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在從利用蹬地的力量、還原意識、用身體重心控球、擊球控球區域、擊球點、打磨結合、擊球時間、板形調節和出球位置九方面論述了乒乓球拉球的技巧,在此基礎上分別探討了乒乓球正手拉球與反手拉球的訓練方法。
關鍵詞 拉球 技巧 訓練方法 乒乓球
中圖分類號:G846 文獻標識碼:A
1 乒乓球拉球技巧分析
理想的站位是拉球的基礎,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站位,就不能在最好的時機把握好擊球點出球。理想的站位應該是:兩腳與肩同寬或者稍寬,左腳稍微前,膝關節稍曲,挺胸收腹。身體放松,像彈簧一樣能隨時啟動!這個動作應該不是站死的,也就是說不同的來球都有一定的微調,最主要的是運用彈簧般的身體能夠調整擊打不同的來球。在練習好站位以后,再來具體分析乒乓球拉球的技巧。
一是利用蹬地的力量。優秀乒乓球運動員在拉球的時候左腳有個很大力量的蹬地動作,如果是木地板,我們甚至可以聽到蹬地產生很大的聲音,正因為如此他在啟動上就能充分地運用好腳步力量的傳導所需要原始力量,蹬地的力量越大我們產生到上身的力量肯定就越大。
二要有還原的意識。隨著乒乓球運動的不斷激烈化,球的來回逐步增多,運動員漸漸將技術提升到第四板、第五板甚至更多,這就要求運動員不管在平時的訓練和比賽中都要有充分的還原意識,在相持中能條件反射地快速還原。
三要學會用身體重心去控球。所謂身體控球,就是看來球的落點弧線的高低進行身體上的調節。來球高的,如果身體重心很低,會形成下打上發力體制,發力的方向不明確,不能把力量作用到想要的球的點上,還容易打到球的中部或者中下部,造成打到拍邊的情況增多,球出界的幾率增大。能打到球過去的弧線和速度也不夠,不能給對方造成威脅。來球低時如果身體重心太高,又難以制造出好的弧線,下網過多。在處理球的時候要看具體情況來進行調整,及時轉換重心。當來球低時,身體重心應該不要過高,便于制造合理的弧線;來球高時身體的重心應該相對高一些,便于壓弧線,這樣的球處理起來就很合理。
四要掌握擊球的控球區域。控球區域,就是球與球拍之間的距離,這個區域運用得好那么命中率就會相對提高。控球區域過大會在擊球時間上滯后,區域太小容易讓球頂住,發不出力量,更控制不好球。
五要掌握好最佳擊球點。當來球過網時就應該判斷好落點和旋轉來選擇相應的擊球點,這個是個很快速的應變過程。拉下旋球時的點可以是在球的中部,旋轉微弱的可以選擇球的中上部,不轉或者上旋的甚至可以選擇在球的頂部。這就需要運動員平常積累經驗,并熟悉各種來球的旋轉,以找點的意識去進行回擊。
六是打磨緊密結合,擊球前球拍基本與地面垂直,擊球前期是以打擊為主,擊球后期拍稍微前傾,利用手腕摩擦一下球,球拍順勢揮至頭部左前位置,就是左眼前30到40厘米。運動員的拉球要真正做到“打磨結合、又打又磨”。打磨所占的比例,以拉不轉球為例,當球落在本臺跳起的高度與網高度差不多時,打磨比例各占一半;當球高于球網時,擊打要大于摩擦;當球低于網高時,摩擦要大于擊打。
七要靈活掌握擊球時間。在拉球中如果步法到位準備充足,判斷很好,就可以選擇在上升前期就迎前擊球,給對方致命的一擊;如果步法也到位中性的球,也就是對方來球有一定的威脅時,可以選擇上升后期擊球;在帶對方的弧線球或者防守不是很主動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在最高點;而中臺、遠臺的對拉,通常是選擇在下降期。不能定死自己的擊球時間,要“看來球、看當時的情況、看對手”來進行靈活的處理。
八是板形的調節。拍形的調節也是根據來球來決定的,通常來球的上旋越強拍形就應該壓得越低,反之亦然。而如果越主動發力或者力量越大應該拍形就壓一點,因為力量抵消了對方的旋轉,此時不壓拍,會造成很多的球出界。
九是掌握好出球的位置。出球的位置應盡量在身體正右前方,這樣才能保持好最佳的落點和位置。
2 拉球的訓練方法
2.1 正手拉球訓練方法
多球的訓練方法。初學者可以先選擇上旋球進行訓練,供球者發球到訓練者的正手位,進行多球訓練,一個發一個訓練之后輪換。剛開始可以從正手直線定點拉開始,在訓練中仔細去體會拉球的技巧和基本技術,特別是還原。先拉斜線對斜線,幾天以后雙方供球的速度慢慢加快,力量也可以慢慢加大。再接著就可以要求拉斜線,拉直線了。掌握好線路之后,可以在中路進行過渡到側身,之后是跑點,可以是兩點來回拉,可以是三點,之后到不定點的全臺。當這些都熟悉了,正手就會練習得很好了。
多球單練的方法。每人一盤球進行訓練。一個防守一個進行拉,在多球訓練后,基本掌握好球性了,就可以進行帶有一點實戰性的訓練。從定點到多點到不定點,從速度慢到速度快,從力量小到力量大,進行輪換的訓練。隨著對手拉球水平的提高,防守人的防守能力也相對的在提高,所以訓練的時候兩個人都必須互相幫助,全身心地投入。
實戰性的訓練方法。訓練是在為比賽服務,所以必須結合實際來進行實戰性的訓練。在進行實戰性的訓練時最好不要要求對方給球給到指定位讓你去打去訓練,這樣就失去了實戰性訓練的目的。任何的定點多點有序訓練都是屬于加強基本功訓練的范疇,只有無序的應變訓練,才屬于實戰性的訓練。因為從這些無序的訓練中把供球者當作是比賽的對手,就要不停地去處理不在你估計內的球,不停地使用步法來打適合自己套路的球,這樣的訓練多了,在比賽中運動員的弧圈球才能真正地發揮出來。
2.2 反手拉球訓練方法
多球的訓練方法。讓教練、隊友幫助發反手位的上旋多球訓練,發球的速度可以根據訓練者的情況進行節奏、速度、力量上的控制,水平越高發球的速度就越快,所以掌握好發球的力量和落點以及節奏是非常重要的,發球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訓練者動作定型的差異。運動員也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剛開始時不宜過大地發力,主要是體會在反手位走球以后的連續和合理性。當運動員熟悉球性了,可以一個中線、一個底線來練習,因為在實際比賽中經常會碰到上前、退后的拉球。當運動員熟悉了反手以后,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反手轉正手,正手轉反手的結合技術訓練。
多球的對抗性訓練。這個訓練可以三個人一起進行,在訓練中各司其職,一個幫助發球、一個進行反手拉的訓練,另一個在對面也是進行反手撕、拉、帶反手位弧圈的技術訓練。不需要打回合,當兩個訓練者都有一定的基礎了,就可以進行下一板或者更多板的技術連續訓練和多球隊抗性的訓練。這樣的訓練也具有很強的實戰性。每個人都可以訓練得到反手的技術。
多球單練的方法。結合運動員平時比賽的發球特長進行自己的發球訓練,而訓練反手拉技術的運動員,就訓練自己的反手拉技術,想辦法自己去找點,想盡辦法把球拉起來。這樣的訓練不需要對方來發你那個落點、什么旋轉的球,都是靠自己去變,同樣是具有很強實戰性的訓練方法。
參考文獻
[1] 黃國堅.關于乒乓球多球訓練方法的探討[J].體育科技,199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