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的中小企業為國民經濟以及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小企業分布廣、數量多,幾乎涉及到市場行業的方方面面,中小企業在為國家創造財富的同時,也給廣大的勞動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在社會穩定性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但是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阻礙制約了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成為中小企業領導者首要解決的事情。本文先是分析了中小企業出現融資問題的原因,然后講解了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的現狀,最后從五個方面提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策略。
【關鍵詞】中小企業 融資問題 解決方法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大,中小企業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做出了顯著的貢獻。為促進中小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需要先解決中小企業目前出現的融資問題。
一、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出現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銀行信貸體系不完善
我國商業銀行為了加強自身的風險管理,在企業的信貸方面提出了授信制度、授權制度、資產評估制度,這些制度使得大型或者國有企業的意愿得到了強化,而中小企業的貸款受到了嚴重限制,使中小企業出現了一些懸空銀行債務、逃避銀行債務的現象,從而使中小企業自身信貸信用受到影響。目前我國在中小企業的服務管理方面也缺少必備的法律保障,不能有效保障銀行的債務問題,使銀行機構出現對中小企業的恐貸心理;中小企業沒有統一的法律法規,使非公有制屬性的中小企業權利得不到有效維護。
(二)中小企業規模小、管理水平低
我國的中小企業從開始創業到生產經營,自有的資金量很少,初始資金一般由親戚、朋友處籌集而來,不具有很大的資金規模。在企業的經營管理方面,采用的大多是傳統的家族管理模式,企業領導者往往沒有很高的經營管理素質,財務管理過程不規范,財務信息存在不真實性,未能獲得商業銀行的認可。由于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中小企業就把過多的風險轉嫁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為了減少這種企業行為給銀行自身帶來損失的可能性,采用了嚴格的防范措施,有的銀行就直接拒絕了貸款申請。
(三)中小企業抵押品不夠
我國部分中小企業具有很小的生產規模和資產規模,不能滿足商業銀行貸款所需的擔保物或抵押物要求,這就限制了中小企業的商業銀行貸款。
二、中小企業融資方面的現狀分析
(一)信貸支持少
由于中小企業的監控成本高,我國的商業銀行不注重中小企業的融資,加上中小企業的固定資產少、信貸等級低、融資成本高、抵押資產少等方面的原因,更加大了中小企業獲得信貸支持的難度。中小企業的現有信貸資金中大多是短期的信貸資金,沒有多少中期或者長期的信貸資金,使我國的中小企業缺乏充足的后備資金準備。根據資料表明,我國的中小企業取得的信貸資金占商業銀行資金總量的十分之一。
(二)企業自身資金少
我國的中小企業屬于非公有制型企業,企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無到有,一系列的發展過程大多依靠民間融資及自身的資本積累,這就從資金方面很大程度地限制了中小企業的發展。根據金融資料表明,我國的中小企業中留存收益和業主資本分別占到企業資金總量的25%和30%,并且中小企業的債權以及股權融資量很少。
(三)融資渠道單一
我國的證券市場還存在很高的門檻。企業的創業投資系統以及債券市場也不夠完善,在中小企業發行債券時遇到了層層阻礙,不能通過發行債券獲得大量資金。根據資料表明,我國的中小企業直接融資量極少,直接融資渠道單一,絕大多數屬于我國商業銀行的貸款融資。
三、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方法途徑
(一)完善我國商業銀行貸款體系
通過完善我國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體系,多層次、全方位地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配套相應的貸款政策。為完善我國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體系,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大力扶持我國城市商業銀行、村鎮銀行及鄉鎮農村信用社的發展;二是參考國外在銀行貸款方面的成功經驗,建立起可以適用于、服務于我國中小企業的中小銀行,簡化這些銀行向中小企業放款的手續,滿足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三是進一步完善我國商業銀行的金融體系,提高服務質量,豐富業務品種。使銀行可以定期向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政策信息、利率信息。還要提供商業銀行的結算工作,提高銀行結算的效率。通過不斷創新出新的金融工具,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的資金流動。
(二)制定相關政策,改善融資環境
為了更好地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我國政府相關部門還需要盡快地建立一個由各地的地方政府以及中介部門構成的,對中小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有保護支持作用的合理政策體系。要想中小企業有規范的融資行為,還需要建立規劃化的規章制度,政府在促進中小企業融資方面,要從法律法規著手,通過資本市場的創新、政策法規的協調,給中小企業的融資創造出良好的環境條件,可以根據中小企業融資法來制定出相關的法律法規,出臺用于中小企業基金管理、信用擔保上的暫行政策,一步步推進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的完善。例如,可以指定相關的政策來吸引外商的投資,外資的引入可以彌補我國中小企業的資金缺口、技術缺口,促進企業管理水平提高,使我國的中小企業可以更好適應全球化經濟的競爭。
(三)進一步規范民間借貸
長期以來,民間借貸一直在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上存在一些爭議,也受到了金融業界的廣泛關注。民間借貸活動既有妨礙社會經濟調整、不規范經營、沖擊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弊端,同時又有促進融資活動順利開展、緩解社會資金供求矛盾、收集社會閑散資金的效果。民間借貸可以補充我國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資金支持的缺口,緩解中小企業資金的籌集難度,促進經濟的自我調整,填補正規金融體系的不足之處。引導民間借貸的規范化發展,可以有效促進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解決。
(四)創立創業投資基金
在我國的中小企業中創立創業投資基金,可以有效緩解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方面出現的問題。創業投資基金需要由有專業財務理論知識和相關經驗的高素質人員進行操作,創業投資基金不同于一般的證券投資基金,它通過私人股權來進行資本的經營,然后輔導并培育那些高收益、高風險的行業。創業投資基金是新型的金融機構,在給中小企業帶來資金支持的同時,也能根據這些理財專家的優勢促進中小企業管理水平以及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從這些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業務方面上、組織結構上、財務管理上給予智力支持,加快創業基金的發展,促進金融機構的優化,使金融服務的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我國的中小企業獲得更好、更快的發展。
(五)打造第二板塊市場
當我國的金融監管能力越來越強大、證券市場越來越成熟時,需要大力打造適合我國目前國情的第二板塊市場。我國第二板塊市場的建立,可以給中小企業增加一條更加通暢的融資渠道,由于第二板塊市場沒有數額、方面盈利方面的限制要求,只要是具有資格的中小企業都可以在中國證監會審核后申請在第二板塊市場上市,這會給那些需要在創業階段需要大量資金的中小企業帶來良好的資金渠道,提供難得的融資條件。
四、總結
我國的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由于資金方面的限制會受到大型企業的競爭壓力,處于不利地位。當中小企業需要資金提高整體實力,進行企業的壯大發展時,會出現一些融資方面的問題,這就需要從完善我國商業銀行貸款體系、制定相關政策、改善融資環境、進一步規范民間借貸、創立創業投資基金、打造第二板塊市場這幾個方面著手,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促進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彭玉亮,劉啟云.知識經濟條件下農業氣候資源經濟性評價方法的初步構想[J].安徽農業科學, 2003(05).
[2]劉軍巧,徐云.我國融資租賃的發展環境及其改善[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1).
[3]李迎慶.論企業投融資財務分析中的利潤界定——兼論投融資財務分析模型的修正與拓展[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5).
[4]鄧麗,于婷.基于價值鏈的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融合性研究[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8(01).
[5]張紅雨.論現代企業財務預警系統的構建[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05).
[6]趙文清.企業短期融資中使用商業信用隱含資金成本的確定[J].北方工業大學學報,1995(02).
[7]包諾敏,薩如拉.內蒙古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成因分析[J].北方經濟,2008(08).
(責任編輯:唐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