業單位會計工作人員完全沒有發揮其該起的監督作用,甚至會計人員直接參與了單位的財務犯罪。他們為財務犯罪提供方便,從中得到回報。還有一些事業單位會計人員根本不按照有關規定執行職業規范,雖然他們沒有直接參與財務犯罪,但很多時候是按照領導的授意隨意執行,對領導的財務犯罪視而不見,這勢必造成會計信息的失真。事業單位內部的審計人員沒能很好地履行其職責。
(三)有關會計工作的法律法規的滯后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的加快,改革開放的力度的加強,我國目前有許多有關會計工作的法律法規已經不能再適應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很多法律法規制定的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那些法律法規也就不能適應當前的社會環境,與實際中的事業單位會計工作嚴重脫節。而新的法律法規的誕生需要一個過程,在舊的法律法規不能適應而新的還未制定與實施之前,出現了青黃不接的局面。這其中必然會存在許多制度上的漏洞,同時還存在監管不到位,這勢必讓許多人有機可乘,為了謀求自身利益而編造虛假的會計信息。
二、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對策
(一)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改革的深入,有關會計的法律法規和財務制度不斷更新,我們需要對會計人員不斷進行業務培訓,以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素養,降低因業務素質不熟而造成的問題出現的頻率。在提高專業素質同時也要加強職業道德的教育。會計人員不僅需要相應的資格,同時還需要熟練掌握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自己的職責。在工作中要自覺養成監督意識。這是雙向的,既要接受監督,又要學會監督
(二)引入權責發生制的會計核算方式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與改革的不斷深入,事業單位的財務信息需求也在不斷變化,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可以用權責發生制的方式來核算,這也能更好地評價其財務狀況。權責發生制能更好地遵循會計核算的謹慎與客觀,也能更全面反映事業單位的資金運營狀況。目前,事業單位對外投資也在不斷增多,這就要求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核算一方面通過其主管部門的審核,另一方面還要能滿足其投資主體需求。因此,引入權責發生制能提高會計信息的可比性,也能更好滿足各個相關部門對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要求。
(三) 增強事業單位領導的法律意識
事業單位的相關領導應該認真學習與會計相關的各種法律法規, 規范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同時健全監督管理制度,提高領導管理水平。對財務應盡量增加透明度,對上級各項專用款項要嚴格按照規定使用,做到專款專用,提高使用效益。同時,與財會人員相互監督,不以權代替制度。
(四)完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準則和法規
事業單位應盡最大可能地完善其單位會計制度、準則和法規。其制定過程中,應盡量減少這些制度、準則和法規的不確定性。如有不確定性存在,應對其相關方面,做出詳盡規定或說明。對于其中的定義及具體規定要有精確的解釋,讓其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可操作性和代表性。
(五)加強外部監督
事業單位的上級部門應開展會計執法檢查。與有關部門一道對事業單位有重點的進行《會計法》執行情況檢查,以及對本單位有關會計的制度、準則和法規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同時,規范會計行為,加強其誠信建設,打擊其編造虛假信息行為。強化會計從業人員的服務意識以及協作意識,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與管理并解決。
參考文獻
[1] 劉晗.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及治理對策[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07(10).
[2] 張一鵬.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09(5).
[3] 段慧君.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J].新西部,2010(18).
作者簡介:施忠民(1965-),男,任職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昆山校區,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責任編輯: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