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論述了英語語感的定義,語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養良好的英語語感。良好的語感能明顯地提高英語學習質量,進而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 英語語感 英語學習 培養語感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我們要了解世界,世界要了解我們,而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所以掌握一門世界通用型的語言是必須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已把英語列入主要的課程中,重高、普高、職高更是重視英語教育,把英語課程作為重要且必學的基礎課程之一。所謂英語語感(English language sense)就是學習者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學生應著重培養良好的語感,英語語感是英語語言能力和英語交際能力的基礎,培養并獲得英語語感是英語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英語語感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好壞。
英語語感強的人對英語理解力強,聽別人說話抓得住要領,語言表達流暢得體,反應迅速,表現出來就是外語學習的高效率。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總結出,培養學生語感要從以下幾方面抓起。
1 培養學生運用英語思維的習慣
我們都知道,一個孩子在學習母語的過程中,總是先學會口語,然后再學習語言文字。在學習語言并表達自己意愿的時候并不懂得語言的語法規則,而是在語言、詞匯、句子中感受語言的實際意義,在實際交流中不斷掌握和鞏固母語。因此,我國的學齡兒童就不會在學習中文時有很大的語感困難了。但學習英語則不同,學生是在學習口語的同時學習語言、詞匯和語法,學習英語時缺少了語感,導致學起來比較吃力。在教學英語過程中應堅持“盡量使用英語,適當使用母語”的教學原則,以減少學生對母語的依賴性。老師從一走進教室就盡量不要說一句中國話,通過手勢、表情、音調、肢體語言等作為輔助手段,讓學生專心聽,然后學著說。這種方法對創設英語氛圍、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大有益處。筆者平時就會設計一些猜字游戲,先設想一個中文的成語或詞組,然后用英語來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要求學生們通過英語的意思來猜中文這個詞。在給學生解釋“全家福”時,筆者會對學生說a photo of your whole family,如果學生還是不明白什么是whole family,可以再詳細解釋,the whole family is your father,mother,sister,brother,and so on。又如講到“熱脹冷縮”時,會說when it’s hot it will turn big,and when it’s cold it will turn small,再加上一些手勢,學生就可通過聽覺和視覺來判斷這句話的意思,而不要需要依賴母語做詳細解釋了。
2 對于英語語感的學習, 還要強調英語的朗讀與背誦
理學家朱熹說過:“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讀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任何一種語言口語能力的形成都離不開語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輸入與積累。朗讀和背誦是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和英語成績的有效途徑,也是必經之路。許多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聽到的,看到的,與人交流的都是漢語。即使學了英語,也是“啞巴英語”,因為平時幾乎不說,更談不上運用。課堂上所學的英語句子除了早讀外,其他時間也很難運用,復習和鞏固。更何況現在大部分學生不會讀英語單詞,句子和課文,只會拼寫。這樣的語言環境及所帶來的后果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聽說訓練,也限制了學生口語能力的發展。
因此,筆者認為對每一位英語學習者來說,朗讀和背誦是必不可少的。朗讀和背誦能克服當前中國學生的“啞巴英語”的有效途徑。比如有一道填空題,你甚至不知道這個句子的具體意義,你卻能說出該填什么詞,這就是你的語感。語感強了,那么理解力就強了,語言表達就會流暢得體,表現出來的就是學習外語的高效率。學生在學習中盡量多讀多背,特別要注意語音語調、抑揚頓挫,讀出英語的韻味和感情來。學生平時經常背誦一些英語小詩、諺語、繞口令等。做到聽到一個詞,就可以馬上想到整句話,這樣,對語感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3 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提高英語語感
中西文化的差異體現在各個方面,學習一種語言必然要學習這種語言所代表的文化。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指出:中西文化是兩種根本不同類型的文化,屬于平行發展、互不沖突、各有偏重、各具特色的兩大文化系統。文化是一個社團成員所共有的由社會習得的一個統一的整體,是指受社會成員決定和制約的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文化不僅包括歷史背景、風俗習慣、地理環境、政治、經濟、法律、宗教信仰、價值觀念、行為規范等,還包括語言。語言是交際的工具,不了解交際對象的文化背景,勢必會產生歧義,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感。
比如一位外國友人參加一對年輕男女的婚禮時,很有禮貌地贊美新娘very beautiful,新郎聽了非常高興地代新娘說了聲:“哪里!哪里!”不料到,外國人摸摸腦袋,回答道:“頭發、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都漂亮!”這就是因為中西文化差異鬧出的笑話。在婚禮上,如果有人贊美新娘漂亮,中國新郎雖然非常高興,但嘴上卻會謙遜地說“你過獎了”,“哪里,哪里”等,而西方國家的人卻會很高興大方地接受贊美,并道謝說“thank you!”西方國家人不了解這“哪里!哪里!”是自謙,才只好說處處都漂亮,在了解中西文化差異后,我們在翻譯“哪里,哪里!”時就可以翻譯為“謝謝夸獎”了。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如果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不考慮到這些因素,很容易出現啼笑皆非的情況。平時,學生可以通過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活動,例如演講,舉行手抄報制作,將查閱所獲得的資料生動地展現出來,或以小品相聲等實踐形式來體現中西文化差異,加深學生對中西方文化的發展、演變的歷程以及文化差異的了解,對學生們學習英語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當然,英語語感的培養離不開濃郁的學習以及運用英語的氛圍,要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積極優化英語學習環境 ,通過英語報刊、英語廣播 、英語角、英語演講、英語競賽等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接觸英語的機會,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英語語感。
參考文獻
[1] 束定芳.現代外語教學——理論、方法與實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2] 何廣鏗.英語教學法基礎[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3] 陳二春.跨文化意識的培養與大學英語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4] 王曉軍,楊芳.如何在閱讀中培養語感[J].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校報,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