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受歐債危機的影響,包括黃金在內的多金屬品種均承壓下跌。黃金礦山經過不斷的開采,中國的黃金礦山資源儲量急劇下降,開采難度也在不斷加大,生產成本越來越高,對黃金礦山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實施礦山企業成本管理戰略,降低產品成本,增強企業競爭優勢是今后礦山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黃金礦山企業 成本管理 優化對策
一、引言
2012年4月,受歐債危機的影響,包括黃金在內的多金屬品種均承壓下跌。目前已跌破1600整數關口,短期內承受壓力。根據近兩年黃金走勢,金價在1500整數關口有較強的支撐,預計中長期仍將保持在高位運行。我國黃金礦山企業基本上經過經濟計劃時期,由于黃金價值的特殊性,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黃金礦山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對成本競爭的意識需要不斷加強。在國內的黃金礦山領域,成本管理是關系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戰略問題,因為在我國黃金礦山行業飛速發展的近幾年間,降成本已經滲透到企業發展的各個方面。因此,本文將對黃金礦山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優化的對策進行深入的探討。
二、黃金礦山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模式僵化導致高成本的財務管理問題
目前,由于黃金礦山企業管理模式的特殊性,致使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高度統一,企業的管理者同時又是經營者,這種模式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了負面影響。首先,目前礦山企業管理者沒有很好地將財務管理納入企業成本管理的機制中,一定程度上缺乏現代財務管理觀念,使財務成本管理失去了它在企業管理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同時,在礦山企業中,企業管理者集權管理現象比較嚴重,并且對于財務管理的理論方法缺乏相關成本管理的認識和研究,致使財務管理相對混亂,存在著財務監控不嚴,會計信息失真等現象。
(二)金礦成本計算方式不科學,缺乏對尾礦再利用
在資源緊缺的情況下,金礦的價值比挖金子的價值要多得多,相當于采油的成本和油田的成本,采油的成本是忽略不計的。僅僅從成本的角度來講是不完全準確,真正采礦者采完之后,會分多少錢是礦主的,多少錢是采礦者的,剩下的才是利潤。但是由于中國特殊的國情,所以不是這么算,中國礦業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的礦山是國家的,企業去采礦的時候就跟劃撥土地一樣,國家對礦權能拿到多少錢,都是按企業采礦的成本來算,這是完全不科學的。隨著黃金開發規模的擴大和開采歷史的延長,黃金礦山尾礦多采用庫存方式處理,尾礦堆積量逐年增加,不僅占用大量的土地,造成庫區周圍環境污染,而且還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尾礦庫的修筑和維護管理工作。因此,對于1g/t左右的黃金礦山尾礦的綜合利用,已成為各黃金礦山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的工作重點之一。
(三)成本控制思想落后,成本控制不完善
目前,國內的黃金礦山企業的成本控制思想落后,成本控制不完善,傳統的成本控制是以是否節約為參考,僅僅強調成本的降低,節省費用開支。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因為我們的礦山說是國家的,企業去采礦的時候就跟劃撥土地一樣。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種以“成本節省“為主導的成本控制,一方面會挫傷黃金礦山企業為未來績效而支出某些短期看來是高昂的費用的積極性,從而影響企業的技術革新和產品的更新換代;另一方面還會因顧及局部要求而損害企業的整體目標。同時還只注重了成本生產過程的控制忽視供應和銷售過程的控制,只注重投產后的成本控制,忽視投產前產品設計和生產要素合理組織的成本控制。
(四)缺乏對礦山成本項目投資科學性的論證
有些聲音說黃金的成本并不那么高,看中國上市公司的年報就能看出來,每盎司的成本在700美金左右。南非一些公司的成本更低,可能500美金左右。這些說法只看到問題的一方面,因為黃金生產中提煉金子的成本是這么多,但沒有算金礦值多少錢。”黃金礦山企業對項目的投資資金結構、投資的資金規模、項目的建設周期等缺乏科學的規劃與預算,對礦山項目建設和采掘過程中將要發生的現金流量缺乏完善的預測。
三、黃金礦山企業成本管理的優化對策
成本管理是通過降低企業相關財務成本促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獲取更好的競爭優勢。就黃金礦山企業而言,需要轉變企業的財務成本控制理念,提升采掘技術,注重資源合理再利用,建立成本控制預警系統,嚴控財務風險,從而達到優化礦山企業成本管理的目標。
(一)轉變礦山企業財務成本控制管理理念
黃金礦山企業首先需要樹立財務成本管理的理念,把成本管理作為提升企業效益的重要工作內容,雖然礦山是國家的,但是礦山也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所擁有的資源,充分認識到加強成本管理工作是對于保障礦山企業的效益的重要性,同時,為了適應黃金礦山給國家帶來更大的效益,企業也應該不斷增強礦山企業每一位員工的成本管理意識,從小事做起,從基層的成本細節開始,真正做到從細節優化成本,從細節節約成本的成本管理與控制理念。而且,還可以形成內部制衡及相互監督機制,使企業的財務管理信息透明化、職責分明化。改變目前重經營而輕管理的觀念。
(二)改變采掘基礎條件,尋求降低成本的途徑
目前而言,我國黃金礦山企業的高成本問題是影響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性問題,降低成本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在既定的經營規模下,通過降低礦區消耗、提高金礦人員與機械設備的勞動生產率從而達到降低采礦作業成本的目的。第二,通過采用新的采礦技術與選礦工藝以及設備等基本條件,使影響成本的結構性動因得到改善,為降低成本提供新的前提,使原來難以降低的成本在此基礎上達到進一步的降低。
(三)注重資源合理再利用,降低產品成本
黃金礦山企業是典型的資源型企業,黃金資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決定了黃金的價值。因此,注重礦山資源的合理再利用,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益的重要途徑。所以,礦山企業不能有“采富棄貧”的采掘思想,應注重邊角殘礦的開采和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好金礦的資源;同時,堅持從礦石中提煉廢石,減少廢金混入率,提高黃金純度;不斷采用新的工藝、藥劑,降低尾礦品位,提高黃金產量,不斷降低成本。隨著礦山開采年代久遠,高品位礦石已成下降趨勢,因此對往日排棄的尾礦顯得重視起來。通過對這種排棄的尾礦勘查、研究,經過經濟分析,大部分尾礦具有較好的經濟價值。對于這種不能再生的礦產資源,為今后的黃金礦山可持續發展、資源綜合利用及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科學依據。
(四)建立成本控制預警系統,嚴控財務風險
目前,隨著礦山資源的稀缺,黃金礦山企業開采金礦的難度越來越大,成本也就隨之不斷的增加,因此,黃金礦山企業建立成本控制預警系統,來實現財務風險的預警,防止由于采掘成本的過高而引發的財務風險。在開采過程中合理地對資金進行分配。建立以現金流量預算與監察為基礎的長期與短期系統,同時增加對企業未來經營狀況風險系統,實現對黃金礦山企業的有效預測、監察與風險分析的作用。
四、結論
在受到危機影響的我國黃金礦業領域,以幾大黃金礦業集團為首的眾多黃金礦山企業,掀起了一場以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為主題的降成本“風暴”。黃金礦山企業需要分析面臨的嚴峻形勢,全面深入開展成本管理,強化成本管理和費用控制,才能確保經濟效益平穩快速增長。因此,要加強成本控制的管理,首先要轉變企業的成本控制的管理理念;其次充分利用資源,提高技術;再就是通過市場的調控加強對財務的各方面的經營控制,以此來達到降低成本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瑞杰.對我國黃金礦山企業財務管理若干問題的探討[J].時代金融,2008(19).
[2]傅東才.黃金尾礦處理技術與綜合利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06).
[3]黃麗萍.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特區經濟,2011(03).
作者簡介:任照華,男,就職于鏵廠溝金礦,從事財務及管理工作。
(責任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