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運用“麥克米倫缺口”理論、信息不對稱理論等對河南省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進行理論解釋,以在構建中原經濟區的大環境下,建立一個完善的、多層次的為中小企業服務的生態融資體系,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該省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中原經濟區;中小企業;融資;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673-291X(2012)14-0113-02
一、河南省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中小企業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有利于滿足社會需要,增加就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生存經營的規模屬于中小型的各種所有制和各種形式的企業[1,2]。近年來,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增強。
積極發展中小企業,對推動中原經濟區建設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目前,河南省中小企業總體上仍保持穩健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成本攀升、融資難、創新難等多重困境。中小企業的發展一直受制于資金的限制,融資難是我國乃至世界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特別是在中原經濟區建設的大環境下,這些問題表現得尤為嚴峻。為解決中小企業發展困境,溫家寶總理在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應從財政、貨幣、產業結構等多方面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使中小企業煥發更多活力。
二、河南省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理論解釋
(一)“麥克米倫缺口”解釋中小企業融資難
1931年,英國麥克米倫爵士在調研了英國金融體系和企業后,提交給英國政府一份《麥克米倫報告》,其中闡述了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資金缺口,即“資金供給方不愿意以中小企業提出的條件提供資金”,這是現代金融史上最早研究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科學理論[3]。
通過對河南省中小企業融資狀況的調查分析,可知中小企業因缺乏現代經營管理理念、規模和信用水平低、缺乏可供擔保抵押的財產、融資成本高等缺陷,造成金融機構不愿意以其提出的條件提供貸款。
(二)大多數中小企業存在“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的理論闡述也常被稱之為信息經濟學[4]。2001年,美國經濟學家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因“對不對稱信息市場理論做出的拓荒性貢獻”而共同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信息不對稱理論是指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掌握信息多的一方較掌握信息少的一方處于優勢。從當前中小企業的資信狀況和融資能力看,其融資活動中最主要是缺乏有效的經營信息,加劇了融資活動的信息不對稱程度。許多中小企業為業主所有,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代理成本,但易形成向信貸者轉嫁風險的沖動,加大了中小企業融資難度。
(三)金融環境發展不完善
在我國的融資格局中,企業融資的主要方式有銀行貸款和直接融資[5],而直接融資發展較緩慢,銀行貸款仍然是企業融資的首選。但是,處于主導地位的商業銀行追求高效益、低風險,不愿意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據不完全統計,中小企業貸款申請遭拒率達56%。而且,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發展較晚,直接融資所占比重較小且要求十分嚴格,對大多數的中小企業來說上市融資門檻過高。河南省雖已建立了各類中小企業擔保機構為其融資提供便利,但遠遠不能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
(四)缺乏政府政策扶持
目前,我國還未出臺一部完整的有關中小企業的法律,導致中小企業在法律和權利上不對等。許多發達國家都建立了中小企業特殊融資機制,如韓國的中小企業銀行、日本的中小企業融資庫等,這些機構一般由政府設立,并在不同程度上依靠政府資金來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而我國政府政策主要傾向于照顧大企業,中小企業從中得不到便利和優惠。
三、河南省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對策
(一)積極發展直接融資體系
積極發展直接融資體系,有利于彌補“麥克米倫缺口”,并改變河南省金融結構單一的局限性。
1.銀行是風險厭惡者,主要傾向于將款項貸給風險較低的大企業,而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則能吸引愿意承擔高風險的投資者,并對中小企業進行全面監控和約束,促進企業技術進步和改善經營管理。
2.商業銀行主要以盈利為目的,出于逃避風險的考慮,不會提供過多長期貸款,而中小企業存在著長期性資金缺口,這就意味著中小企業融資不能指望商業銀行,只可通過發行股票、債券等直接融資來解燃眉之急。
3.商業銀行的貸款期限通常在1年以內,迫使一些企業采取短期貸款多次周轉的方法,加大了企業的融資成本,而通過直接融資能解決這一矛盾。
(二)規范引導非正規金融體系的發展
通過銀行貸款等正規金融體系融資顯然是低效的,非正規金融體系仍是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依靠。截至2011年末,全國共有小貸公司4 282家,貸款余額3 915億元,有力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題[6]。因此,大力推進民間借貸、商業信用等融資形式,將成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重要措施。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提出的“讓小銀行解決小企業融資難”、“銀行擴大抵押質押范圍”、“發行中小企業集合債”等建議都值得借鑒。河南省中小企業數量多、貸款難,可以針對中小企業成立小銀行、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發揮民間借貸的積極作用,借助非正規金融的力量來緩解融資難。
(三)減輕中小企業稅費負擔
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深入,中小企業面臨著成本高、融資難及稅費重等問題,嚴重威脅著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全社會都應貢獻力量為中小企業的支招。2011年,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增值稅、營業稅改革已明確宣布,征稅點從5 000元提升到2萬元[7],這將大大減輕生產者的稅負,吸引各生產要素涌向實體經濟,增加中小企業持續發展的信心。河南省中小企業發展也面臨著稅費過重的問題,因此,應進一步通過降低各項稅率,減少中小企業成本,提高中小企業利潤和競爭力。
(四)規范發展信用擔保市場
目前,河南省社會信用體系不完善,嚴重影響了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因此,必須采取措施促進河南省信用擔保市場的健康發展。首先,應形成相關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法律文件來支撐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其次,應加大力度鼓勵和引導保險企業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大力發展信用保證保險業務。然后,建立專門為中小企業貸款提供信用擔保業務相關服務的信用保險基金。最后,在國家政策上支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增加信用擔保的力度。
(五)完善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扶持
目前,已出臺“提高增值稅和營業稅起征點”、“將中小企業的稅收優惠年限延長”等政策照顧中小企業,但是,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還遠遠不夠。
1.河南省政府應通過“政府直接優惠貸款”、“中小企業具有信貸機會均等”條款及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方式來切實提高其融資效率。
2.積極鼓勵設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基金和發展投資基金,專門用于中小企業的創建和發展,扶持和資助中小企業新產品開發、技術創新、人員培訓和開拓市場。
3.建立運作成本低、資金靈活、適合小企業的自身特點的國家政策性中小銀行,如美國的社區銀行、德國的儲蓄銀行等,通過信貸投向的傾斜、利率的優惠等手段支持中小企業。
四、研究展望
關于中小企業融資的研究,學術界傾向于將視角集中在城市中以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為主的中小企業上,而在不同程度上忽略了遍布縣域、數量上占據統治地位的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縣域中小企業,日后研究可以把縣域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作為研究對象,結合建設中原經濟區的大環境,探尋河南省縣域中小企業融資的對策。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2002年6月.
[2] 《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統計局,2003.
[3] 泰隆.小銀行如何巧解麥克米倫缺口[J].觀察與思考,2011,(4).
[4] George Akerlof.The Market for Lemon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3).
[5] 王書貞.基于“銀企博弈”視角的中小企業融資分析[J].南京大學學報,2007(6):132.
[6] 小微企業生存三難、建議盡快將新36條落實處.東方財富網,2012-03-08.
[7]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的
決定[Z].2011-11-01.
[責任編輯 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