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英語教學任重道遠,只通過教學簡單的教,效果不一定好。英語教學中有很多的教學技巧,能讓我們的工作事半功倍。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從興趣、自信、積極性、自主性等細節方面談論了如何使學生愛上英語,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 興趣 自信 積極性 自主性 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上好一節英語課,使自己的英語課堂有效,并能讓學生自覺地去學習這門課程,挖掘他們的英語學習潛力,課后主動地去鉆研。所以教師要好好備課,備好課并不是簡單地備知識,我們還要備學生,就是了解自己的學生。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教師要竭盡全力培養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信,積極性以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 培養學生的興趣
提升自己,make your class lively. 讓學生喜歡你的課,讓學生真正感覺到英語課不枯燥,在這一點上,我認為每一節課,老師和學生至少要有一次共鳴,有一個亮點。這需要教師自己要進行課前預設,我們要想想學生會對哪一方面的問題感興趣。而自己也要搜集相關資料。其次,作為教師,我們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升自己,盡量讓學生佩服你。不僅是在自己的學科領域,而是在其他方面也要不斷地學習充實自己,讓學生感覺到我們還沒有out,學生讀什么書,我們也要讀什么書,盡量拉近我們教師和學生的關系。用我們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感染學生。
教師要作好引導工作。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1)給學生自由的空間。每一節課都要留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去討論,討論學生看到的,聽到的,讀到的信息。比如說,教師建議讓學生讀21st century 或 Crazy English,老師得先讀,并在上課的時候或多或少講一下,讀的學生就能感覺自己讀了沒有白讀,還能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讀了很有成就感。(2)信任學生。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我們必須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相信學生,后進生可以成為優秀的學生,優秀的學生可以更優秀。(3)鼓勵學生。對孩子的不滿,苛刻或者批評有的時候會導致孩子破罐子破摔,不想學了。適當地鼓勵、肯定學生,會激發其無窮的動力。
2 培養學生的自信
一位哲人說得好:“誰擁有自信誰就成功了一半。
(1)通過提問培養學生的自信。教師提問上有技巧。給足學生面子。尤其是那些學習不太好的學生,他們本身就感覺自己這學科很弱,不敢回答老師的問題,害怕答錯。這時就需要老師的幫忙。老師在提問他們之前要觀察一下他們的面部表情看他們會的可能性有多大,并且提問的問題不要太難。如果學生答對了,我們要適時給予表揚。
(2)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揚。有時教師的表揚和信任真的能改變學生的一生。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心理效應——皮格瑪利翁效應說,贊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贊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社會支持,從而增強了自我價值,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并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以避免對方失望,從而維持這種社會支持的連續性。所以說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揚。表揚一下他們,并適時說出他們在老師心目中是多么的好,學生會向這個方向努力。
(3)建立合乎孩子的目標。我們給學生的目標要切合實際,一個連英語單詞都記不住的學生,你怎么能強求他去做改錯題,或者是完型填空。例如,我有一個學生不愿去做題,但是他背書背得特別快,所以我每天都讓他背一段英語,他很有積極性。而且經過半年的努力,成績進步很快。
(4)多元化評價體制。每一個學生的基礎不一樣,在聽說讀寫各個方面能力是不同的。所以評價機制,評價方法也應該不一樣。在英語這一科,我經常會根據學生平時的表現,記筆記情況,上課回答問題情況,作業,聽寫等各個方面來評價一個學生。而不是單一的考試成績。這樣有助于建立學生的自信。
3 培養學生的積極性
(1)找好切入點,每一個學生可能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也許他英語成績不好,但也許他擅長背誦,但是比較懶;也許他擅長做單選,但是閱讀不好;也許他每天都很認真,但是就是學不好。我們教師要找到學生的閃光點,培養他的積極性。比如說,某些學生很聰明,但是特別擅長暫時記憶,那么在課上我們可以給他們創造一些機會來發揮他們的長處,適時地加以表揚,可以大大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2)組織一些活動,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利用一些時間組織一些競賽,比如說,單詞比賽,閱讀比賽,完型比賽,或是作文比賽,發揮他們的長處,這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動力。我經常在講單詞的時候,會讓他們在短時間內記住一定數量的單詞,然后教師說漢語,學生說英語。或者反過來。每次學生背得都很快,也很積極。
(3)作業要由淺入深,不要太難。作業太難了,學生會有挫敗感,久而久之,積極性就沒了。記著我曾經有一個學生,剛高一就開始做高考題,當然完型閱讀有很多生詞,再加上自己理解能力稍微弱一些,漸漸的就沒有積極性了。作業一次留得不要太多,作業太多,學生很容易沒有耐性。而且學生容易養成不良的做作業習慣,比如抄襲,或不認真。
4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一旦有了自主學習能力,將會事半功倍。要相信學生的潛力是無窮的。
4.1 教師要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教會他們學習方法
提供給學生學的方法,猶如交給學生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意思是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要比掌握具體的知識顯得更為重要。科學的學習方法是一把開發人們智能的金鑰匙,也是學習取得成效的必要條件。素質教育要達到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教會學生學習。它要求學生不僅是學到什么,更重要的是學生怎樣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規律和方法,要“授之于魚”,更要“授之于漁”。
4.1.1 指導預習
(1)回答問題式預習。可以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單項選擇的練習。通常泛讀可以這樣做,讓學生對文章有基本的了解。朗讀是預習的最低的要求,也是最簡單的預習方式,因此它是使用得最多的方法,可以說是適用于各個年級、各類課型和各種教學路子的預習。在課文學習中,學生可以通過聽課文錄音大致了解課文的內容,增強語感。也可通過聽課文的改寫、縮寫和內容簡介等錄音。
(2)發現問題法。老師可以把新課中要求學生自己掌握的內容和與學新課有關的舊知識通過預習題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學生通過做預習題發現問題,并為上新課做好準備,教師通過對預習的檢查也可使課堂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尤其是復習課的預習更宜用這種方法,因為它本身就是一種較好的診斷性檢測手段。
(3)排除障礙法。教師將新課中具有一定難度的內容通過適當的提示和引導讓學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從而可以減少課堂講練和學生掌握運用的難度。比如,重點詞提示和找所給英文釋義的對應詞。雖然針對的是新課文中較難掌握的詞,但由于學生從詞匯表中已經知道了這些詞的詞性和漢語釋義,再加上題目要求的只是將含有這些詞的英語句子譯成漢語,要比讓學生用這些詞造句容易,學生做起來就不會有多大的困難,找英文釋義的對應詞也比用英語給單詞釋義容易。句型結構提示只要求學生將含有這個句型但基本不含生詞的句子譯成漢語。重新組織句子也只是要求學生用較為簡單的形式重新表達較難句子的意思。通過這種預習,課堂學習就會輕松、容易得多。
(4)找出相同句型。例如,在必修3第五單元 Canada- The True North學了同謂語從句,可以讓學生找出所有的同謂語從句,并試著分析句子成分,以及和定語從句的區別。
4.1.2 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于質疑問難
有的學生由于受知識年齡等限制;有的膽小不敢質疑問難;有的滿足于一知半解,不愿質疑問難,所以我們要創設條件,努力營造氛圍激發學生質疑問難,教師要善于靈活地向學生提出探索性問題。學生如果提出不一樣建議,教師要鼓勵,并盡力去回答學生,要支持學生創新思維。
4.2 提供討論交流的機會,培養交際能力
在教學中,經常設計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的環節,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比如說,英語知識比較瑣碎,需要不斷的復習,但是每次都是老師復習,學生不參與,效果不好。所以,每次到復習的內容時,我會交給學生來做,讓他們分組討論研究,詞的用法,句型的使用以及高考重點考什么。這樣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往和溝通,促進相互了解,促進不斷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同時對其他同學的思路進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斷,這也是一種合作學習,這種合作學習給每個學生提供了表現自己的機會,學生也很愿意參與。成功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激勵機制,給學生成功的體驗,強化和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學生就會在自主學習中不斷地追尋這種體驗。
總之,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去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興趣,挖掘他們的潛力。讓他們課后想去探索,去鉆研。學生開始自主地去學習,我們離成功就越來越近了。以上是我的一點教學感想,有不當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 陳錄生,馬劍俠.心理學教程.[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
[2]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