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學中如何拓展幼兒教材空間?筆者認為:創設情境,兒歌導入;激趣活動,突破重點;角色表演,深化主題……
關鍵詞:創設 情境 拓展 幼兒教材 空間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7(a)-0176-01
《和長輩在一起》是幼兒班教科書(教育科學出版社)《我能做什么》(春季)的第三個主題——多為別人想一想。本課主要教育幼兒尊敬長輩、孝敬父母、關心他人及養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培養幼兒的孝心,使之做一名孝敬長輩的好孩子。
【教學實錄】
1 創設情境,兒歌導入
師:你們聽過兒歌《我的好媽媽》嗎?會唱的小朋友跟著錄音機一起唱,不會唱的仔細聽。兒歌中的小女孩做了什么?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教師播放兒歌《我的好媽媽》,幼兒欣賞。
師:兒歌中的小女孩做了什么?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幼1:媽媽下班回到家,小女孩請媽媽喝茶。她是一個心疼媽媽的孩子。
幼2:小女孩請媽媽坐下。她是一個關心媽媽的好孩子。
幼3:小女孩親親媽媽。她是一個愛媽媽的好寶寶。
師:(小結)小女孩在家里為媽媽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是個孝敬媽媽的好寶寶。
師:我們書上也有個好寶寶,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又做了什么?(教師板書課題)
【從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注重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貼近幼兒生活實際,能很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2 激趣活動,突破重點
師:跟著老師一起讀兩遍課題:和長輩在一起……小朋友,什么是長輩?在家里哪些人是我們的長輩?
幼:(略)
師:(出示一張全家照片)長輩是比我們年紀大、輩分大的人,有老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叔叔、阿姨、舅舅……現在請小朋友認真看一看書上的圖片,這個寶寶在做什么?和同桌討論圖片中的寶寶是不是關心長輩、孝敬長輩的好寶寶?為什么?
師:(指圖提問)寶寶在做什么?
幼:給奶奶端茶水。
師:寶寶是不是關心長輩、孝敬長輩?為什么?
幼1:是。奶奶老了,我們要幫助她。
幼2:爺爺、奶奶身體不好,需要我們幫助。
師:(指圖提問)寶寶在做什么?
幼:幫媽媽洗碗。
師:寶寶是不是關心長輩、孝敬長輩?為什么?
幼:是。媽媽上班勞動了一整天,很辛苦。
師:(小結)為長輩做我們能夠做到的事,那就是關心長輩、孝敬長輩了。(指圖提問)寶寶在做什么?
幼:打掃衛生。
師:寶寶是不是關心長輩、孝敬長輩?為什么?
幼: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就可以少做一點事,可以多休息了。
師:(指圖提問)寶寶在做什么?
幼:自己收拾玩具。
師:寶寶是不是關心長輩、孝敬長輩?為什么?
幼1:是。自己的事應該自己做。
幼2: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就可以少做一點事,可以多休息了。
師:寶寶關心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自己的事自己做,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開心嗎?
幼:開心。
師:為什么開心?
幼1:我們和長輩在一起,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還為長輩做我們能做的事呢!
幼2:我們愛勞動,爸爸媽媽高興。
幼3:我們孝敬長輩,能替長輩想一想。
師:為什么我們要關心長輩、孝敬長輩?
幼1:爸爸、媽媽上班勞動了一整天,很辛苦。
幼2:爺爺、奶奶老了,我們要幫助他們。
幼3:爺爺、奶奶身體不好,需要我們幫助。
師:小朋友說得都很好,能不能做得更好?
幼:能!
師:小朋友,你在家里做了哪些關心長輩、孝敬長輩的事?
幼1:洗碗、掃地、洗毛巾和襪子。
幼2:整理自己的小書包。
幼3:給爺爺奶奶捶背、唱歌給爺爺奶奶聽。
……
師:小朋友做這些事時,開心嗎?
幼:開心。
師:為什么開心?
幼1:因為爸爸媽媽高興了。
幼2:爺爺奶奶說我越來越能干了。
……
師:請小朋友說一說:長輩生病時,你應該為他們做些什么?
幼:(略)
師:(小結)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把我們帶大,很辛苦,我們要孝敬他們。爸爸媽媽上班很辛苦,爺爺奶奶老了不容易,我們要多為他們想一想,多為他們做點事,自己的事自己做,做個熱愛勞動的好寶寶。
【聯系生活創設情境,根據教材和幼兒的特點,精心設計了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孩子在活動中有話可說,有事可做,有感可發,實現教學的主體化、優質化,也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p>
3 角色表演,深化主題
師:老師這里有一首好聽的歌曲,小朋友想不想聽?
播放歌曲錄音《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幼兒傾聽。
師:這首歌曲講了誰和誰的故事?
幼:爺爺奶奶和寶寶的故事。
師:寶寶對爺爺奶奶說了什么?我們再聽一遍,一邊聽一邊用動作表現出來。
幼:(略)
師:寶寶是怎樣關心爺爺奶奶的?我們再聽一遍,也一邊聽一邊用動作表現出來。
幼:(略)
師:小朋友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誰演爺爺奶奶、誰演寶寶。老師現在是老奶奶,誰來演好寶寶?(音樂起,師生同演)
師:爺爺奶奶們,寶寶敲背、捶腿舒服嗎?
幼:舒服
師:我們應該怎么說呀?
幼:謝謝寶寶!
師:(小結)這節課學習了和長輩在一起時,我們要關心長輩、孝敬長輩,應該幫父母、幫家長做很多的事情,還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僅要做個孝敬長輩的好寶寶,還要做個熱愛勞動的好寶寶。老師現在要布置作業了:請小朋友在家里每天做一件孝敬長輩的事。好寶寶們,能做到嗎?
幼:能!
【分角色隨兒歌表演的活動拉近了師生的距離,激發了幼兒大膽表現欲望,既鍛煉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又培養了合作精神;把作業設計為實踐活動,把所學所得落到實處】。
【教后感悟】
“百善孝為先”,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家里能養成孝敬父母、長輩的好習慣,到社會中才有可能做到關心他人,也才有可能做到對國家的忠誠。現在的幼兒大多是獨生子女,只知受長輩的愛,而不知去愛長輩。因此,我們千萬不能忽視從小培養他們尊敬長者、孝敬父母的好習慣。本節課符合幼兒的實際及其現實需要,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又有利于兒童長遠發展,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在課堂活動中,幼兒對孝敬長輩行為的認識雖然稚嫩,但在聽一聽、看一看、說一說、評一評、演一演的活動中,卻是實實在在地發自內心,因為這種認識來源于他們的親身體驗,也給這些稚嫩的心靈直接的觸動,從而避免了簡單的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