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VS菲律賓
香蕉是菲律賓第二大農業出口產品,僅次于椰子,每年出口額達到7.2億美元。在菲律賓,香蕉業直接影響著2.4萬人的就業問題。但一夜之間,菲律賓香蕉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因為檢疫問題而銳減。菲律賓也曾嘗試將科威特等國作為香蕉出口的替補國家,但目前并未顯現出效果。
美國VS墨西哥
墨西哥是美國大米的最大出口市場,是美國大豆的第二大市場,是美國小麥的第三大市場。2009年3月,墨西哥提高了小麥、大豆、牛肉和大米等主要農產品進口關稅,以報復美國取消邊界卡車運輸項目。這種懲罰性關稅的收取標準在10%至45%之間。2011年下半年,隨著兩國關系緩和關稅已經取消。
波蘭VS俄羅斯
波蘭農業資源豐富,肉制品出口量也較大,包括牛肉、豬肉的冷藏肉、冷凍肉,以及豐富的薰臘肉制品。自2005年11月以來,俄羅斯以部分檢疫證書系偽造為由,對波蘭肉類及農產品采取了禁運措施。作為報復,波蘭去年11月拒絕與俄羅斯簽署新的《伙伴合作關系協議》。
巴西VS美國
巴西的棉花產量居世界第六位,是重要的出口產品,但與美國棉花相比卻不具價格優勢。巴西向WTO上訴稱,美國每年為棉農提供約30億美元的非法補貼,從而使其保持世界第二大棉花生產國的地位。WTO最終裁定,授權巴西對8.29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進行制裁。
烏克蘭VS俄羅斯
作為全球頭號天然氣資源大國,天然氣已經成為俄羅斯制裁依賴其供應的歐洲國家的重要武器。其中影響最為廣泛的是對烏克蘭的制裁,幾乎制造了一場歐洲大陸的能源危機。問題根源在于烏克蘭自2004年發生“橙色革命”后疏遠俄羅斯,引起俄羅斯強烈不滿。
伊朗VS歐盟
石油是伊朗的經濟命脈,目前伊朗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國。2012年1月23日歐洲聯盟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決定,不再進口伊朗原油及石油產品,同時針對伊朗中央銀行等機構出臺一攬子經濟制裁方案。為獲取出口合同,伊朗可能需要向新買家提供打折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