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縣位于長江中下游,氣候溫和,雨水適中,水庫大壩多為粘土或粉質粘土、壤土,氣候和土質均適宜土棲白蟻的生存和繁殖。由于大壩蟻患存在,嚴重危害大壩防洪安全。
關鍵詞:小型水庫 防治措施 白蟻
中圖分類號:TV69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7(a)-0111-01
1 白蟻危害情況
來安縣為我國白蟻危害重災區,現已查明我縣分布著十余種散白蟻、兩種土棲白蟻。危害大壩的白蟻主要為土棲白蟻中黑翅土白蟻和鹵土白蟻,該兩種白蟻在大壩內筑巢距壩面最深可達3.0m,加高培厚水庫巢體更深。主巢最大直徑達2.0m左右,主巢周圍分布數十個,甚至上百個副巢,主巢與副巢之間有蟻道相連。蟻道四通八達,有平行壩體,有橫穿壩身,蟻道直徑最大的有70~80mm。白蟻通過蟻道到背水坡取食,到迎水坡取水取食,形成貫穿上下游的通道,造成壩身滲水、漏水、沉陷、塌坡和掉天洞等隱患和險情,遇到特大洪水時,導致潰壩。
2007年開始病險水庫加固,來安縣水利局組織人員普查全縣中小型水庫白蟻危害。通過普查全縣106座水庫土壩有白蟻危害的為82座,占77%以上,我縣水庫大壩的蟻害較為嚴重。
2 防治措施
2.1 物理防治
挖巢滅治,因為蟻巢是白蟻生活的大本營及繁殖中心,挖出蟻巢并捉住蟻王和蟻后,即能徹底根除一窩白蟻,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2.2 化學防治
常用的有毒土灌漿、毒水沙注、毒氣熏殺、毒土層、毒土溝、毒土心墻等等。
1)毒土灌漿法優點是毒殺白蟻,摧毀白蟻巢體的同時將蟻道封堵,但是毒土灌漿法也有著很明顯的缺點,壯年白蟻有非常強的堵道能力,毒土灌漿壯年白蟻巢處理作用不大,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毒土灌漿法一般不單獨進行。
水庫加固采用粘土灌漿防滲和多頭小直徑水泥土深層攪拌樁防滲墻防滲時可以采用,在漿液里加藥形成一道從下到上的毒土防滲墻,這樣既節約費用又達到防治白蟻目的。
2)毒水沙注法滅殺白蟻效果不如毒土灌漿,但能在大壩土壤表層形成防蟻毒土層,使紛飛的外白蟻不能進入壩體,施工布孔要密,費工費時,破壞大壩草皮護坡。
3)毒氣熏殺法必須要找到主蟻道,技術含量高,安全系數小;誘殺法滅白蟻是常用方法,即方便,效果好,又經濟,但要求誘殺持續時間長,一般水庫除險加固前期就要進行。
4)毒土層、毒土溝、毒土心墻法主要作用是大壩白蟻預防,毒土層結合背水坡土方加培進行。毒土溝施工工程量小,能阻礙周圍環境白蟻通過取食擴散到大壩上。毒土心墻結合大壩做防滲墻,在做防滲墻時帶白蟻防治藥品,阻止白蟻穿壩,防白蟻效果好。
3 水庫白蟻防治措施設計
3.1 藥物選擇
氟蟲胺英文名稱:sulfluramid,分子式:CF3(CF2)7S02NHCH2CH3,該產品為無色晶體。熔點96℃。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可用作殺滅蟑螂(蜚蠊)、白蟻等有害昆蟲的殺蟲藥原藥,它是近年來新型的慢性胃毒型殺蟲劑,在餌料中只需加入極小的量就可有效發揮毒殺效果。該產品是銀白色的片狀晶體,該氟蟲胺(藥用級)即N_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的有效含量在98%以上。用它粉劑可直接噴殺白蟻,也可配制成誘餌包,誘殺白蟻。
吡蟲啉英文名稱imidaclolrid,分子式:C9H10CLN502,化學名稱是1-(6-氯吡啶-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亞咪唑烷——基胺。理化性質:無色晶體,有微弱氣味,ph值l5~11穩定。依據水庫白蟻防治的特點和環保等方面因素,毒土層、毒土溝用藥常選擇10%吡蟲啉,該藥是全國白蟻防治專業委員會推薦使用藥物,具有廣譜、高效、低毒、低殘留,害蟲不易產生抗性,對人、畜、植物和天敵安全等特點,對水庫下游魚塘無危害。并有觸殺、胃毒和內吸等多重作用。害蟲接觸藥劑后,中樞神經正常傳導受阻,使其麻痹死亡;還由于吡蟲啉有強烈的吸附作用,能與土壤中有機物緊密結合,且不易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對白蟻毒殺效果持續時間長。此方法能保證在整個壩面上形成均勻有效防蟻毒土層阻止環境中白蟻在紛飛季節飛落到壩面上另立新巢。
3.2 防治方案設計
白蟻防治常用施工用料為氟蟲胺粉劑,誘餌包,10%吡蟲啉、水等;設計參數:毒土層,含藥量75g/m(10%吡蟲啉懸浮劑),藥物配制濃度5%(質量比),土層厚度3cm;毒土溝:含藥量1.2kg/m(10%吡蟲啉懸浮劑),藥物配制濃度5%(質量比),尺寸1.0m×l.5m(寬×深);誘餌包,含藥量5%(每包),投放密度為1包/10cm,每年投放4次。
3.3 施工步驟
針對水庫白蟻危害情況,結合水庫大壩除險加固工程,施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大壩普查滅治階段;第二階段為大壩白蟻根治預防階段;第三階段為大壩白蟻復檢及環境白蟻滅治階段。
3.4 施工方法
在背水坡土方加培前,開挖一道深1.5m,寬1.0m的防蟻毒土溝,開挖高程在興利水位以上,開挖好后將壩體內的原有白蟻巢全部清除。然后用10%吡蟲林懸浮劑以每米0.75kg的用量,噴灑一層回填夯實一層,形成一道毒土墻有效阻止大壩環境中白蟻通過取食進入壩體,貫穿壩體。在大壩白蟻防治工程五年保質期內,每年分2次對大壩進行白蟻復檢,發現白蟻及時滅殺。同時對大壩圍邊50m范圍內辦公區和生活區進行白蟻滅殺,環境滅殺年限為2年。
3.5 施工注意事項
滅治階段時認真細致檢查白蟻活動情況,噴粉滅殺時藥粉要多點少施,投放誘餌包時要選擇天氣,并用防雨物品覆蓋。防蟻毒土層施工時,應選晴好天氣,壩面表層土壤干燥,噴藥后應及時鋪蓋草坪,防止遇到陰雨天氣,藥物隨水流失。防蟻毒土溝施工時,在毒土溝兩側腰充量噴藥,再每隔50cm噴灑一層,層層噴藥,層層壓實。
3.6 施工安全防護
工程施工中必須遵守安全法規和規程。施工人員必須熟悉藥品施工規程,并按照施工方案認真施工。工程施工時,施工人員必須穿戴工作服、安全帽、防毒器具,穿戴不整齊的不準許進入施工現場。必須在工地設立有毒警告標志,確保當地群眾禽畜安全。工程施工時,必須做好保護環境工作:(1)保護水源,不準許向水源、溝渠等水體噴灑藥物;(2)裝藥容器、手套、口罩等使用后必須回收,安全處置。施工藥品、工具、器械必須專人保管,管理時,應對所有物品分類保管、安全存儲。
4 結語
白蟻危害是小型病險水庫加固中病險情況之一,土棲白蟻穿壩現象長期以來困擾著水利工程的安全,威脅著水庫下游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是防汛搶險的心腹大患,根據每座水庫加固措施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以求有效的、低成本的防治白蟻。
參考文獻
[1]黃復生.白蟻及其綜合治理.金盾出版社,2010.4
[2]李棟.堤壩白蟻.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3]蕪湖市白蟻防治研究所.白蟻防治知識[R].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