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剛,是山東省郯城縣馬陵山景區王家新村村民,虎崖茶樹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2010年山東省陽光工程農村創業人才臨沂第二期培訓班學員,也是郯城縣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學員。通過學習他提高了經營管理和創新研發能力,擴大了茶園種植,加大了茶葉的推廣力度,使研制的“虎崖春”綠茶迅速投放市場,結束了郯城無自主茶葉品牌局面,讓“虎崖”綠茶香飄沂蒙大地。
茶樹栽培填空白
馬陵山景區“老虎崖”景點曾于1976年開始種茶并獲得成功,但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陣痛期茶園遭到毀滅性破壞。朱世剛為了更好地發揮當地風景區的區位優勢,發展茶樹種植及茶葉的生產加工,2007年帶領幾位老茶農重新開始發展茶樹栽培,引進高新技術新品種“無性系福鼎大白茶”,建立30畝示范試驗基地,進行試驗研究,嘗試茶葉生產加工。經過幾年的科學管理,增加了茶樹的自身抗逆性,探索出適合北方茶葉生產的栽培管理技術,穩定提高了茶葉品質和產量,使原品種優良性能相對穩定,發芽更加整齊,進一步豐富了郯城經濟林樹種。茶葉加工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生產加工的“虎崖春”牌系列產品,沖泡后枝枝立于杯中,滋味鮮醇爽口,回味悠長,通過對色澤、香氣、湯色、滋味、葉底的鑒評,“老虎崖”綠茶的茶氨酸和茶多酚含量平均比杭州龍井提高12.7%,產品先后獲得煙臺茶葉國際博覽會金獎、“沂蒙春”杯第六屆臨沂市名優茶暨大宗茶評比銀獎、2009年郯城縣科技獎一等獎, 填補了郯城無茶樹栽培和茶葉生產加工品牌的空白。
成立專業合作社
隨著茶樹種植和茶葉加工的成功,朱世剛信心倍增,老茶農們也看到了種茶致富的希望。2010年,經過鄉鎮推薦,農業部門審批等程序,朱世剛參加了山東省陽光工程農村創業人才培訓臨沂第二期培訓班學習和縣新型農民培訓班學習。學習過程中,通過聆聽專家、教授授課和創業典型成功經驗介紹,他學到了創業和企業管理知識,結識了朋友,拓展了人脈關系,增強了干事創業的信心和帶領農民致富的決心。培訓班一結束,朱世剛便到縣工商局注冊了“虎崖茶樹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提高服務功能,規范生產加工,實現了合作雙贏、風險共擔,合作社每畝名優茶產量15~25公斤,大宗茶產量30~50公斤,每畝年收入8000~10000元。
開拓創新帶民富
朱世剛是個有想法的創業者,為了使合作社走向良性發展軌道,帶領農民種茶致富,他利用所學知識,制定了未來五年發展規劃,完善了合作社各項規章制度,撰寫的創業計劃書得到了合作社所有成員的贊同。他還進一步依靠馬陵山景區的區位優勢,通過土地流轉,建設集茶葉生產、加工、研發、休閑、觀光、旅游于一體的旅游生態茶園,打造兼顧農業生產、科技示范和科普教育功能的觀光農業。他們還充分利用“虎崖春”品牌優勢,通過建設茶園生態農業,配套“農家樂”服務,讓八方游客在景點品茗悠閑,陶冶性情,享受大自然的寧靜,讓郯城“虎崖春”茶香飄四海,神州大地品“虎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