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艾斯林格為維嘉公司(WEGA)設計了一種亮綠色的電視機,命名“青蛙”,獲得巨大成功,艾斯林格創辦的設計公司也因此得名。同年,在美國加州的一個派對上,艾斯林格遇到了喬布斯,彼時的喬布斯還被大部分人看作是“瘋子”,同樣具有顛覆性的艾斯林格為喬布斯設計了Apple IIc的電腦模型,奠定了蘋果干凈、白色的基因,也讓自己成為享譽盛名的設計師。
但這位曾經長時間和喬布斯一起工作的設計大師現在卻說:“我20多年前做事情的經驗現在已經不適用了。崇尚簡約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
通常簡單的設計容易被理解,但很難被做到。創造性的設計活動是有目的的,必須要解決一定的問題的同時還涉及到人們日常生活經驗,因此為了簡約還兼顧實用性,產品設計需要經過深思熟慮和不斷提高,同時也意味著排除手中讓人眼花繚亂的產品選擇。艾斯林格說,這也是蘋果系列產品不多的原因。
在過去設計產品的經驗中,艾斯林格總能讓簡單的設計發揮最大的價值作用,其每一個設計都并不單單給消費者帶來方便、人性化的產品,而是為產品所在的公司制定設計戰略。蘋果公司“Snow white”系列產品完成了個人電腦的普及,其中艾斯林格設計的鼠標第一次將方便的指令方式帶給普通大眾,并讓索尼憑借著特麗瓏電視機、隨身聽締造了1990年代的輝煌,他為LV制定的奢侈品牌的戰略,更是在1970年代末戲劇性地穩固了LV的市場地位。
“那個時候我傳達一個理念,設計應該是公司戰略的重要部分,因為設計蘊含著公司的生命力。公司在營銷方面非常注重,但我認為設計應該是一個公司戰略的金字塔尖,是一種高端藝術,對企業每一步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艾斯林格告訴《環球企業家》。
戰略設計都包含了哪些因素?艾斯林格認為,人們普遍習慣從功能角度考慮問題,這是不夠的,還應該涉及到產品的計劃和規劃。對于公司和經濟體來說,為了給人們提供更好的產品,要考慮產品審美功能,還有科技因素,新的科技層出不窮,但是不需要每一個都轉化成產品,這基于對產品審美性以及功能性持續提高的考慮。比如設計一款手機,需要賦予它一定價值。從戰略角度來講,這不僅僅是短期的設計行為,要考慮設計產品長期影響是什么,消費者是否可以得到長期的愉悅體驗。
優秀公司的設計并不僅僅關于創造,可能首先需要規劃的是一個長遠戰略或者是未來四到五年的考慮,然后反推,公司的周期戰術是什么,是提高競爭力還是提高社會的接受度,接下來設計者需要一步一步走完這些過程,按照每一個步驟,直至完成整個創新過程。
那些被稱為“瘋子”的家伙與普通人的區別就體現在這個過程中了。以產品調研為例,有些公司認為只要走出公司調查一下就可以了,但艾斯林格堅持的是,用相關技術跟客戶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營銷模式等內容—相當于在各個方面進行企業調查。如果發現某一個步驟不太適合,一定要追溯到以往的操作,看是否在過去的哪一個流程中有錯誤或者失誤,重新診斷,重新實施。
在艾斯林格看來,這個創新的過程中,設計師必須意識到一種責任感,如果只做1,那么實際上影響會是100,尤其是犯一個錯誤,負面影響會被無限放大。因此設計師需要有創造性的頭腦,并且這種創造性不應僅僅停留在純藝術層面,而是應該為提升人們生活品質做出貢獻。因為,判斷一個產品的工業設計是否成功,主要取決于它是否讓技術服務于人,而不是困擾人。“必須要找到客戶需要什么,他們不需要什么”。
對于想要成為設計師的年輕人,艾斯林格說,永遠要勤奮,不要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