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識經濟作為一種以知識和社會信息為交易對象的新型經濟,它的出現對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細胞,企業會計所處的大環境也跟隨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本文針對知識經濟時代對會計提出的新要求、新標準和應對的措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希望對新形勢下的會計工作能有所幫助。
【關鍵詞】知識經濟 會計 創新問題 措施
一、簡易知識經濟
隨著國際科學技術的進步,信息技術革命與經濟全球化的有效整合促使了知識經濟的到來,并且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和加速器。我們通常說的知識經濟,是指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基礎上的經濟。它具有可持續化發展、社會資本隱形投入、世界經濟一體化和經濟決策知識化的特征。經濟全球化和經濟的信息化是知識經濟的主要特征,知識經濟的帶來沖擊了會計工作的大環境,要想適應新形勢下的會計工作,必須創新工作思路,實現會計工作的大轉變。在知識經濟時代,會計工作更加注重企業的利潤和增值,更加關注受益的群體;更加注重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實現企業既定的發展目標;也更加注重企業的風險管理,降低企業的風險概率。
二、知識經濟時代下會計面臨的挑戰
(一)會計理論面對的挑戰
目前的會計模式是以企業的價值為結算對象,對資產的認識只是企業的固定資產和有形資產。而在知識經濟時代,會計對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就是說會計對象面臨著極大的挑戰,主要就是會計要素的沖擊。如,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無形資源、人力資源和信息資源已經成為企業發展極為重要的資源之一,而企業的資產由原來的有形資產變成現在的無形資產和有形資產來共同構成,并且前者已經超過后者,也就是說會計要素的內涵擴大了范圍,發生了變化。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也造成會計目標面臨著挑戰。會計工作提供的信息成為決策者參考的主要信息。對于會計確認來說,必須遵循可定義性、可靠性、相關性、可計量性四項標準,知識經濟時代,很多新的生產要素已經成為企業重要的資本和價值源泉,所以會計確認也會適當的進行擴張。
傳統會計計量是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的計量模式,而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隱形價值和無形資產將大大超出企業的顯性和有形資產,計量模式將以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為主,在知識經濟時代,要同時提供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的信息和以公允價值為基礎的信息。
(二)會計實務的影響
在知識經濟時代的沖擊下,企業會計的工作也發生了重心的遷移。在以前,由于受到技術水平的限制和會計行業的特征,所形成的會計工作人員工作量大、難度高。而在知識經濟時代,隨著會計計算工具的進步和相關技術的發展,會計從繁雜的工作中解脫出來,主要開始著手關注企業的戰略、預測和管理。
同樣,在知識經濟時代,會計電算化的趨勢有所加強和發展,開始由單項作業到完成的信息會計處理,并且向網絡化發展。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普及和應用技術的提高,會計人員擺脫了繁雜的會計運算和輸入任務,這就弱化了會計工作,強化了會計組織,使得會計內部審計機構將得到加強,內部審計工作顯得更加重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會計行業對國際會計準則的需要顯得更為迫切,也促使我國的會計工作要與實際接軌。
三、知識經濟時代下會計創新問題的探索
(一)乘勢而上,更新會計觀念
以前的會計工作都是面向過去的,也就是說以前的工作都是對過去信息的處理和整合,并且以過去的數據為依托知道企業的運營和生產活動。而在知識經濟時代,這種現狀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于會計人員被從繁雜的工作中解脫出來,開始由原來的回顧性變成展現未來型,為企業的運作出謀劃策。這就要求,首先要乘勢而上,建立新的會計理論體系和工作思想;然后組建會計新體系和組織結構,讓會計工作更具有宏觀性;最后對于會計的報告改為靈活性的財務報告,并且要構建現代會計的網絡化建設,盡快實現企業的現代化、規范化的會計管理工作。
在知識經濟時代,講究新穎性和創新性,一定要有創意。會計工作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工作,必須與時俱進,不斷開拓工作的新局面,實現會計的跨越式發展。再次,我要說的是,會計的創新工作主要有結構體系創新、理論創新和工作方法的創新。知識經濟時代風險伴隨著人類的一切活動,面對日益增加的風險,我們應該通過積極的風險管理,有效地預測和控制風險,使會計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一個風險反映系統和預警系統,為企業提供有效信息。
(二)構建新時代的會計模式
會計模式是會計主體反映特定歷史時期會計運行的結構、功能、行為等會計實踐活動的形式,它是與當時的時代背景緊密相關的,并且以此為基礎和前提,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們必須改變那些不適應新形勢發展的會計模式,努力構建新時代的會計模式。首先是構建新型的會計管理制度,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需要會計做好組織結構和功能的重組,實現會計的信息現代化建設,作為為客戶提供各類相關的咨詢和服務。其次,構建新的會計準則。會計準則作為會計規范的一種有效形式,具有極高的約束性和規范性,新形勢下,建立一套符合我國國情并與國際會計慣例相接軌的會計準則,是知識經濟時代我國會計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還要努力健全會計信息披露制度,隨著全球化的到來,信息公開化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商業秘密與會計公開的矛盾,對會計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革新財務報告
知識經濟時代下,經濟活動出現了結構化和網絡化的特征,市場經濟活動的參與者可以通過一定的網絡媒介或者其他關系的市場參與人進行交流和溝通。這種經濟活動的廣域性和信息需求的及時性對傳統的會計信息披露方式提出了挑戰,要求會計必須改變定期、定對象的信息披露方式,借助更先進的信息交換媒介進行廣泛的及時性信息加工。知識經濟是一個經濟飛速發展,產品不斷更新換代,技術不斷發生變化,并且競爭日趨白熱化的時代,這就要求會計報告要講究時效性,應提供實時信息,以使報表的使用者得到更及時更有效的相關資料。在會計報告報送方式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及會計電算化的改進,會計報告實行網絡化、無紙化、方便、快捷的報送方式。
參考文獻
[1]王雪梅.知識經濟時代會計創新問題探討[J].中國經貿,2011(08).
[2]王萍.知識經濟時代會計創新問題探討[J].金融科技時代,2011(03).
[3]李冬艷.知識經濟時代會計人員素質建設[J].財經界,2009(06).
(責任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