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節目乏善可陳。不過,當薩頂頂唱起《萬物生》,舞臺效果之驚艷讓觀眾仿若置身仙境的愛麗絲,在薩頂頂腳下,舞臺如大地河流般自然起伏。這是用304塊升降臺做成的舞臺,每一個都由一個自動化程序控制,可以任意變化組合,營造出奇幻的效果,成為這一年春節晚會最出彩的環節。
春晚舞臺的成功,讓此前名不見經傳的浙江大豐實業有限公司浮出水面。而這家位于浙江余姚的民營企業其實一直是該行業的隱型冠軍—過去5年來,大豐實業包攬了中國大型舞臺機械項目60.5%的市場,2011年銷售額達到19億人民幣;早在2008年,大豐實業就承攬了85%以上的奧運場館座椅和活動看臺工程,其中包括水立方和國家體育館。
1991年,大豐實業總經理豐華還是一個大學建筑系的學生,他的父親豐國勛創辦了一家生產插頭等舞美輔助產品的公司,主要客戶就是電視臺。豐國勛的下屬評價這個老板“屬于腦子很活”的人—從最初的舞美輔助產品,到后來做看臺;再后來,看到別人做座椅,豐國勛也開始做座椅生意。也正是這個座椅生意,讓豐國勛給大豐實業今天的發展奠定了方向—他考察日本市場時發現,只要有座椅的地方基本都有舞臺機械,而舞臺機械的產能遠比座椅大,于是慢慢開始做起了舞臺機械的生意。
不過,這些都是相對獨立的生意。直到2002年,32歲的豐華成為大豐實業的總經理,他開始逐漸提出“系統集成供應商”的概念,用豐華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表述來詮釋就是“除了土建不做,里面的都可以做”。豐華告訴《環球企業家》,大豐實業目前可以實現舞臺機械、座椅和活動看臺的設計研發生產和安裝調試,而燈光音響產品主要以代理的形式向國外知名品牌采購,由大豐實業集成入工程。2003年度中國國內1000萬元以上的舞臺機械項目招標12個,大豐實業獲得了其中的9個,創造了中國舞臺機械行業中的最高中標記錄。
為了實現系統集成供應商的夢想,豐華徹底脫離了中國民營企業以價格取勝的傳統理念,選擇和全球頂級供應商合作,定位高端市場。這就使豐華難以避免面對高于同行的成本。“我們和供應商談成了最低的價格、最短交貨時間和最好的售后服務,”豐華說,“相當于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戰略合作的作用,在大豐實業接單2012年春晚舞臺項目時發揮的淋漓盡致。從2011年9月30日接到訂單,11月10日進場安裝調試,到12月10日全部完工,全部工程從設計到安裝調試完成,總耗時不過70多天。其中最為緊張的是,變頻器和電機都需要從德國采購,最快也要6周時間。大豐實業最終選擇讓供應商將其直接發貨到北京,在北京進行整合和安裝。
“這個市場比較專業,都是非標準化的產品,”豐華介紹說,“不可能一個舞臺,中央電視臺用,其他電視臺也用。”不同的客戶有不同的需求,這使得豐華必須選擇以銷定產的方式。這樣一來,對設計研發人員的要求就比較高,他們必須有能力根據客戶的要求去研發。但在國內,“具備這方面人才培養能力的只有甘肅工業大學,而且還是研究生方向。”嚴華鋒告訴《環球企業家》。
與豐華和他的大豐實業定居在余姚不同,嚴華鋒擔任院長的大豐舞臺設計院在杭州,正是這個設計院實現了2012年央視春晚舞臺的設計生產和安裝調試。豐華之所以將如此重要的機構設置在杭州,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這個2001年成立的設計部門最早在余姚,但那樣一個小城市,絕大多數的設計研發人員不愿意去。同樣的道理,豐華還在北京設立了大豐燈光音響設計院,以網羅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不過,如同中國絕大多數民營企業一樣,人才的缺乏仍然讓豐華很頭疼。在他的計劃里,大豐實業如今已經實現了系統集成供應商的夢想,接下來,建筑出身的豐華希望將大豐實業打造成“專業的文化設施投資建設商”,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豐華一直在尋找項目負責人—“不僅要懂安裝,懂財務,各方面都要懂,這方面的人才國內現成的不多”,豐華說。
挑戰不止于此。基于目前大豐實業在國內市場的領軍定位,豐華提出了“鞏固國內地位,擴展海外市場”的戰略,成立了臺灣大豐公司、歐洲大豐公司和美國大豐公司,為哈薩克斯坦國家大劇院、俄羅斯國家大劇院、印度德里劇院及斯里蘭卡國家藝術劇院等建設舞臺機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