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第七套播出。時段一,首播:周一至周五14∶43-15∶13,重播:周二至周六6∶05-6∶35;時段二,首播:周一至周五、周日19∶00-19∶30,重播:周一至周日0∶12-0∶42。節目全文可登錄:www.ngx.net.cn。
《河蟹微孔管道增氧技術》
養殖水體內溶解氧含量是關系養殖水生動物的攝食量,飼料攝入后消化吸收率,以及生長速度和餌料轉化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養殖河蟹時,因為養殖池內都需要種植大量的水草,無論是葉輪式增氧機或水車式增氧機都是設置在水體上層,是靠水體循環為養殖池增氧,水體循環的速度受到河蟹養殖池內水草的影響,使得傳統的增氧方法不能很好地為養殖的河蟹增氧,而且能耗相對較高。
本期節目介紹了一種新型的增氧方法——微孔管道增氧技術。這項技術是利用氣泵將高壓空氣送入水中,通過微孔曝氣管道使空氣以小體積形態在水中擴散,達到增氧的效果,具有增氧效果好、氧氣輸送面積大、密度高、分布均勻、操作簡單、安裝方式多樣、對不同養殖池塘適應性廣和可調節性強等多個優點。此外,對于這種河蟹微孔管道增氧設備的安裝與調試、使用與故障排除等方面的知識,節目中也做了相應介紹。
《融水香鴨養殖技術》
融水苗族自治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境內資源豐富,盛產多種土特產品,融水香鴨就是其中一種。融水香鴨,是當地人民群眾經過長期自然馴化和人工選育形成的一個地方家禽品種,歷來被作為高檔食材,用于過年過節和招待貴賓食用。
融水縣從1999年開始建立原種場,進行香鴨的品種選育工作。通過多年的保種選育,目前香鴨的體型外貌、生長性能、繁殖性能已趨于穩定,整齊度提高,具備規模開發利用的潛力。2009年10月國家農業部發布公告,認定融水香鴨為國家畜禽遺傳資源。
融水香鴨屬于小型鴨,成年公鴨體重在1.75公斤左右,母鴨偏小一些,在1.5公斤左右。它生長速度慢,從雛鴨到成鴨出欄需要80~90天的時間,母鴨開始產蛋在145天左右,年平均產蛋170個,其中大部分是青殼蛋,有少量白殼蛋。
融水香鴨適應性強,主要生長在溫暖、濕潤的南方地區,像廣西、廣東、福建等省區都可以進行飼養。
《電腦常見故障排除及維修》
如今電腦已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不少農民傳遞信息、發家致富的好幫手,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使用者由于沒有接觸過電腦故障排除及日常維護的相關知識,當出現死機、重啟、黑屏等一些電腦故障時,只能將電腦送去維修。而實際上,不少故障往往很容易解決,不需要任何專業工具,只要了解一些相關知識,自己動手解決也就是幾分鐘的事。
本節目就為您介紹了電腦故障排除及日常維護方面的一些知識,其中包括電腦的構造和組成、電腦常見故障排除的規律、電腦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操作系統安裝方法及電腦使用中的日常維護五個方面。在電腦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中列舉了11種故障,分別講解了這些故障出現時對電腦造成的影響及排除的方法。節目中還重點講解了電腦在使用過程中的日常維護,詳細地介紹了用戶在使用電腦時應注意的問題。
《合陽面花制作工藝》
合陽,位于陜西省關中地區東部,黃河中游西側。合陽面花起源于民間祭祀活動,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人們用面捏成牛、羊等動物來進行民間祭祀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合陽面花已成為婚嫁、滿月等儀式的重要物品,應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合陽面花,既是平常難得吃上的節日食品,又是風俗信仰的象征物,是農村群眾禮尚往來、寄予厚望、抒發情感的媒介。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合陽面花形成了自己造型生動夸張、色彩鮮艷奪目、民俗氣息濃郁、制作精巧細膩的風格特點。
在本節目中,合陽面花老藝人王桂芳從和面、發面、揉面、染面等方面為大家介紹,特別是從造型方面,以插花型龍型面花為例,為大家展示合陽面花的制作工藝,使觀眾朋友更進一步了解合陽面花這項來自民間的璀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蔬菜種子簡易催芽技術》
棚栽蔬菜種子的用量少,價格高,因此在蔬菜生產中如何節約種子就顯得十分重要。如果在生產過程中,我們采用先催芽,然后在育苗缽內單粒直播的方法,不僅能夠節省種子,提高出苗率,而且還能縮短出苗時間,進而減少加溫育苗成本和病害的發生,可以說是一舉多得。因此種子催芽已經成為大棚蔬菜生產上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
種子催芽前應做好準備工作,包括曬種、選種、熱水燙種、藥劑浸種法和清水浸種法等多種方法,催芽技術的關鍵是控制溫濕度條件,最常采用的是電熱毯催芽法和溫水催芽箱催芽法兩種簡易的催芽方法。這些具體操作內容節目中都有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