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怎么才能提高好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質量?首先,要提高原材料的質量。其次,科學的配置方法也是提高混凝土質量的有效途徑,對于工地實驗室的工作也要把好關,混凝土的試件合格,不代表結構物混凝土都合格,和易性是決定混凝土質量的主要因素,混凝土澆筑振搗過程是混凝土質量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最后,人的自我意識也很重要,各個部門協同工作,要注重提高混凝土的質量。如何有效的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本文從以下一些方面給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混凝土施工 質量控制 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7(a)-0059-01
民用住宅和辦公樓這些建筑的結構安全和防滲都是由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來承擔,所以混凝土的質量對于工程建筑的質量就不言而喻了,控制混凝土質量的難度在于混凝土施工的工藝水平、材料等等。
1 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混凝土強度受到水泥強度波動的影響,所以原材料的質量對于;施工工藝和混凝土質量具有很大的影響,各級石子超遜徑顆粒含量不同,就會改變混凝土的級配,對于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都會引起變化,特別是混凝土的水灰比。要想保障混凝土的質量,就需要平時注意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檢驗,對原材料的質量進行把關,保證使用的原材料都是符合各項指標的,骨料中所含的有害物質,如果超標就會妨礙水泥水化,減少混凝土強度,降低骨料與水泥石的粘結,與水泥的水化物產生化學反映,不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質量,粘土、淤泥超過一定的碎石和卵石的話,就會在混合的時候出現一層包裹層,不利于集料和水泥石的粘結,導致松散的顆粒出現,這樣需水量就會加大。用來拌制混凝土的水也需要注意,變質的沼澤水和海水作為原料的話,在混凝土表面會出現鹽霜,綜上所述,對于混凝土強度會有影響的因素包括含水率、含泥量和石子含粉量這三個方面,在制作混凝土時,要想提高混凝土的質量,除了時常的對其進行檢測,還應該要求質量控制人員對于混凝土的含量變化規(guī)律有所了解,制定出相應的對策。當砂石含量超標時要向生產部門反映,及時的進行篩選,制定方案保障混凝土的質量;含水過高的砂子要使用干炒法,常檢測其含水率,以調整混凝土配比中的水量與集料的含量比例;運用膠砂強度實驗來迅速的檢定水泥活性是否變異,根據檢測結果去調整混凝土的配比,務必讓水泥、砂子、石子的各方面指標都達到要求。
2 科學配制混凝土是保證質量的先決條件
2.1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換算
實驗室的配合比與實際施工時不同,實際施工時的各級骨料中都會含有超遜徑顆粒,而實驗室都沒有,所以施工的時候其含水量會超過飽和面干狀態(tài)。所以需要我們將實驗室的配合比換成施工配合比,這樣以實測的骨料超遜徑含量和砂石表面含水率來調配,這樣得到的結果更加接近實際情況。
2.2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調整
施工環(huán)境和條件與實驗室不一樣,所以在實驗室確定的混凝土配合比的和易性不一定適用于實際施工,在施工設備、運輸方式和時間等因素的改變后,混凝土塌落度也會跟著起變化。所以在平時正常施工的時候,需要調整混凝土含水率和用水量,使混凝土的和易性滿足現場要求(水灰比不變)。
2.3 混凝土配合比
為了讓工地施工的時候能夠順利的進行,混凝土的質量和指標達到工程的要求,需要在工程技術性能和施工工業(yè)要求上下功夫。
有時候按照平常的方法去配置混凝土,使其達到不同要求是比較困難的,例如將水工素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配制成3~5cm坍落度,塌落度為7~9cm且配筋率超過1%的鋼筋混凝土,將泵送施工應用到橋梁施工的箱梁中,其塌落度為10~14cm等等,所以在混凝土配置時加入不同類型的外加劑,以改善混凝土性能,增強強度,讓混凝土各項性能達標,運用科學的方法配置混凝土能夠起到優(yōu)化混凝土的作用,在施工中效果顯著。
配置樁用混凝土的時候,一般使用的步驟是,如果水泥用量為420kg/m3(水灰比為0.56),混凝土的強度能達到35MPa,可是其塌落度太大,和易性和均質性都不好,凝結時間就達不到緩凝超過10小時的超大型緩凝要求。所以在配置時參入一些減水劑可以優(yōu)化配合效果,如果假如1%的減水劑就能夠在配置水泥時將每立方米的水泥用量節(jié)約40kg,當塌落度在18~22里面作用時,它的和易性和均質性都比較合適,凝結時間也可以緩凝到10小時以上,這樣優(yōu)化后的混凝土各方面性能都有所提高,可以有效的解決在灌注樁混凝土時卡管和斷樁這樣的事故,保障施工的穩(wěn)步進行,并且混凝土的7d強度也比通常不摻外加劑配制的混凝土提高20%左右。
所以科學的配置方式,對于施工進度、質量等方面都有所提升,對于企業(yè)來說就提升了它的經濟效益。
3 和易性是決定混凝土質量的主要因素
混凝土的流動性、粘聚性、保水性這些性能的綜合評判標準就稱為和易性。如果和易性不好,混凝土會出現攪拌不開離析等現象,質量得不到保證。通常調配混凝土的時候都會選用低水量、塌落度低的,然后用振實工藝制作,以為這樣對質量有保障,其實存在誤區(qū),和易性好的混凝土比較適用于這樣的方法,和易性差就容易出現蜂窩和空洞,這樣對質量沒有提高,和易性好具有流動性好的特性,那么可塑性就高,用澆筑振實能很好的避免離析的發(fā)生,通過摻高效減水劑來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4 混凝土澆筑振搗過程是混凝土質量控制的主要環(huán)節(jié)
通常建筑混凝土的時候,因為沒有振實而出現的表面氣孔、蜂窩等現象通常都會比較注意,但是卻會忽略內部的氣孔和蜂窩現象,這樣對混凝土的質量就存在隱患,對于混凝土的結構同樣具有破壞效果。所以平時配置時要注意振搗是否充分,質檢員應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使混凝土振搗良好。
5 預防混凝土缺陷的發(fā)生是質量控制的重點
設計人員、監(jiān)理人員和施工人員的協同合作才能夠調配出高質量的混凝土,這樣對于混凝土工程是很有必要的。混凝土的好壞不僅僅表現在其外觀上,混凝土強度是否達標才是關鍵,如果強度不達標,那么監(jiān)理人員應該要求拆毀重新灌注。
在大體積混凝土中所產生的裂縫,大多數屬于溫度中裂縫,其中表面裂縫又占絕大多數,混凝土結構及構件產生裂縫是一種常見的質量通病,要進行事先控制,才能保證施工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