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高校社會地位的提升,面對多元化社會文化理念和外來文化觀念的挑戰與沖擊,面對高校教師思想上心理上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顯得更為重要、更為緊迫。高校必須著眼于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積極轉變理念、創新方式方法、建立完善長效機制,有聲有色而又深入細致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為教師的個性化成長和全面發展注入強大精神動力,為高等教育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
關鍵詞:高等學校 教師 思想政治 工作思考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7(a)-0241-01
1 夯實陣地是加強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證
實踐證明,思想文化陣地,馬克思主義不去主動占領,就會被其他思潮所充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受形勢變化的影響最直接、最具體、最敏感,這就要求高校要重視和加強思想文化陣地建設。一是著力強化黨團組織。基層黨組織、共青團組織是高校與教師、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密切聯系的橋梁和紐帶。高校一方面要加強教師黨員培訓、發展、教育和管理,增強教師黨員組織觀念和黨性意識;另一方面要創新組織設置,探索在教學、科研任務的工作實體上建立黨組織,擴大黨組織覆蓋。要堅持以創先爭優為載體,以黨建帶團建,加強共青團組織建設,鼓勵和支持團組織圍繞教學教育、科研創新和社會服務創新載體、開展活動、創先爭優,為青年教師的健康成長提供動力、搭建平臺。二是著力優化校園環境。校園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高校教師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高校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科學規劃和建設體現校園特色和人文精神的校舍、道路和其他景觀,美化、綠化和凈化校園,賦予磚瓦草木以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教育功能。要注重輿論陣地建設,充分利用校報、校刊、櫥窗、校內廣播電視等形式,積極傳播和弘揚先進文化,嚴堵錯誤觀點和言論傳播渠道,努力為高校教師個性化成長和全面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要注重創新活動載體,積極開展英模報告、專題講座、文藝表演、校史展覽、研討會、攝影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育與文化活動之中,使高校教師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激勵和升華。三是著力建設信息網絡。信息網絡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陣地。高校要重視和加強信息網絡建設,精心創設主題教育、校園生活、心理健康、科技創新等網站或網頁,完善工作機制,開展輿情研判,加強網絡管理,使各類網站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陣地。要密切關注網上動態,通過開展網上訪談、主題討論等形式,深入了解教師思想動態,把握教師思想脈搏,及時解決各種問題,增強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 創新方式是加強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途徑
高校要根據教師特點和思想動態,豐富教育內容,創新教育形式,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堅持疏通與引導相結合,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進入教師思想和靈魂,真正轉化為教師的自覺行動和具體實踐。一是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也是有效形成優良師德師風的必要條件。高校要注重在教學科研實踐中,通過集中學習與日常學習、網上論壇與實地調研考察、創新媒介與豐厚宣傳內容,強化教師理論學習,不斷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教師頭腦,增強教師思想堅定性和行動自覺性;同時要注重以理論解決實際問題,有針對性地幫助教師釋疑解惑、排憂解難,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需求意識,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覺悟和思想境界。二是堅持疏導與引導相結合。高校教師存在較大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既表現在年齡階段、知識水平和生活閱歷方面,也表現在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個體需求方面,教師與教師之間難免產生摩擦和問題,教師與高校之間難免形成隔閡和障礙。因此,高校既要注重研究整體教師隊伍狀況和存在的共性問題,也要注重研究和把握教師的個性矛盾,既要疏導教師思想、行為上的矛盾和問題,也要引導教師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高校的發展戰略和中心任務上來,激勵教師潛心教學科研、勇于創新創造,切實把思想政治工作轉化為教師良好的師德師風和高質量的教學科研實踐。三是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在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高校既要加強教育和引導,也要給予行之有效的管理,以取得更大的成效。在管理結構上,要理順管理系統各部門、各層次、各崗位的職責權限關系,凝聚力量、形成合力,齊抓共管高校教師隊伍建設;在管理方法上,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千方百計解決教師工作、生活、待遇等方面的實際問題,增強教師教學科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 健全機制是加強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條件
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系統性、經常性工作,必須建立完善有關工作機制,以機制教育人、管理人、約束人,推動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步入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軌道。一是建立完善動態管理機制。高校要建立學校黨委統一領導下的,學校主要領導負責、部門領導分工負責,院系、各級各類組織等積極參與的領導機制,不斷建立完善教師思想政治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分析制度、異常情況報告制度等,及時做好教師思想問題的轉化和心理問題的化解工作,幫助教師走出思想困惑和心理陰影。二是建立完善人文激勵機制。高校要把強化服務理念貫穿思想政治工作始終,積極為教師個性化成長和全面進步搭建平臺、創造機會、優化環境;要把人文關懷貫穿思想政治工作始終,既要注重解決教師思想和心理上的問題,更要注重解決教師工作學習生活方面的問題,為教師工作學習生活創造良好的條件,充分調動教師教學科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三是建立完善考核評估機制。高校要把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納入院、系、部等機構目標管理之中,既要把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績效作為各部門考核、各級干部述職和工作業績考核的主要內容,也要把教師思想政治狀況、教學科研活動及成果等納入教師考核評估內容,增強管理工作人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引導和幫助教師通過反思和檢查實現更高層次的自我發展。
4 結語
面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高校社會地位的提升,面對多元社會文化理念和外來文化觀念的挑戰與沖擊,面對高校教師思想上心理上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顯得更為重要、更為緊迫。高校必須著眼于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積極轉變理念、創新方式方法、建立完善長效機制,有聲有色而又深入細致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為教師的個性化成長和全面發展注入強大精神動力,為高等教育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
參考文獻
[1]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規劃(2010-2015年).
[2]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3]田建國.構建和諧校園的理性思考[N].光明日報,2007-02-19.
[4]趙新燕.淺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機制創新[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