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毫無疑問,在歐債危機全球蔓延化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注重全面預算管理。任何想要長久發展的企業都會有一個可持續發展規劃。全面預算管理憑借其管理模式的合理性,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持。文章從可持續發展觀視角出發,淺談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提出提升全面預算管理水平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戰略 全面預算管理 建議
一、企業可持續發展理念
理念概述
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指企業在追求生存和發展的過程中,既要考慮企業現有規模的鞏固和經濟目標的實現,又要保持企業在未來發展中持續增長,以保證企業在現在和未來都能立于不敗之地。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主要有創新可持續發展戰略、文化可持續發展戰略、制度可持續發展戰略、核心競爭力可持續發展戰略、要素可持續發展戰略。
從2008年金融危機到歐債危機的全球蔓延化,社會環境的變化日益復雜。面對著絕好的機遇和巨大挑戰。中國企業必須以清醒的頭腦審時度勢,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既要保持現有成績的穩定,又要勇于求新求變,以便在全球經濟復蘇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企業全面預算管理
(一)全面預算定義
全面預算是指企業為實現戰略規劃和經營目標,對預算期內的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通過預算的方式進行合理的規劃、預計、測算和描述,并以預算為標準,對其執行過程和執行結果進行計量、控制、調整、核算、分析、報告、考核和獎懲等一系列管理活動的總稱。全面預算按其內容可以分為經營預算、長期投資預算、籌資預算和財務預算。
(二)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必要性
全面預算管理服務于企業特定的戰略目標,想要一個企業能一直在行業內領先,實現可持續發展,實行全面預算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它具有規劃未來的作用。所謂預算,就是事前計算。全面預算就是對公司全方位,全過程,全層級在歷史基礎上進行合理的預測,并且制定出最佳的方案,避免資源浪費,降低企業成本。其次,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確立,所有權和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管理者和股東的矛盾越來越激化,股東需要一套完善的內部管理體制來約束管理者的行為。所以,全面預算管理不僅僅對未來有所規劃,同時還有相應的監督和控制。制定出預算計劃之后,還會同步跟蹤企業人員預算的執行情況,并與業績考評掛鉤,督促企業人員積極地完成預算指標。最后,全面預算作為企業戰略目標實現所必不可少的一步,具有風險控制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全面預算結果是對企業下一年度經營情況的預測, 根據預測結果, 尋找風險藏匿點, 并對相關的風險采取應對措施,從而達到規避與化解風險的目的。
三、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提升全面預算管理水平
所謂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全面預算,即要求我們牢牢把握這樣一個觀念:“生存是前提,增長是目標”。所以,首先企業應該關注其生存,然后在生存的基礎上,利用合理的手段來達到增長的目標。下面基于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提出一些提升全面預算管理水平的建議。
(一)重視戰略導向問題
企業在做全面預算的時候常常忽略了戰略導向的重要性,盲目制定預算的結果往往都缺少成效。統籌企業的目標是戰略目標,全面預算管理目標是基于戰略目標之下的相對具體的目標。所以,凡事要找到理論根據—牢牢把握住戰略目標。戰略目標一般都是全局性的,概括性的,長遠性的。當然也是可持續性的。所以,在戰略目標的引導下,全面預算才能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成效才會顯著。
(二)建立健全預算機制
“凡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編制合理可行的預算,就必須要在結構清晰,方法科學的預算機制下有序進行。在現實的預算管理中,經常出現這樣的狀況:將預算與目標相混合,沒有根據目標量化到月份或季度的預算。這樣的預算太籠統,不精細。實行起來,往往很費力。試想,在如此粗糙的全面預算之下,如果在一次購進圖釘的業務時,多購入了10個。這樣一件細小的事情,要怎么處理呢?答案是不知道,因為全面預算里面沒有規定。所以,這樣粗線條的全面預算不足以作為管理與考核的依據。同時,如果預算缺乏動態環境的適應性時,預算也是不成功的。預算的編制必須要考慮到對環境的適應性,只有這樣,才能在無法預測的未來保持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狀態。
(三)規范預算的分析和考核
一個預算盡管在制度之前花了很大的心血或者說深入到一線,嚴格按照步驟來制定。也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而更多的是,預算在結合到實際的時候,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出現。現實當中,影響預算問題分析的因素有很多。在進行分析的時候,很可能考慮不全而分析不到位。所以要求企業在分析時,要多思考,多進行深入分析,盡量多的考慮全所有影響因素。只有把問題都找到了,對癥下藥,才會讓企業更有活力的向前發展。有預算就要有考核,沒有考核,預算就難以有效的執行。很多企業都知道這一點,所以做完預算基本上還是會組織專門的考核,但是考核的質量怎么樣,卻不敢一概能論。很多考核主管人員在做考核的時候,往往都很尷尬,一方面為了企業的利益,要嚴格按照要求辦事,而一方面大家都是同事,難過“人情關”。這樣的尷尬境地往往令考核結果變得不那么真實。所以企業應該考慮到這樣的因素,嚴格杜絕“關系”,做好高質量的考核,這樣才能達到考核的目的。
四、結語
全面預算管理是現代化企業實施集約化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一個重要手段, 在今日競爭激烈的經濟環境下,不僅要使企業短期價值最大化得以實現,同時還應該結合可持續發展戰略,保持企業的長足發展。著眼于現在,發展好未來。當遠近利益發生沖突時,企業應該有大局觀,選擇長遠利益,耐住寂寞,為今后的發展積蓄力量。所以企業在制定預算管理目標以及在形成自己的預算管理體系時,都應該牢牢記住這個理念。這樣才能進一步推動企業管理創新,促進企業不斷前進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何瑛.全面預算管理的體系框架和主要功能[J].經營與管理,2005(2).
[2] 王正軍,潘正平,李守書.可持續發展的全面預算管理業績評價指標體系初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13).
作者簡介:燕浪(1991-),女,漢族,重慶渝北人,就讀于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研究方向:企業預算管理。
(責任編輯:劉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