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金融機構反洗錢客戶身份識別存在的難點及建議。
【關鍵詞】金融機構 反洗錢 身份識別
一、客戶身份識別存在的問題
(一)臨柜人員思想認識存在誤區
1.思想認識不到位,宣傳培訓流于形式。部分臨柜人員對反洗錢工作思想認識不到位,部分管理人員對反洗錢客戶盡職調查工作敷衍了事,對客戶的認定僅限定于《公民聯網核查系統》,核查工作缺乏主動性;同時,對客戶的宣傳不夠,很多客戶對反洗錢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客戶盡職調查不理解,部分客戶甚至刁難,使客戶盡職調查工作難以達到要求。
2.各金融機構表格不統一,要素不完整。各金融機構在開展反洗錢工作中,對初次識別個人客戶信息時填寫客戶資料,只關注對身份證的填寫,忽略了其他住址、電話號碼、工作單位等重要內容,并沒有制定相應的客戶資料收集標準,沒有形成相應的實施標準及認定程序,不能針對客戶資料的內容,不能有效確認客戶身份。
3.對客戶了解不細致,難以符合要求。大多數金融機構及其一線營業網點,僅限于掌握企業開戶資料的合規性內容,對涉及可疑交易報告方面,如:企業經營狀況、經營規模、開銷戶情況、資金營運、業務往來對象等相關資料收集不全面。
(二)客戶身份識別技術上存在難點
1.身份證審核存在困難。目前,無論是企業開戶還是個人客戶在開戶大部分會采用居民身份證作為身份證件,公安聯網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統(以下簡稱公安聯網系統)的出現,為銀行識別客戶身份證件的真實性提供了保障。但現時有部分金融機構未配備審驗居民身份證的鑒別儀器,對個人身份的審驗還停留在憑手工判斷上,判斷結果存在較大的失誤,且即使各金融機構已經配備了審驗居民身份證的鑒別儀器,而不法分子假冒、偽造居民身份證的方式方法層出不窮,公安聯網系統也存在一些技術缺陷,局限了銀行對客戶身份真實性的識別。
2.其他合法個人證件難以識別。按照規定,在開立賬戶時,客戶提供的軍官證、警官證、外籍護照等也屬于合法證件,但一方面大部分金融機構營業網點沒有配置識別這些證件真實性的輔助設備,另一方面金融機構大多數的柜員對這類型證件既不熟悉它的防偽標志也沒掌握其識別要點。因此,大多數銀行柜員只能憑直觀感覺對這些證件的真偽進行判斷。目前已經有不法分子利用銀行不熟悉非常規證件鑒別的漏洞,采用非居民身份證證件辦理金融業務。
3.客戶與身份證的一致性識別難。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識別辦理者與身份證件是否一致的關鍵是證件照片。但是,憑證件照片進行“人證相符”的識別存在不少困難。以人像相對清晰的二代身份證為例,照片往往經過一定的技術處理,有些圖像會與居民身份證的圖形不太相似或圖形不夠清晰,較難確認,依靠肉眼進行識別,準確率不可能達到100%,另有些新的身份證也無照片顯示。至于圖像不清晰的一代身份證,以制服照為主的軍官證,準確識別的難度就更加大了。且按照目前規定,無照片的戶口簿也可以作為客戶(特別是未成年人)的身份證件,此種情況下無法進行“人證相符”的識別。
(三)電子銀行業務為客戶識別帶來困難
電子銀行業務越來越受到銀行和廣大客戶的青睞,目前各家銀行都在大力發展電子銀行業務。而各銀行在大力發展電子銀行業務,進行電子銀行系統開發的時候,并沒有認真地考慮過客戶身份識別方面風險,對于網上銀行,只要在網點對賬戶進行簽約并設置交易密碼,即可下載電子證書進行網上交易。在完成柜臺簽約這一步驟后,是否是本人使用該賬戶便無法控制。而且電子證書的有效期一般較長,在到期后也只需在網上憑密碼更新,仍然不需到柜臺辦理任何手續。沒能做到有效的、持續的客戶身份識別。對于電話銀行和手機銀行的風險控制措施更為簡化,只需憑密碼即可辦理業務。
二、相關建議
(一)提高認識,加強宣傳和培訓,切實提高客戶盡職調查的質量
反洗錢部門可利用多種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客戶了解反洗錢工作的重要意義,自覺配合盡職調查工作。同時,通過一系列的宣傳教育活動,使金融機構從業人員特別是一線柜臺人員充分認識到洗錢的危害性,增強反洗錢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金融機構自身也應加大對反洗錢客戶盡職調查的培訓,如采取以會代訓、舉辦講座等方式增強培訓的有效性,促進反洗錢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完善客戶資料
應進一步加強對客戶資料的認定,確保每位客戶的真實身份,同時做好保密工作,取得客戶信任與支持,形成及時、完整、連續的客戶資料,從根本上控制和避免洗錢風險的發生。
(三)真正做到“了解客戶”
了解客戶,不僅僅做到開戶資料上的掌握,應對每位客戶做到心中有數,熟悉客戶的經營規模、業務特點、往來對象等涉及可疑交易方面的客戶資料,使斷定和篩選工作得到提升。
(四)健全激勵機制
反洗錢管理部門應進一步完善反洗錢的激勵機制,對反洗錢工作開展有力的金融機構,在開拓新業務方面給予便利,對反洗錢工作重視不夠的對其拓展新業務給予限制,對提供有價值信息的單位或個人給予一定的獎勵,確保反洗錢工作的順利開展。
(五)加大技術投入,整體優化聯網核查工作
一是金融機構要加大技術的投入,改變使用手工判別證件真偽的狀況,各營業網點要配備居民身份證的鑒別儀器,開通聯網核查系統;二是提高公民身份信息聯網核查系統的質量與效率,公安聯網系統是銀行識別個人客戶身份最強有力的武器,金融機構應加強與公安部門的聯系和溝通,定期更新人口數據庫信息,提高公民信息質量,提升審核速度,提高審核準確性,確保聯網核查系統運用的權威性。
作者簡介:陳萬彬(1972-),男,本科,漢族,甘肅省張掖市人,現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新疆墨玉縣支行,經濟師,研究方向:縣域經濟金融。
(責任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