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云南省“一個創新、兩個建設”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華坪縣作為麗江市唯一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試點縣,2011年下半年以來按照“政府領導、人行推動、多方參與、共同受益”的總體要求,從華坪縣情出發,采取“四項”有效措施深入推進了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以下簡稱“試點工作”),通過開展信用農戶、信用村和信用鄉鎮的評定工作,推廣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支持農民擴大再生產,改善農民生活,提高農民信用意識,優化農村信用環境,促使試點工作成為支農惠農的民心工程。
一、立足調查研究,因地制宜,著力做好試點工作的頂層設計
華坪支行在2011年評定2166戶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的基礎上,通過走訪信用示范戶、農戶問卷調查以及召開試點工作推進會等方式,全面客觀地分析了轄區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有計劃地推進試點工作。2011年由華坪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開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華政辦發[2011]250號),明確總體要求、工作措施以及細化各鄉鎮和涉農銀行業金融機構工作任務,支行還創新性地制定了《華坪縣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創建管理辦法》。規劃用3年時間實現鄉鎮創建面100%,農戶信用信息采集建檔面達到95%,評定信用農戶占建檔農戶的比例不低于65%的目標;2012年計劃建立19630農戶信用檔案,評定9815信用農戶、22個信用村和3個信用鄉鎮。
二、立足組織領導,統一部署,著力把試點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按照“政府領導、人行推動、多方參與、共同受益”的總體要求,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整體聯動,增強做好試點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一是華坪支行主動向縣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匯報試點工作情況,爭取縣委政府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最大限度的支持。借助金融系統茶話會、縣委全會和金融工作會議等平臺,努力把試點工作放到政府工作的重要議程中去,推動地方政府將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納入政府年度考核,層層簽訂責任狀。二是建立縣、鄉鎮、村“梯級”組織架構,多層次廣覆蓋推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在縣級成立“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縣政府分管縣長任組長,縣政府辦、人民銀行負責人任副組長,財政局、農業局、林業局、團縣委、涉農銀行業金融機構等負責人為成員的試點領導小組,全面負責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試點的組織領導工作;在鄉鎮成立“農戶信用等級評價小組”,由各鄉(鎮)長任組長,轄區內的金融機構負責人為副組長,鄉(鎮)政府有關干部、信貸員、團干部、村委會負責人、農戶信用信息協管員等為小組成員,負責農戶信用信息檔案進行復核和復評。在村委會成立“農戶信息采集小組”,成員由鄉(鎮)駐村干部、村委會負責人、村民小組長、村會計、大學生村官、團干部、農戶信用信息協管員等組成,負責采集的農戶信用信息檔案和信用等級評價初評。三是華坪支行引導涉農銀行業金融機構要以村委會農戶信用檔案采集為重點,充分發揮鄉鎮村中黨工青婦的組織優勢和各涉農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專業優勢,不斷將試點工作引向深入。
三、立足健全機制,形成合力,著力推進試點工作長期性、可持續性發展
為確保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的持續發展,華坪支行更加注重建立和完善試點工作機制建設。一是建立聯絡員聯席會議制度。按期召開試點工作聯絡員聯席會議,相互溝通有關情況,研究試點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及時解決試點工作的難題,促進試點活動穩步有序開展。二是建立宣傳培訓制度。采用“宣傳+營銷+培訓+申請”模式,把試點工作與金融知識宣傳教育結合起來,與惠農卡營銷結合起來,與農戶信用信息系統的培訓和各鄉鎮的專業培訓結合起來,與信用農戶的申請結合起來,進一步整合資源,擴大試點工作的整體效果。三是建立信息交流制度。涉農銀行業金融機構實行月報制度,每月25日前報送試點工作開展情況;華坪支行定期或不定期刊發《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簡報》,簡報內容包括工作動態、工作完成情況、存在問題和工作建議等,通報、反饋和交流試點工作的進展情況。四是建立農戶回訪制度,深入農戶,不斷修正工作措施,提升服務質量。五是建立臺賬制度。對全縣農戶信用檔案采集、評定、授信等情況進行監測記錄,并動態控制工作進度。六是建立獎懲機制。向縣政府申請專項工作經費,制定考核獎勵實施細則,對工作成效顯著部門和個人進行考核獎勵,提高試點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立足改革創新,注重實效,著力在支農惠農上下功夫
農村信用體系試點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覆蓋面廣、涉及部門多、工作量大,特別是沒有現成的模式和經驗,需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不斷將試點工作引向深入。華坪支行作為牽頭部門,創新思路,積極主動,通力協作,力爭試點工作做到“三個確保”:一是以整合農戶信用信息為重點,建立農戶信用信息系統,確保銀行業共享農戶信用信息數據庫。由涉農銀行業金融機構錄入農戶信用信息檔案電子模板,人民銀行批量導入農戶信用信息系統,并進行審核和把關,再由系統自動評分評級。二是以農戶需求為導向,堅持專業化和市場化運作,建立“農戶+征信+貸款”模式,確保信用農戶獲得授信和貸款。涉農銀行業金融機構對信用等級高、具備償債能力的農戶發放小額信用貸款。三是以提高農村信用意識為目標,營造“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良好社會氛圍,確保農村信用環境有效改善,真正讓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成為一項支農惠農的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