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根據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學科性特色館藏、地方性特色館藏、以及特色館藏數字化等建議,從而為學校教學、科研需求提供更好的文獻資源服務。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特色館藏
中圖分類:G2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7(a)-0215-01
特色是指一個事物或一種事物顯著區別于其他事物的風格、形式,是由事物賴以產生和發展的特定的具體的環境因素所決定的,是其所屬事物獨有的。所謂特色館藏是指圖書館經過日積月累的長期建設,在某一方面或某幾方面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結構完整,內容突出的文獻資源優勢。[1]特色館藏的“特”可以是本館具備,而其他圖書館不具備的獨特文獻資源;也可以是圖書館間同類文獻資源的比較,即“人有我全”、“人有我優”的文獻資源。高校圖書館應根據學校的辦學宗旨、學科建設等方面進行特色館藏建設,為本校教學、科研工作提供更好的信息資源服務。
1 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的必要性
1.1 特色館藏建設有利于高校學科建設
圖書館要想滿足學校的發展要求,關鍵是形成自己的特色。學科建設是高校發展的核心,是提高學校教學能力、科研水平的重要基礎。[2]每所高校在不同學科領域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如果圖書館僅提供大眾化藏書服務是無法滿足教學、科研工作對文獻資源的需求。因此,圖書館應當全面連續系統地收藏學校主干學科與重點專業的文獻資源,為該學科或專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科學依據。
1.2 特色館藏是信息資源共享的基礎與前提
在信息化、網絡化的今天,任何一個圖書館的文獻資源都是有限的,然而讀者對文獻的需求卻是無限的。為了解決這一矛盾,高校圖書館需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分工合作,利用網絡技術,共建資源共享平臺,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這里的共享不是共享相同的文獻,而是共享各自所缺的文獻。因為每所高校在學科建設和專業設置上都有自己的側重點,所以各校圖書館都會收藏一些獨具特色的文獻資源,而這恰恰是讀者所期望的。各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資源共享平臺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這不僅可以滿足讀者需求,也有利于提高文獻利用率,有效減輕館藏不足的壓力。
2 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的方法
2.1 根據學科特色建設特色館藏
在特色館藏建設過程中,圖書館要明確學校的優勢學科和重點專業,充分掌握重點學科、重點專業的現狀及發展,合理分配經費,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文獻收集和建設。根據重點學科和專業的教學、科研需求,收集相關專業文獻,包括本校師生撰寫的學術著作、教學參考書、講義、碩博士學位論文、特別是本校師生在國內外高水平學術刊物上發表的論文、參加國家或國際會議的論文、及知名專家教授在國內外學術交流會的演講等。除此之外,還要重視收集一些非正式出版物,如沒有公開出版的內部刊物、內部交流資料等,確保專業文獻收集的連續性、完整性,進而形成具有本校學科優勢的特色文獻。
2.2 根據地方特色建設特色館藏
長期以來,地方文獻既能為本校教學、科研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又能為地方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文化交流提供服務,現已成為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地方文獻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記載一個地區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等方面內容的文獻。[3]二是地方性專業文獻。高校圖書館地方文獻的收藏應以學校教學、科研需求為基礎,突出地方特色,如重點收藏與地方經濟、歷史、文化、宗教、民族、語言等密切相關的文獻資料。
3 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數字化
高校圖書館應根據學校重點學科的教學、科研需求,選擇學術價值較高、利用率較高的文獻資源進行數字化,并將其中部分文獻進行深加工、精煉,以文摘、簡介、索引、書目等二次文獻的形式呈現給用戶,節約用戶時間,提高用戶使用效率。此外,為了充實特色館藏,圖書館工作人員還應在互聯網上搜集各種信息資源,通過超鏈接使之成為虛擬館藏,以滿足用戶需求,為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的網絡信息服務。[4]
4 結語
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的建設,是一項重要的系統工程,應根據學校教學、科研的需求制定特色文獻資源建設方案,從而逐步形成具有本館特色的文獻資源體系,這也是高校圖書館得以發展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劉美玲.高校圖書館特色建設與自主創新精神探討[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1):80~81.
[2]邵平.高校圖書館開發特色館藏建設的必要性及方法初探[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0(6):64~65.
[3]程憲宇.開發地方文獻資源服務地方經濟建設[J].圖書館學刊,1999(2).
[4]金以明.圖書館特色館藏資源建設[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8(6):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