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宏觀調控趨緊,銀行信貸規模縮小,加大了商戶、中小企業和廣大農戶從正規渠道融資的困難,在此情況下,民間借貸以其手續簡便、操作方式靈活的優勢悄然興起并呈不斷擴大的趨勢,發展勢頭不容小覷。2011年底,曲阜市政協曾就民間借貸問題組織人行、工商、地稅、經信局等部門進行調研,發現在曲阜市工商局注冊的表面上從事“投資理財咨詢”實質上從事民間借貸的公司已近50多家,沒有注冊、散布在各鄉鎮、村莊的民間借貸組織和個人數量不得而知。筆者以為,農村信用社應增強危機意識和競爭意識,積極應對民間借貸的挑戰。
一、民間借貸的迅速發展給農信社帶來的負面影響
民間借貸的迅速發展,對農村信用社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
一是加大了資金組織難度。民間借貸資金的主要來源是儲蓄存款,因其“利息”高而受到不少客戶的“青睞”,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農村信用社儲源,加大了農村信用社的資金組織難度。堅持“多存多貸、比例管理”信貸政策的農村信用社如果存款增長緩慢,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就會成為“無無米之炊”。
二是加大了貸款營銷難度。民間借貸憑借其手續簡便、方式靈活的優勢逐漸占據了信用社的信貸發展空間,分割了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市場,據了解,曲阜市目前民間貸款余額超過億元的已有3家,而遍布城鄉的民間借貸行為更是嚴重影響了鄉鎮農村信用社信貸工作的開展,在一步步地動搖著農村信用社的傳統陣地。
三是加大了貸款清收難度。一部分農戶、商戶和中小企業,在向民間借貸的同時,還同時向農村信用社借貸,由于人情關系、“高利貸”、民間借貸組織和人員清收不良貸款的非正常手段等原因,一旦因經營不善導致破產,他們往往是先還民間貸款,認為農村信用社的貸款是“公家”的錢,能拖就拖,甚至出現賴賬行為,把風險轉移給信用社,增加了農村信用社貸款清收難度。
二、面對民間借貸的應對措施
民間借貸在農村的發展勢頭,正在威脅著農村信用社的發展,農村信用社如果不能盡快改進自身服務水平,為農村地區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必然會促使民間借貸進一步發展。為此農村信用社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應對民間借貸的挑戰。
一是抓好規模擴大工程。規模就是效益,規模就是競爭力。在規模擴大上,農村信用社不僅要注重存、貸款總量的擴充,同樣要注重客戶群體的擴大。要將客戶群體的擴大作為規模擴大工程的切入點來抓,以客戶為中心,向客戶要規模。要充分發揮信用社點多面廣的獨特優勢,走進企業、走進商戶、走進農戶,重點落實好“一賬六清”,即:建立轄區客戶服務臺賬;清楚轄區的基本情況;清楚轄區有多少個企業;清楚轄區有多少個工商戶;清楚轄區有多少個干部、職工;清楚轄區有多少個農戶;清楚轄區有多少個打工人員。然后,盡最大努力將轄區的每一位客戶都吸引到農村信用社來,與民間借貸搶客戶、奪市場、爭份額。
二是加強“三大信用聯盟”建設。由于農戶、商戶和一些企業自我積累較低,且受貸款條件限制,長期以來,“貸款難”、“擔保難”問題較為突出,加上因部分農戶、商戶、中小企業不守信用,致使農信社存在懼貸、惜貸現象。通過開展以農戶信用聯盟、商戶信用聯盟、中小企業信用聯盟為中心內容的“三大聯盟”建設,可使聯盟內的成員享受到高效、快捷、便利、滿意的服務,不僅能有效解決長期困擾他們的貸款擔保難和資金短缺問題,激發他們的致富信心、創業激情,而且可使資金、技術、市場等在組織的領導下做到統一,能夠充分發揮規模效益和典型帶動作用,有利于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而信用社的經營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經濟效益得到顯著提高,信貸支農能力就會進一步增強,形成良性循環。農村信用社應根據縣情、鄉情、村情,在風險防優先的原則下,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將“三大信用聯盟”建設不斷完善、擴大,最大努力地將農戶、商戶和中小企業納入到“聯盟”之內,為他們量身定做適合他們的信貸產品,為存款增長、貸款營銷搭建平臺、奠定基礎。對暫時達不到組建信用聯盟條件的村莊,可通過組建大聯保體、小聯保體的形式進行集中評級授信,待培育成熟,符合組建聯盟條件時再通過信用聯盟的形式進行支持;對于商戶和中小企業客戶,暫時無法組建信用聯盟的,要通過土地房產抵押、存單或票據質押、重點優質企業擔保等方式進行支持,從而讓民間借貸失去客戶,沒有市場。
三是堅持靈活的利率方式。充分發揮農村信用社利率比民間借貸低的優勢,利用利率調節的杠桿作用,讓利不讓市場,吸引更多的中小企業、農戶、商戶,真正發揮農村信用社在支農服務中的主力軍作用。對優質的客戶和“聯盟”,要重點傾斜,對他們積極扶持、培育,使之成為農村信用社的黃金客戶、固定客戶。
四是積極推進服務創新。服務就是品牌,服務就是競爭力,是吸引客戶、應對民間借貸的最主要措施。要在服務創新上下功夫,真正通過創新服務理念,增強服務功能,增加服務品種,提高服務質量。要創新服務理念,就是通過整潔的環境、良好的形象,迎來每一位客戶;通過一聲問候、一句美言、一臉微笑,留住每一位客戶;通過高效服務、優質服務、文明服務,引來更多的客戶;通過一件小事、一點一滴、一言一行展示信合人的服務風貌和服務素質,樹立我們農村信用社“小窗口,大銀行”的服務品牌和服務風范。要創新服務質量,凡有客戶舉報或反映哪個單位、哪個員工服務態度惡劣、服務質量差的,都要從嚴予以處罰。不可否認,農村信用社的個別信貸人員缺乏法制觀念、廉潔意識,存在著吃拿卡要等不良行為,讓貸戶敬而遠之,為他們參與民間借貸創造了條件。為此,建議農村信用社注重加強客戶經理隊伍建設,使他們嚴于律己,合規操作,切實轉變工作作風,為“三農”服務好,為信用社創收好,不得讓客戶因服務不到位而另尋它門,不得因蠅頭小利敗壞農村信用社的資產、形象和聲譽。否則,要進行嚴格問責,嚴肅懲處。
五是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在民間借貸迅速發展的形勢下,農村信用社要聯合地方黨政,加大誠信宣傳力度,大力倡導誠信守約的良好風氣,極大地增強農民、商戶和中小企業的信用意識,讓“守信光榮,失信可恥”、“人人守信,共同致富”的觀念深入人心,戶戶爭當“信用戶”,村村爭當“信用村”。這樣,不但有利于農村信用社的業務發展和盡可能地滿足農戶、商戶、中小企業信貸資金需求,還可促進農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農村法制建設,激發廣大農民群眾潛在的傳統美德和文明底蘊,帶動村風民俗的根本轉變,讓農戶、商戶和中小企業遠離民間借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