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的經管類課程教學評價模式存在著評價標準單一化、內容單一化、主客體單一化以及結果單一化的弊端。基于PBGS教學模式的經管類課程教學評價的基本理念是“以學生發展為本”,應用結構性課堂教學評價與開放性課堂教學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模式,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創新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思想。
關鍵詞:PBGS;經管類課程;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F59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4-0279-02
作為商科院校主要教學內容的經管類課程,目前仍然大多采取大班授課形式,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模式,嚴重阻礙了學生創新、思考能力的發展。“基于項目的團隊學習(Project Based Group Study)”,簡稱PBGS,是把學習設置于復雜的有意義的項目中,通過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決實際的或真實性的問題,來學習隱涵于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并促進解決問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PBGS的本質是一種探究性、任務驅動式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模式,并強調團隊的作用。該模式可為經管類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良好的借鑒。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是否比傳統的教學方法更能提高教與學的效果,教師、學生家長和學校的管理人員如何知道教學工作已經圓滿完成,學生如何知道自己是否達到了學習目標,這些都需要有可靠的評價標準和科學的評價方法來衡量。PBGS教學方法的改革不僅為經管類專業課程的建設和師資隊伍水平的提高注入了活力,同時也給教師教學效果及學生學習質量評價機制帶來了新的改革機遇。
一、當前經管類專業課程教學評價模式的弊端
教學評價是指依據教學目標,根據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理論,對教學效果、教學任務完成情況以及學生學習的質量和發展水平作出科學的判定。當前,課堂教學是高校的經管專業普遍采用的教學基本組織形式,教學評價主要也是圍繞著課堂進行,評價的主要對象是教師,評價的內容也主要是圍繞教師的“教”展開的。在以“教”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評價體系中,評價方法一般是收集、整理和分析學習者的有關信息,用來證明教學的效果,并且以知識為核心,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傳統的評價標準對于發展學生的能力有相當的局限性,其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評價標準單一化
隱藏在傳統課堂教學評價后面的一個假設是,好的課堂教學是有統一不變的標準的,評價者可以運用這個不變的標準評價任何一節課。這種假設只看到了課堂教學的共性,而看不到課堂教學的個性。好的課堂教學并非具有完全相同的特征,優秀教師各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當我們用統一不變的結構性課堂評價量表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時,在一定程度上就會扼殺教師教學的創造性,限制教師獨特的教學風格的形成。
(二)評價內容單一化
課堂教學中,書本知識成了教學評價的唯一內容,教師對學生評價的主要內容是對教學基本知識的掌握,強調陳述性知識的回憶。即使對一些經管類操作性課程進行了操作性測試,也只是注意評價的結果,忽視評價過程,忽視對學生現代化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的形成過程的測試。這種評價對于促進學生發展是表面化的、膚淺的,容易導致學生忽視自身的全面發展。
(三)評價主客體單一化
目前,多數教學評價基本是教師評價學生和學生評價教師,是直線式評價,缺乏學生對學生、學生自我、教師自我的評價,沒有使評價成為學生和教師認識自我、發展自我、激勵自我的手段。教學本來是教師和學生雙主體的多邊活動,教學過程的展開應以教師和學生共同活動為載體。
(四)評價結果單一化
在傳統教學評價中,評價結果常常表現為抽象的分數或等級。評價者只需要統計評價量表,得出評價結論,不需要陳述理由或說明評價的理論依據;為教師提供的是“好”與“不好”的簡約化信息,并沒有關于為什么好、為什么不好以及如何改進的信息。這顯然不利于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方法的改進,不利于課程的完善。
二、基于PBGS教學模式經管類課程教學評價的核心理念
PBGS教學模式主要包括項目設立、項目展開、總結評價三個階段,教學過程則包括:設計項目—組織小組—小組項目立項—自主學習項目開展—合作交流—成果提交—總結點評幾個步驟。在經管類課程PBGS教學的思路上,首先是通過教師的講解把學生帶入經管類課程這個大環境中,然后再由教師逐步引領學生進入到本次項目的研究中。同時按照異質分組的方式將全班同學分成幾個小組來分別研究幾個主題,采取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方式進行。最后,通過全班的成果展示、交流與評價最終完成本課程的學習。
PBGS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方法的不同,就在于它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而不是傳統教學中強調的以教師講授為主,設計真實性任務,鼓勵自主探究,激發和支持學習者的高水平思維,鼓勵爭論,鼓勵對學習內容和過程的反思等。PBGS教學模式不再把教師掌握的現成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作為追求的目標,而是要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去尋找得到結果的途徑,從而最終獲得結果,并進行展示和自我評價。因此,PBGS教學模式教學評價的理念應該由“以知識為本”向“以學生發展為本”轉變。
要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這一基本理念,應在原有評價體系的基礎上突出以下幾個方面:(1)評價目標不僅是評價學生的知識、技能學習水平和教師的教學水平,而且要評價創新能力水平。(2)在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的評價方面,既要評價教師鼓勵學生探究、培養創新能力的課堂教學策略,又要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達成學習目標的水平。(3)應注意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所呈現的狀態,包括情緒狀態、注意狀態、參與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生成狀態等六個方面(趙波,2007)。情緒狀態方面,重點是能否自我調節和控制學習情緒;注意狀態方面,重點放在是否關注討論的主要問題,回答是否有針對性;參與狀態方面,重點放在是否主動地投入思考、發表自己看法并自覺地進行操作;交往狀態方面,重點放在是否主動與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決問題;思維狀態方面,重點放在是否敢于質疑,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見解是否有創意;生成狀態方面,重點放在是否全面完成學習目標,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是否得到增強等。
三、PBGS教學模式下經管類課程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思路
基于PBGS教學模式下經管類課程 “以學生發展為本”這一教學評價理念,結合PBGS教學模式的階段劃分及實施方法。筆者建議,以PBGS教學模式為主的經管類課程教學評價體系應將結構性課堂教學評價和開放性課堂教學評價進行有機的結合(南紀穩,2005),即一方面使用由詳細的評價項目、評價指標或評價標準和權重、等級、分數等構成的評價工具,同時配合使用開放性課堂教學評價量表,即只有少數幾個評價指標或題目,要求評價者在做出評價結論的同時描述被評者的行為特征,并說明判斷所依據的理論或價值取向。下面是筆者嘗試構思的一個半結構性的基于PBGS教學模式的經管類課程教學評價表(表1)。
表1 基于PBGS教學模式經管類課程教學評價表
“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評價模式從根本上轉變了經管類課程教學的模式,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創新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思想。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擔當工作團隊的各種角色,既能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使之能夠很好地和他人合作、向他人學習,并且可提高表達交流的能力,為將來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趙波,王凱.關于高校經濟管理專業教學評價模式的幾點思考[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2).
[2] 陳鵬.試論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評價體系的建構[J].宜春學院學報,2009,(2).
[3] 南紀穩.結構性課堂教學評價與開放性課堂教學評價探析[J].教育科學研究,2005,(2).[責任編輯 王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