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在國內很多商業銀行都存在管理松散、有章不循、處罰力度不夠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商業銀行的信譽。為了更明確地引導我國商業銀行不斷進行自我完善,本文對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產生的成因進行了總結,使其可以更好地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商業銀行 會計 風險
一、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產生的外部成因
(一)經濟金融環境
在現代化的國家產業體系中,金融的地位處于核心位置,尤其在經濟方面,更是起著動力的作用。金融的發展主要可以在資金方面對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支持,其健康平穩的發展對國家和社會來說是有利的,而且,金融業的發展與壯大也可以提升行業自身的發展水平,為其提高風險抵抗力以及進軍國際市場都是非常有利的。所以,金融的健康發展關系到各個方面,必須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長期以來,我國一直生活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雖然已經經歷了三十余年的改革開放,但是受金融行業特殊性的影響,我們在金融改革上的力度依然不夠,也造成了國內目前以國有銀行為主、商業銀行為輔的格局。而受此影響,銀行業中普遍存在監管不力、約束機制不到位等現象,過分的重視利潤指標反而使會計核算和監督職能不斷弱化,很容易造成一些不良問題的出現。
(二)銀行會計管理體制
近年來國內銀行業針對金融風險也做了一定的預防,但是在會計管理體制上卻沒有大的措施出臺,相比來說依然防范水平過低。多數銀行目前采用的是分級管理的體制,為了實現足夠的利潤,保證各個部門的自身利益,很多商業銀行分支機構選擇了弱化會計的核算、監督功能來達到其目的,加之基層行領導、會計人員“本地化”的現象普遍存在,最終使弱化會計職能的各種違規行為占盡了“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極易導致風險和損失。
二、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產生的內部成因
相比于外部因素,產生風險的內部因素要更為復雜,產生的后果也往往更為嚴重,下面本文就對這些因素進行總結,大體來說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會計監督的內容和范圍不完善
會計監督作為一種規范市場發展的手段,對企業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大多數企業由于所具有的獨立性,往往很難做好自我控制與外部控制,尤其是面臨市場經濟的快速轉換,需要有一套靈敏的傳導系統,這就體現著會計的重要作用。會計通過其特有的功能提供綜合經濟信息,較好地滿足了人類社會經濟發展中無時不生、無處不在而且越來越復雜重要的自控與外控的各種需要。會計這種特定不可替代的功用,提供綜合經濟信息,滿足經濟活動自控與外控的需要,正是我們考察會計監督職能的出發點。當前商業銀行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還是在財務核算這一層次。加之內部審計部門因其審計獨立性和審計層次有限等因素,對于財務核算方面的審計力度仍顯力不從心,有些問題就不能有效控制。
(二)風險意識淡薄
商業銀行風險意識淡薄,內控機制不健全。長期以來,我國商業銀行采取粗放型的經營方式,重于增設機構和擴大規模,對貸款項目缺乏足夠的調查研究和分析論證,使貸款決策發生失誤。內部管理和內控不到位,貸款風險責任制沒有得到真正落實,缺乏對道德風險的防范和控制。最近幾年所出現的案例不少,從現金管理到金庫管理一直到票務管理,都有環節出現問題,而且往往涉案金額巨大,參與人數眾多,這固然與當前社會金錢至上的拜金風氣等外部因素有關,更與銀行內部管理不嚴脫不開關系,相當一部分領導只注重效益而忽略風險防范,最終釀成苦果。
(三)內部控制體系的缺陷
近年來西方的管理理論逐漸為國內企業所接受,并且也結合了本身實際情況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但是總體來說,國內許多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體系還不夠完善。國內商業銀行普遍采用三層內部控制體系,第一層為銀行前臺業務水員遵守職責崗位和業務操作的規范進行現金收付、轉賬結算等業務;第二層主要是各個營業網點內的相關業務負責人、監督員和業務管理部門的事后監督控制;第三層涉及內部審計部門對轄區內各個營業網點的業務規范性進行常規及專項審計,對管理部門的財務核算的合規性、公允性進行會計監督,履行對業務管理層的再監督職責。雖然看起來這種體系相對比較完善,但是在監督方面卻有很大的紕漏,監督重心不夠明確,深層次的業務往來缺乏監管,再就是監督的力度偏小,也不夠連貫,尤其在范圍和內容兩個方面還有待于深化。
(四)會計人員導致的會計風險
除了銀行自身的因素之外,會計人員自身的素質、職業責任感問題也是產生會計風險的重要原因。國內從事會計的工作人員很多,但是在商業銀行體系中,前臺會計人員流通快,責任感差,而且新進工作人員往往由于缺乏足夠的工作經驗以及在基礎上的不夠扎實,在風險的防范和處理上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除此之外,現在社會上的浮躁、拜金、企業歸屬感差等問題都屬于員工的職業道德部分,但是無論是學校或者是銀行卻很少開展相關反面的教育工作,員工的職業操守普遍不高。
三、結束語
商業銀行發展對于國家和社會來說意義重大,是我國金融深入發展的必然選擇。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化,民間資本在銀行業中所占的比重必將越來越大,因此商業銀行應該認真總結自身發展的得與失,從各個方面不斷完善。就會計這一崗位來說,應該認真監督,重點管理,這也是提升銀行風險管理與抵抗能力的客觀要求。
參考文獻
[1]王俏.我國商業銀行會計風險識別、評估與應對研究[D]. 東北財經大學,2010.
[2]趙麗梅.淺議我國商業銀行的會計風險及其防范[J].財會研究, 2009(01).
(責任編輯:唐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