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管理學原理課程集理論和實踐于一體。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內容應定位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采用多元化的實踐教學方法,完善新的考核體系。本文重點介紹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管理學原理課程設計方案。
關鍵詞 工作過程導向 管理學原理 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作為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常開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管理學原理課程集理論和實踐于一體。檢驗學生是否學好了這門課程,不僅要看他們對于管理理論知識的掌握,更重要的看他們能否將所學運用到實際中去,并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有鑒于此,管理學原理課程的教學目標可定為:(1)學生能夠掌握管理學的基本思想、原理與方法;(2)學生逐步形成管理思維,將管理原理與方法運用到學習和工作實踐中,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并在管理實踐中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今后成為一名中、基層管理者打下堅實基礎。為達成以上教學目標,必須對原有的管理學原理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體系進行改革。實踐證明,采用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設計是一種好的改革思路。
1 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含義與課程設計思路
工作過程導向的職業教育理論產生于20世紀90年代的德國,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改革主張突破原有學科體系的框架,把典型工作任務作為工作過程知識的載體,并按照職業能力發展規律構建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從而建構理論與實踐結合的一體化的職業教育模式。①
具體到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管理學原理課程的教學設計,可以做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重組教學內容。打破傳統學科型課程以學科知識邏輯為主線、專業理論知識為主體的教學內容,針對實際工作任務需要,按照職業能力發展規律構建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二是改革教學方法。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方法設計要以學生為主體,由關注學生“學習什么”和“記住多少”轉向“怎么做”和“怎么做更好”,學生由消極被動的傾聽者轉向積極主動的探索者,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應以運用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等實踐性教學方法為主,學生積極性調動起來的同時,也獲得了各項管理技能。三是變革考核體系。將傳統的終結性考核變為過程性考核,學生最終成績由兩部分組成——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既考查學生對管理理論的掌握程度,又考核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職業素質情況。
2 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管理學原理課程設計
2.1 教學內容設計
在高職教育中,管理學原理課程著重培養中、基層管理者的綜合管理技能,而這些管理者的工作任務無外乎管理者的自我管理、決策(管理環境分析、計劃)—執行(組織、領導、溝通、激勵)—控制這幾大塊內容。因此,在管理學原理課程的內容重構中,應該打造“認知管理——管理實踐”的課程內容體系,并形成認知管理概述、認知管理理論、做好自我管理、決策、執行、控制這六個學習情境。通過教學內容的整合,課程變成了一個實際的管理業務流程,學生從認識管理和管理理論入手,從管理者的自我管理開始,一直到制定決策、有效執行、合理控制的整個過程都參與其中,在整個管理流程中增長見識,鍛煉能力,逐步形成管理思維,有效提高管理綜合素質。
2.2 教學方法設計
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管理學原理課程落實到具體教學,就要求教師采用多種有效的能夠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增強學生動手能力的教學方法。
2.2.1 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自哈佛大學推出,就受到廣為推崇和廣泛好評的一種常用的教學法。案例教學是指教師選擇能夠反映教材中某一重要原理的事件作為案例,以事件的典型性和真實性為基礎。讓學生親歷、體驗、模擬事物發生、發展的基本過程,感悟和思考一些道理。以各自的視角,從不同的層面,對案例做出判斷和決策。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②在案例教學中,學生一方面從教師的引導中增進對一些問題的認識,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從同學間的交流、討論中提高自己的判斷力和洞察力。案例教學法為學生將來的職業崗位設置了一個近乎真實的場景,大大縮短了教學與實踐之間的差距。
2.2.2 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指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在職業教育中,項目是指以生產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的任務。教師要學會找項目、改造項目,讓項目既“源”于真實,又“高”于真實;讓項目要有典型性、實用性、覆蓋性、趣味性、挑戰性,能實現能力遷移。項目教學法讓學生在完成項目的同時學會知識,掌握技能。
2.2.3 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法也稱集體創造性思考法,其實質就是召開一種特殊形式的小組會,使與會者毫無顧忌地提出各種想法,彼此激勵,相互啟發,引起聯想,導致創意設想的連鎖反應,產生眾多的創意。頭腦風暴教學法是教師引導學生就某一課題,自由地發表意見,在此過程中,倡導自由暢談、延遲評判、禁止批評、追求數量,鼓勵綜合與修改。
在職業教學實踐中,人們常常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傳授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能上,很少或根本沒有考慮到培養學生把合理的想象與現實相結合的能力以及發散思維的能力,這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是造成學生高分低能的重要原因。頭腦風暴法通過促進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以往教學在這方面的不足。
2.2.4 “視,聽,說”情景化教學法
“視”是讓學生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觀看管理案例視頻材料,如人物訪談、企業實地采訪、真實工作場景記錄、電影剪輯等;“聽”就是學生聽老師提出的問題,找準思考的方向;“說”是指師生共同討論,分析案例。通過視頻的觀看、思考、分析,學生不僅得到視覺的滿足,學習積極性提高,更重要的是,通過自己的討論和教師的總結,他們能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掌握知識,鍛煉能力。“視,聽,說”情景化教學使管理工作過程栩栩如生,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動力。③
2.3 考核體系設計
基于工作過程的管理學原理課程設計,還需改革考核體系,變“終結性考核”為“過程性考核”。在考核體系設計中,將考核分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這兩部分,平時成績包括考勤、課堂發言、作業完成、團隊合作等內容,讓學生感覺學習的過程就是“賺分”的過程;期末考試包括口試和筆試,口試事先準備好考試題,試題包括案例分析和主題演講,學生進行口頭闡述,它可以在短時間內考查學生的基本知識掌握程度、應變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筆試主要是閉卷考試,閉卷考試既考查學生對管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掌握程度,又考查學生運用基本理論和方法的能力。在課程期末考試中,綜合運用口試和筆試,能夠較全面地測試學生綜合管理素質的真實情況,引導學生靈活運用知識,以適應管理實踐的發展。
基金項目:本文為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院級課題“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管理學原理》課程設計研究”(編號:11YJ1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注釋
① 王瑩.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應用文寫作》精品課程建設[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0(1).
② 楊艷.管理學原理案例教學法探析[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07(6).
③ 楊鳳敏.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管理學基礎》課程設計[J].湖南中學物理·教育前沿,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