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通過利用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CA指數)總體上分析了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歷年變動情況,然后通過利用貿易競爭力指數(TC指數)對我國各服務貿易項目進行深入分析。通過分析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我國服務貿易整體不具備競爭優勢,各服務貿易項目競爭力也有所差異,但多數服務項目在國際競爭中基本上處于劣勢地位,貿易逆差較大。
【關鍵詞】服務貿易 國際競爭力 RCA指數 TC指數
一、問題提出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隨著貿易自由度的不斷深化和國際分工向著縱深方向的發展以及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的發展,服務貿易在當今世界貿易中的重要地位日益顯現。服務業占各國GDP的比重也越來越高,目前服務業占全球經濟的比重約為60%左右,世界產業以及經濟發展的重心已經開始由制造業向服務業轉變。現如今,服務業已代替制造業,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同時,在過去的20年中,跨國公司的投資主題也已經由制造業投資為主的變為以服務業投資為主。1979年世界服務貿易的發展速度首次超過貨物貿易,這使得服務貿易一躍成為衡量一國貿易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也使得各國越來越更加的重視本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將服務貿易視為本國對外貿易發展的重中之重。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服務貿易顯示出了其“追趕效應”,服務貿易快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這對我國提升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擴大就業,推進經濟結構的調整,以及在減少能耗和污染等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同時我國的服務貿易無論是在總量、結構或是其他方面仍存在著許多的問題,為了促進我國服務貿易的進一步發展,搶占未來經濟發展的制高點,有必要對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的力歷年變動情況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從而對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狀況能有一個更加全新的認識。
二、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變動情況的分析
(一)顯示性優勢比較指數(RCA指數)
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簡稱RCA指數)。它是用來衡量一國的產品或者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最具有說服力的指標之一。它旨在定量地描述一個國家內部各個產業相對的出口表現。通過RCA指數我們可以判定一國的哪些產業更具有出口競爭力,從而為我們揭示了一國在國際貿易競爭中的相對比較優勢。所謂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是指一個國家的某種產品的出口值占該國出口總值的份額與該種產品的世界出口總值占所有產品的世界出口總值的份額的比率。它反映了一國某種產品在世界出口貿易中的競爭力強度以及生產的專業化水平。用公式表示為:
RCAij=■
RCAij表示i國第j種商品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CAij>0); X■表示i國的第j種商品的出口值(X■>0);X■表示i國的所有商品的出口值;X■表示世界第j種商品的出口總值;X■為世界所有商品的出口總值;
如果RCAij>2.5,則說明具有極強的競爭優勢;如果1.25 如表1所示,2003年到2010年我國服務貿易的RCA指數介于0.47~0.50之間,指數變化幅度不大,一直小于0.8,表明我國的服務貿易近年來在國際競爭中一直處于微弱的比較劣勢地位。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起點低,自身的競爭力不夠強。 基于此,我們不難發現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仍是十分薄弱,說明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之路仍然是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更加重視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努力提升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 (二)貿易競爭力指數(TC指數) 貿易競爭力指數(Trade Competitiveness,簡稱TC指數)。TC指數是用于對一國(地區)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進行分析時較常使用的測量指標之一,它表示一國進出口貿易的差額占其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常用于測定一國某一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即: TC指數=(出口額-進口額)/(出口額+進口額) 該指標作為一個與貿易總額的相對值,剔除了通貨膨脹、經濟膨脹等宏觀方面波動的影響,即無論進出口的絕對量是多少,它的變動幅度均在±l之間。指數值越接近0表示競爭力越接近于一個平均的水平;指數值越接近于l則表示其競爭力越大,等于l時表示該產業只出口不進口;指數值越接近于-l則表示競爭力越薄弱,等于-l表示該產業只進口不出口。 從總體上來看,我國服務貿易的貿易競爭力指數基本上一直小于0,自2004以后有略有一定的上升,表明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有所提高,但實際上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并沒有明顯的改善,這說明我國服務貿易雖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長速度,但是在國際競爭中仍處于劣勢地位。從服務貿易結構來看,各項服務貿易項目的競爭力仍然存在著較大差異,傳統勞動密集型服務行業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而新興的資本、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行業則普遍處于競爭的劣勢。 從表2可知,2003~2010年間,中國運輸業的TC指數大體上呈上升階段,并于2007年達到頂峰,但總體上指數一直為負數,說明我國該貿易的競爭力十分薄弱;旅游業的TC指數總體上呈下降趨勢,2008年之前具有競爭優勢,2008年之后TC指數小于0,說明目前我國的旅游行業具有競爭劣勢,競爭力比較弱;我國通訊服務貿易TC指數總體上波動起伏,近幾年緩慢增長。這說明我國該貿易由原先的競爭優勢變成競爭弱勢;我國的建筑服務業的TC指數在2003~2010年,TC>0,中國的建筑服務業具有競爭優勢;中國的保險服務業在2003~2010年間變化緩慢,且TC指數遠遠小于0,接近-1,說明中國的保險服務業具有競爭劣勢;中國的金融服務行業TC指數大體上小于0,在2005年達到高峰,說明中國的金融服務行業總體上具有競爭劣勢;計算機和信息服務行業的TC指數整體上呈上升趨勢,在2003年以后一直呈上升趨勢,具有競爭力,但TC指數仍未達到0.8;中國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行業的TC<0,且比較接近于-1,說明該項貿易的進口遠遠大于出口,不具有競爭優勢;咨詢行業的TC指數總體呈上升趨勢,2003~2006年TC<0,不具競爭優勢,而到了2007年TC>0,咨詢業出口大于進口,具有競爭優勢;廣告、宣傳行業的TC指數總體呈上升趨勢,在2005達到峰頂,之后開始下降,2008年又開始上升,TC>0,具有競爭優勢;電影、音像在2006~2008年間具有競爭優勢,而2003~2005,2009~2010年間,TC<0,說明該項貿易不具有競爭優勢;其他商業服務的TC>0,具有競爭優勢,2003~2008年呈下降趨勢, 2008~2010間又開始回升,說明該項貿易具有競爭優勢。中國別處未提及的政府服務TC指數,后除2006和2009年輕微突破0外,其他年份均小于0,說明該項貿易具有競爭劣勢。 三、結論與啟示 (一)結論 第一,從總體上看,我國的服務貿易的發展仍然相對滯后,中國服務貿易RCA指數一直小于0.8,國際競爭力較弱,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狀況與我國整體的經濟地位與發展速度不相符。 第二,從服務貿易結構來看,我國服務貿易主要集中于傳統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部門,運輸、建筑等傳統服務占服務貿易出口的主要地位;而金融、保險、咨詢和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等高附加值的資本、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貿易還比較落后,相對于全球發展水平,起步較低,水平不高,競爭力相對較弱。 (二)啟示 1.推進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產業升級以及結構優化。制定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戰略,打破行業上的壟斷,加快推進服務業市場化的進程和對外開放程度,以促進服務業產業結構升級;在服務業的商品結構上,首先充分發揮我國在勞動密集型服務行業上的競爭優勢,再分階段、有目的、有重點地發展更高層次的資本、技術等密集型新興服務產業,借此來實現我國服務貿易結構的優化。 2.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提高服務業對外開放水平。我國應當按照經濟發展的規劃和入世承諾,積極穩妥地擴大服務業開放,鼓勵引進國際上先進的服務和經營方式與理念。扶持出口導向型服務業發展,使其積極參與到國際競爭中,在競爭中去發展自己,擴大與別國的互利合作與共同發展。 3.加大對服務貿易發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對服務貿易的引導和支持,充分發揮我國服務業的比較優勢。首先,加強政府的積極引導;其次,在財政、金融、稅收等方面對服務業的發展給予一定的支持與優惠;再次,加強我國在對知識產權方面的保護;最后,建立政府之間的服務貿易合作機制。 參考文獻 [1]陳憲.國際服務貿易[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2. [2]呂世平.中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比較分析[J].國際貿易,2006(2). [3]張金昌.國際競爭力的理論與方法[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4]車立文.中國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國際比較[J].財經問題研究,2009(7). [5]武力超.中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現狀與提升對策分析[J].首都經貿大學學報,2008(1). [6]董小麟,董苑玫.中國服務貿易競爭力及服務業結構缺陷分析[J].國際經貿探索,2006(6). [7]Ramkishen,Rajan,Graham. Will Asian Economies Gain from Liberalizing Trade in Services,2002(6):1061—1079. [8]Kananga,A.K.“Service Sector in China After its Accession to the W T0 ”,International Studies,2005(42):229—345 [9]Marrewijk,J.Stibora and A.Vaal,“Services Tradability,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Economics,1996(63). [10]OECD.The Service Economy.OECD:Paris,2000. [11]Wood,P.“Knowledge-intensive Services and Urban Innovativeness”.Urban Studies,2002.39(5—6):993—1002. 作者簡介:楊蓮娜(1972-),女,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農產品貿易;陳輝(1987-),男,安徽六安人,安徽財經大學2010級國際貿易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