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市場上的很多圖畫書中,普遍存在著男女主人公人物比例不均衡,男性在能力及知識方面優于女性等的問題。圖畫書中的這些性別觀念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兒童,致使性別角色定型化。本文從表現、危害、措施三方面進行了論述,以期改變這種性別角色定型對兒童的不良影響。
關鍵詞 圖畫書 性別角色定型 危害 措施
中圖分類號:B844.2 文獻標識碼:A
兒童最早接觸的文學樣式之一是圖畫書,它帶給兒童樂趣,讓他們沉浸,讓他們愉悅。但是圖畫書的意義絕不僅于此,它還呈現出一種反映現實世界的模式,這里面既有積極的、有意義的模式;也有消極的,對人的發展不利的模式,比如,對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角色的定型化認識;對于男性優于女性,女性需要男性的保護的認識等,都經常出現在圖畫書中。這種不利的模式往往以潛在的、無意識的方式影響著兒童早期的性別角色認同。因此,必須對于圖畫書中的性別角色定型進行分析,以期能夠引導兒童形成正確的性別角色觀念。
1 圖畫書中關于幼兒性別角色定型的表現
傳統性別角色定型,期盼著男女扮演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行為方式,對男女應具備的心理特征和所從事的活動都有了比較固定的看法。
圖畫書中很普遍地反映了這種性別角色定型化取向。男女兩性在圖畫書中各有一套屬于自己的行為方式和人格特征,概括地說在智力上,男性優于女性,男性能夠解答兒童在求知上的疑難,而女性則是在生活上對兒童照顧;在社會分工上,男主外、女主內,男性在外面追求事業,女性從事家務和照顧孩子;從情感特征上,男性是剛毅,果斷、勇敢、富有創造性、主動的,女性是溫柔、脆弱、敏感、被動的。男孩和女孩的差別也表現在這些方面。這其實是反映了社會中司空見慣的性格角色定型化現象,下面結合書中的具體實例進行分析。
《安徒生童話全集》中性別角色定型就非常明顯。從這本書的人物比例上看,男孩明顯多于女孩。《安徒生童話全集》共157篇,無人物角色的童話87篇,有人物角色的童話70 篇。在70篇有人物角色的童話中,男主角47人,女主角23人,童話中男女主角之比高達2: 1,可見圖畫書在選擇主人公時,更傾向使用男性角色。
圖畫書在人物性格的詮釋上,將靈活、聰慧、堅強等優秀品質在男性角色上得到充分體現,如:《火絨盒》中的士兵,《小豬倌兒》中的王子等具備勇敢、機智的性格特征。而對女性角色的塑造,大多是以美麗、虛榮、心胸狹窄等來進行定位,如《小美人魚》中的小人魚公主、《野天鵝》中的公主,她們雖美麗的但性格柔弱,童話中的巫婆更是丑陋、貪婪的代名詞。
圖畫書在人物角色關系的描述上,往往男性是指示者,女性是執行者;男性是提議者,女性是響應者;男性是保護者,女性是被保護者,等等。例如《聰明的一休》里的小葉子;《藍精靈》里的藍妹妹,許多女孩都是站在男孩背后的。圖畫書里的“英雄男孩”數不勝數,如哪吒,沉香,阿拉丁等。而圖畫書里的“英雄女孩”恐怕只有花仙子了。從心理學角度思考,兒童時代是性別角色的形成時期,圖畫書若是一味向孩子灌輸“男孩勇敢,女孩柔弱”的性別角色定型觀念,對女孩們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對男孩也會造成非常大的心理壓力。
2 圖畫書中性別角色定型對幼兒的危害
2.1 影響幼兒的自由發展
在閱讀圖畫書時,幼兒更容易關注自己能否成為其中的人物,而忽略發展自身的潛質、才能和個性。在問一些孩子“你們長大了,想擁有什么樣的職業”男孩多數選擇警察或軍人,女孩子大多選擇教師。再問他們為什么這么選擇,大多數男孩說,圖畫書里警察叔叔和軍人抓壞蛋,很勇敢;女孩的回答則是女教師漂亮。可見,圖畫書中的角色定型帶著對兩性性別的刻板印象和偏見,影響和誤導著兒童的性別發展,使其在窄小的選擇空間里失去了更多的自由選擇機會,幼兒豐富的個性特點遭到了一定的抹殺,未來的自由發展也被打上了“引號”,這必然會影響到幼兒的未來生活。
2.2 影響女孩才能的發揮
圖畫書往往反映大量的傳統觀念,其中女性往往被定位于賢妻良母,不但能操持家務、照顧老人、養育小孩,還應兼有忍耐、任勞任怨的品質,這將影響到女孩以后的人生選擇。現代社會要求兒童發展富有個性,倡導男女平等,而這些無形中會影響到女孩聰明才智和創造性的發揮。
2.3 加重男孩的心理壓力和負擔
我們常常聽見小男孩在模仿圖畫書的人物時,發出沉重的嘆息:“哎,做男人真辛苦!”在這不經意的模仿中,體現了幼兒對成功男人的解讀,而這種經驗的直接來源是圖畫書等媒介作品對男性艱苦創業畫面的刻畫和對男性社會角色不自覺的規定。這種角色定型往往只承認男性堅強的一面,過度否認和壓抑其柔弱的一面,這種消極影響最終會影響幼兒的發展。
3 改變圖畫中性別角色定型對兒童不利影響的措施
很多圖畫書中反映了傳統的性別角色定型,但由于大多圖畫書是課外讀物,家長和教師對圖畫書所反映出來的一些無意識的意識形態傾向,根本就不會加以注意,甚至他們也有這種無意識的想法,這就將最終影響到兒童對性別角色的認識。所以應從幼兒園和家庭做起,重視圖畫書對幼兒性別角色定型的負面影響。
3.1 幼兒園教育
我們應在活動和學習中穿插關于性別角色的教育。在常規教育中滲透對圖畫書的客觀描述,讓他們正確地理解性別角色,而當圖畫書中呈現出性別角色偏見時,老師要結合生活中的具體實例跟兒童共同討論,一起形成對角色的正確認識,并讓他們通過現實的社會生活途徑建構起自我認同,不要過分拘泥于文本本身。而且,幼兒教師應以身作則,樹立正確的性別觀念,不應受男女之間有優劣之分的觀念所左右,應鼓勵幼兒尤其是女孩在真實生活中做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
3.2 家庭教育
家長應有意識地幫助幼兒選擇適宜的讀物,在與幼兒一起閱讀時應進行交流,問問他們喜歡圖畫書中哪些人物,為什么這么喜歡。對于其中的正面形象因予以肯定,而對于其中一些容易造成幼兒角色誤導的內容應及時提醒、糾正,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性別角色觀。這樣通過交流,不僅加深了親子感情,而且也促進了幼兒正確觀點和習慣的形成。此外在交流的過程中,應盡量避免把成人對角色的理解強加給幼兒,我們應尊重、理解兒童。
圖畫書是兒童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一種手段,這將會影響他們的自我認同和對世界的看法。因此,我們在和兒童一起閱讀圖畫書時,應根據當下的時代精神,用先進的思想去滋養今天的兒童,盡量避免那些陳腐的觀念對兒童造成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 Susan Engel.孩子說的故事:了解童年的趣事[M].臺北市:財團法人基金會,1998.
[2] 中華女子學前教育系.學前兒童發展與教育論集[A].王玉.圖畫書對性別角色定型的塑造[C].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15.
[3] 曹海峰.反傳統定型觀念——被忽視的教育盲區[J].甘肅社會科學,2004(4).
[4] 覃麗.談《安徒生童話全集》對兒童性別角色社會化的影響[J].長沙師范專科學校,2006(3).
[5] 李曉梅.媒介角色定型與幼兒性別角色社會化探微[J].山東教育,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