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尤其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后,在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的市場主體的地位更加被明確,并得以鞏固和強化。企業經營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創造經濟效益,因此也越來越重視自身在稅收方面的合法權益?;诖?,有為數較多的企業都在開展以合法節約稅收為目標的稅收籌劃活動。本文通過描述企業稅收籌劃中的缺陷,進一步闡述企業稅收籌劃的方法。
【關鍵詞】稅收籌劃 企業 價值
納稅是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與任務,近年來,我國新制定并施行了新的稅法,企業對于稅收籌劃也增添了新的認識。本文先來談企業稅收籌劃中暴露的問題,再論述企業稅收籌劃的策略方式。
一、企業稅收籌劃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內部稅收籌劃的意識不夠強
對于企業而言,稅收是不容忽視的問題,然而如今有不少企業并沒有稅收籌劃的意識。通常意義上,企業的高級管理層只片面注重生產經營的利潤,沒有從長遠考慮稅收籌劃的重要意義。部分企業只留有一名稅務員工具體負責稅務的申報和錄入等工作任務。一個人要從事這樣的任務,其負擔可想而知,因此根本沒有額外的時間去開展稅收籌劃活動。這一現象在不少企業幾乎同時發生,我國有不少企業都未想到稅收籌劃能為企業創造大的收益。
(二)稅收籌劃的組織有待健全
在我國,企業內部基本上沒有形成稅收籌劃的組織。誠然,企業的財務體系正走向制度化和規范化的軌道,但在財務部門下屬的各處,比如資金管理處、預算處、會計處和信息處均未建立專職負責稅收籌劃工作的處室,企業開展稅收籌劃時就會顯得非?;靵y、缺乏條理性,沒有做到詳盡的籌劃。與此同時,稅收籌劃的技術人員專業性不足,缺乏應有的技能,造成企業喪失了太多節約稅收收益的機會。
(三)獲利年度的規定不明確
有的企業已經享受到國家給予的稅收優惠政策,不過具體獲利年度的時間無法統一明確規定,長此以往,企業也會出現差異較大的節約稅收的效益,不利于我國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提升。
二、企業稅收籌劃的方法對策
(一)企業要加大對稅收籌劃專業人才的培訓力度
稅收籌劃任務的艱巨性和系統性決定了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員需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對于一個企業來說,要想在某一領域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選用專業的技術人員來系統開展稅收籌劃。應建設一支專業素質強、管理水平高、業務素養好、法律知識到位的稅收籌劃人才隊伍,不斷化解稅收籌劃的安全隱患,促使稅收籌劃走向人才創新的軌道。企業要定期強化對專職負責稅收籌劃的人員予以培訓,將國內外企業最先進、最前沿的稅收籌劃策略及時告知技術員工,汲取先進經驗思想,“以我為主,為我所用”,提升稅收籌劃的知識與技術含量。
(二)企業職員要認真學習稅收的法律常識,提高法律意識
稅收籌劃有著具體的法律依據,企業最需要做到的就是要有法可依,做到守法護法。稅收籌劃是稅收立法所鼓勵、支持與引導的,廣大企業需要及時了解和把握稅收方面的法律法規,正確領悟其精神內涵,這也是開展稅收籌劃的基本前提。因我國稅收相關的法律體系比較繁雜,而又需要因社會經濟的變化而與時俱進,企業若不留意就會做出違反法律的決策,導致企業的威信力下降。因此稅收籌劃不必要按照既定方式,要不斷地根據稅收法律的動態發展,還要依據企業實際的運營特征,逐步完善稅收籌劃的策略和對策,確保企業稅收籌劃的正確性。
(三)盡可能地縮短折舊年限
企業稅收籌劃的具體目標能否順利實現,其中一個關鍵點就是盡最大可能在相當短暫的折舊期內將投資收回。主要有以下路徑:一個是在明確折舊方法的情形下減少折舊期限;還有一個就是在折舊期已經規定好的前提下,加快折舊的步伐。在現實狀況中,加快折舊的進度并不是全都見效,若加速折舊會非常繁瑣而又難以實現的,在不少條件下都不能應用。對于直線折舊的方法來說,稅收籌劃也不是盡量地去減少折舊期的時間,而是考量到減稅或者免稅等優惠政策的出臺,在稅收減免時期折舊的多少不會對稅負造成影響,對企業來說,有效的解決方案便是降低減免時期的折舊金額,在減免期過后,使得有最多的折舊抵消掉更多的稅收金額。這一策略的選取思想就是在法律明確的界限內適量地拖延折舊期限,而不是單純地減少折舊時間。因稅法只是明定了折舊的最短期限,該籌劃辦法也是具備可操作性的。
企業要緊密依照規定,從自身生產的實際情形出發,對年度獲利水準做出實事求是的評估,讓同樣數量的經營利潤贏得更大的預期收益。
(四)健全企業稅收籌劃組織
一家企業要想經營好,不但要強化企業內部的控制與管理,也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解決企業細節問題上。須不斷地關注容易被人忽略的但影響重大的環節與步驟,在稅收籌劃中更應如此。企業為了掌握更加準確的稅收常識與最潮流的稅收策略,應當健全稅收籌劃機制,成立一個專職負責稅收籌劃的部門組織,并選拔具有深厚的會計學、財務學、金融學、統計學和信息學等相關學術背景的人才任職,為企業整合第一手的稅收籌劃的資料,提供精確的訊息,使企業享受到稅收新政策所帶來的實惠,進而實現節約稅收金額、增加企業經營利潤的目標。
三、結束語
伴隨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在社會化大生產的新趨勢下,我國企業要做到統籌兼顧,促使自身穩健的發展,用各種合法的手段與途徑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減少不必要的投入支出。在自覺履行納稅義務的同時,運用新穎靈巧的方式搞好稅收籌劃,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周君.芻議企業稅收籌劃[J].財政監督,2006(05).
(責任編輯:劉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