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材料直接影響建筑的外觀效果。主要表現在顏色質感和肌理效果所傳達的真實具體的感受。
關鍵詞:建筑材料 顏色 質感 立面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7(a)-0061-01
辦公建筑通常被認為是很理性化的建筑類型,它的設計取決于對功能、利用率和適應性的“客觀”要求,空間被看作是建筑的本質和靈魂。然而建筑卻是通過外觀立面來給人以最直觀的印象,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辦公建筑,沿城市的干道向城市四周展開,從中可以尋找出城市發展的文脈和軌跡。建立面也是建筑與城市對話的平臺,它不僅僅局限在建筑層面上,同時也應該滲透到整個城市空間中,以自己的語匯體現出建筑的表情和個性。
因此建筑立面裝飾材料的選擇和處理是建筑立面設計中十分重要的問題,它直接影響建筑的色彩、質感及整體形象。在具體的建筑設計中,建筑師常常通過材料和結構上的處理充分利用并顯露建筑材料的本質和特性來加強和豐富建筑的藝術表現力,使建筑技術與建筑藝術實現有機的結合。建筑師們嘗試各種材料,如磚、混凝土、石料、石頭、木材、金屬和玻璃,不管用什么材料,他們都在積極探尋使建筑和材料間產生特殊關系的建構方法,以使材料在限定建筑的同時又被建筑所顯示,從而讓兩者相得益彰。
1 建筑立面材質分類
1.1 承重材料作為立面材質
20世紀在美國意大利和日本大型建筑的立面出現了新粗野主義風格,主張建筑形式和色彩應該表現出材料和結構的本質,使外觀裸露,因而建筑立面采用了磚的基色和混凝土的灰色而不采用高彩度的色彩。
(1)磚。古老耐久的人造承重材料,色彩單純強烈,質感比未經磨光的石材更加平整細膩,砌體圖案既變化豐富,又規整精確,賦予建筑硬朗的質地與性格。
(2)混凝土。這種人工混合而成的材料是當今最普遍的承重結構材料之一。鋼筋混凝土自身也具有美的素質,它以堅硬的質地,突現了建筑造型的穩固堅實的美,又以自己那灰色的明度,顯示出自身驕傲的光芒,給人以平和友好的美感。決定混凝土色彩最主要的因素是水泥,決定混凝土質感形成與紋理表現的除了合成它的材料之外,更重要的則是澆筑它的模板制作。如欲充分利用混凝土的色彩,對水泥需要嚴格要求,對模板制作要經過精心設計與嚴密加工。在我國,由于建筑材料施工技術特別是審美意識的局限,可以說從未有過有意識地在建筑創作實踐中,發揮混凝土自身視覺效果的嘗試。在世界范圍內,清水混凝土的運用目前似乎也已過氣。如有條件有興趣有勇氣無疑應該將清水混凝土的運用繼續付諸實踐。
(3)鋼材。總是要覆蓋以各種涂層,防火材料,并被其他飾面材料所包裝。所以鋼材從不以自己的真實面目示人,人們看到的不是它的“身軀”,而是它的“衣飾”。
1.2 維護材料作為立面材質
(1)玻璃。玻璃是維護結構材料中的重要類別,甚至是最重要的,當采用隱框玻璃幕墻時,建筑外觀上可以說是除了玻璃別無其他。玻璃的表面特性不一,色彩種類極多,各有其適合的應用范圍,設計中如果選擇不當,定會損害建筑美學效果。玻璃技術賦予建筑的五光十色的滑柔透亮的質地,寫字樓的玻璃幕墻映照藍天白云和周圍建筑,往往虛化自身的高大體量并融入環境。中央電視臺新樓幕墻由兩種不同角度透明的玻璃形成景隨步移的閃爍反光,并可以構成表現媒體豐富多彩的標識圖案,玻璃后面還可以看出按結構應力分布的鋼構件形成的疏密有致的圖案。
(2)金屬材料。金屬板材種類繁多,包括鋁板、鋁合金板、鎂鋁曲板、彩色鍍鋅鋼板等,它們的顏色多種多樣,要精心優選和配合,取得綜合的色彩效果。對金屬板材還可以進一步加工處理,比如軋花或穿孔,可在色彩與質感的基礎上增添紋理圖案的效果。國外建筑上往往還會用到許多特殊的板材,具有與眾不同的美學效果。
1.3 裝飾材料作為立面材質
建筑外墻裝飾材料浩如煙海,品種繁多,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裝飾作用保護建筑結構和改善結構功能。
(1)天然石材飾面。建筑裝飾用天然石材主要有大理石和花崗石兩類。大理石比較容易受到酸雨以及空氣中的酸性氧化物遇水形成的酸類侵蝕,從而失去表面光澤,甚至出現斑點等現象,因此不宜用作室外裝飾。花崗石強度高,吸水率小,耐酸性耐磨性及耐久性好,常用于室內外的墻面及地面,給人以嚴肅、有力、整潔之感。眾多銀行大廈的外立面裝飾材料都選用了厚重堅實的花崗石,顯示出金融機構的巨大財富和牢靠信用。
(2)面磚。是長期普遍使用的飾面材料,根據顏色質地的差異表現不同的建筑風格。
(3)涂料。是較晚興起的墻面裝飾材料,有寬廣的色譜可供選擇,表面特性亦有多種變化,可以適應各種不同要求。與此同時,涂料的質量與價格也差別極大,劣質涂料很容易色澤不均,褪色脫落,觀感不良
(4)區域性地方性材料。如果用于建筑裝修飾面,多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使用起來,便會具有獨特的美學效果,并使建筑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有時建筑師突發奇想,創造性地運用某種非常材料,只要用法得當,觀感更能出奇制勝。
2 建筑材質選擇原則
建筑材料對建筑外觀效果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顏色質感和肌理效果所傳達的真實具體的感受。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新材料正不斷出現,我們在選擇材質的時候一定要首先考慮建筑的整體風格,掌握質感和顏色的表現力以及不同材料在構造環境氣氛中的不同特性。
2.1 材料的質感選擇
質感是人們對建筑材料外觀質地的一種感覺。一般說來,各種材料的結構組織不同,其質感也不同,它包括的內容很多,如材料表面粗糙或細膩的程度;材料本身的文理與花樣;材料的堅實與松軟;材料的光滑、透明性、光亮與昏暗;花紋的清晰與模糊;顏色的深淺等。材料的質地不同,給人們以不同的感覺,如有的顯得華貴,有的顯得典雅,有的顯得粗獷,有的顯得莊重。堅硬而又光華的材料(鏡面花崗石)有嚴肅、有力、整潔之感;保持自然本色的材料(木材)則給人以清新、親切、淳樸之感等。如此等等,在于建筑師明知的創造性的選擇和運用。
2.2 材料的顏色選擇
(1)建筑物的色彩首先應利用建筑材料的本色,這是一種最經濟、最合理、最方便、最可靠的來源。充分利用建筑材料本身固有的色彩及表面特性,構成符合美學規律的建筑形象,體現建筑的表情與個性才是一種理想的創作方式。
(2)符合現代意識。建筑立面的色彩處理要符合現代建筑風格,滿足精神文明的要求。
(3)配合周圍環境色彩。建筑立面色彩應與周圍環境的色彩有機地融合起來,不應出現孤立,更不要對環境色彩起破壞作用。
(4)要考慮建筑本身特點,如建筑的類型功能性格規模形式朝向及內外之間的聯系。
3 結語
根據國內外資料分析及創作經驗,,涂在建筑物上許多鮮艷色彩漂亮的顏色不過是過眼云煙,充分利用建筑材料本身固有的色彩及表面特性,構成符合美學規律的建筑形象,體現建筑的表情與個性才是一種理想的創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