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民營企業在中國經濟領域異軍突起,但同時民營企業在會計管理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影響了其進一步發展。文章擬通過對民營企業會計管理問題進行剖析,提出一些治理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民營企業 會計制度 會計管理
一、民營企業會計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隨著國家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的推進及各地一系列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和法規的出臺,為民營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但是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會計基礎工作薄弱、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缺失、會計信息可信度低等問題成為導致民營企業會計管理工作混亂的重要原因,也阻礙了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一)會計機構獨立性差,人員素質較低
民營企業會計管理工作往往被弱化或被從屬化,有的企業即使設立了會計機構,也存在內部分工不清,職責不明的現象。許多民營企業的會計人員身兼數職,不符合《會計制度》的規定。同時會計從業人員素質較低,有的會計從業人員無證上崗,對會計法規、“會計準則”及“企業會計制度”等知之甚少。
(二)會計核算不規范賬務處理混亂
會計憑證和會計賬簿是全面記錄和反映企業各項經濟業務的書面證明文件。部分企業由于對會計管理工作認識的局限性而沒有設置總賬,出現了亂用憑證、混用憑證或不用憑證的現象。部分企業會計往來賬務處理不符合《企業會計制度》明確規定的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造成會計賬務處理混亂。個別企業的賬目不全,以票據代替賬簿。少數企業為了偷逃稅款,現金交易不入賬,甚至建兩套賬等。
(三)會計信息失真嚴重
會計信息,尤其是真實的會計信息對于企業本身,甚至于整個國民經濟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民營企業投資者與經營者、決策者身份的高度一致,以及監管、處罰力度不夠等外部因素影響,導致企業實收資本不實、原始憑證和經濟業務記錄不實、成本費用核算和關聯交易核算不實、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不實等會計信息失真現象頻發。
(四)執法監督不力
政府有關部門對民營企業的會計工作監管措施不到位,現行會計法規之間也存在矛盾,導致對一些會計違法違規行為存在著執法不嚴、懲治力度不夠的現象,不能起到懲戒作用。財政、審計、稅務和工商管理等部門之間缺乏溝通,沒有形成合力,對民營企業是否貫徹會計法法律法規,按規定設置會計機構及執行規范的會計核算制度指導和監督力度不夠。
二、提高民營企業會計管理工作的對策
目前,民營企業在會計管理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給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帶來了不應有的損失,我們必須要對這一問題有充分而清醒的認識。要進一步提高民營企業的會計管理工作的質量,只有經過各地經濟管理部門和民營企業的共同努力,從源頭抓起,才能逐步建立起切實可行的會計工作管理機制,使民營企業在市場競爭的激流中立于不敗之地。
(一)打造會計規范化企業
首先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民營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必須沖破傳統 “家族制” 的束縛,樹立現代企業管理理念,采取科學的管理方式, 建立管理科學,產權清晰的現代企業制度,要把強化會計管理作為民營企業推行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構筑企業健康、透明的財務體系,制定切實可行的財務管理制度并加以認真落實,充分發揮會計管理的作用,做到經營與會計工作的匹配。其次要完善企業會計制度的設計和運行以及在這些制度下所進行的財務計劃、預算和會計、業績考核、評價等企業內部管理機制。企業內部控制著重檢查財務預算和計劃的完成情況以及對偏差的處理,企業的資金只有在各個運行環節上得到合理控制,才能防止被惡意占用或無意濫用,從而為資金的有效使用提供制度保證。再次要嚴格按《會計法》及《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的規定合理設置會計機構,建立完整的賬簿體系,配備合格的會計人員,依法辦理會計事務,進行會計核算。同時要確保會計從業人員持證上崗,加強應有的會計專業能力培訓,為企業高層提供有效的財務信息,更好的參與到企業的籌資、投資等重要的財務管理決策管理之中。
(二)政府監管、指導到位
一是牢記政策是生命,環境是土壤。各級黨委政府應進一步加強宏觀調控,認真貫徹落實系列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優化法律、輿論環境、經營及服務等環境。同時要加強與民營企業的溝通,幫助企業解決會計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二是建立民營企業信用監管、評價體系。通過考核、測評及媒體的宣傳,讓民營企業決策者充分認識到企業信用建設的重要性,同時要制定科學的民營企業信用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及嚴厲的失信懲戒制度,使守信者得益無窮,失信者寸步難行。三是指導企業夯實統計基礎工作。引導民營企業正確認識會計工作的重要性,依法設置會計機構和配備會計人員。同時負起監督、檢查責任,確保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健全,避免企業賬實不符、財產不實和數據失真的現象。提高現有會計人員從業資格的標準,加強會計人員從業資格管理,強化職業道德教育和后續教育,對無證及嚴重失職的會計人員,要實施限期改正、取消其任職資格或吊銷有關資格證書等處罰。四是修改完善《會計法》,細化會計法律責任,加大違規處罰力度。相應的修訂刑法、公司法和證券法等配套的法律法規,大幅度地提高做“假賬”的成本,加大對一些民營企業不法會計行為主要責任人或直接責任人的經濟處罰力度,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把國家會計法律法規的威懾力充分體現出來,從根本上扭轉會計信息嚴重失實的局面。
參考文獻
[1] 黃昌勇,黃國勝.電算會計基礎[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2.
[2] 莊明來.會計電算化研究[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1.
[3] 董波,關羽輝.淺議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J].商業經濟,2005.
[4] 蔣新法.淺論如何加強中小型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8.
作者簡介:李振峰(1977- ),男,山東濱州人,任職于濱城區財政局,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責任編輯: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