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高等教育正進入大眾化時代,為適應形勢的需要,對于大學生的管理除了去傳統的管理模式之外,必須引進和探索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以適應新的育人需求,以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社會對各類人才的需求。大學生的準軍事化管理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無經驗可以效仿,是在摸索中前進的新事物。文章通過問卷調查對大學生的準軍事化管理模式、方法、可行性等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大學生 準軍事化管理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8—0022—02
在中國高校,針對“80后”“90后”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應該采用何種模式管理學生,如何使高校學生管理達到最大效能,如何使管理最終為素質教育服務,從而實現高校為社會輸送合格人才的目標,已成為人們競相探討的課題。近年來,準軍事化管理也被納入大學的管理體系,準軍事化管理是指非軍事單位或團體效仿軍隊管理的模式,按照自身發展建設的需要,依據實際情況,所實行的內部規范化管理。
軍隊和學校的職能是不同的,大學生的準軍事化管理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軍隊的管理模式,大學生的準軍事化管理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身心發展情況、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同時結合軍隊管理的三大紀律制定與之相匹配的規章制度。在《學生手冊》的基礎上根據準軍事化管理的要求補充一些相應的實施細則,力求做到管理服務于教學,提高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但對普通全日制的大學生進行準軍事化管理是具有探索性的新事物,無經驗可以效仿。這種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和實效性需要在高校管理的實踐中逐步探索。南昌航空大學海軍學院以2010級土木工程建筑班為試點,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大學生準軍事化管理制度試驗,對這種管理制度在普通全日制大學生中的施行效果進行了探索。在南昌航空大學大學生準軍事化管理試驗班的學生《一日生活制度》中規定了學生從早上起床出操到晚上就寢全天的生活規范,其中包括內務整理、物品擺放及每半月一次的衛生檢查等,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在其他制度中規定了值班制,設立由海軍學院領導負責,學生執行的每日值班制度、操課制度、會議制度、請示報告制度、請銷假制度(即學生請假必須向輔導員報告,經批準后方可離開,歸隊后及時銷假)、內務衛生制度,檢查制度等。還有操行分考評細則等,對學生日常行為的儀容、著裝、舉止、紀律作風均有嚴格規定。同時設定了細致的考核細則,強調學習文化課的同時更要注重素質的培養。所有這些規章制度,旨在保證學習環境的井然有序,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學生的不良習氣,養成良好的行為道德和生活習慣,并且培養了學生的服從意識,對學生將來走向社會起到了幫助作用,真正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期一年的準軍事化管理試驗結束后,作者對南昌航空大學準軍事化管理試驗班進行了問卷調查,并且對調查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此次調查共發出問卷288份,收回問卷266份,有效問卷266份。
一 實行大學生準軍事化管理的效果
1.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增強
軍人是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黨指揮槍是我軍的一慣原則,愛國主義教育是準軍事化管理的重要內容,當代的大學生無論以后從事何種職業必須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明確的政治方向,只有這樣才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任務,因此,準軍事化管理中愛國主義教育對大學生的影響是最為深刻的。而這種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體現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就成為濃重的社會責任感。在調查的266份問卷中有218人(占被調查人數的82%)認為經過一年的準軍事化管理制度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感增強。在當今的高校中,許多大學生認為愛國主義教育是抽象而空洞的說教,并無太大的現實意義,其實不然,因為在一個社會群體里,任何人的發展都不可能脫離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命運和社會的興衰而獨立存在,個人的命運總是與國家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大學生要實現自己的個人社會價值必須有國家的繁榮和社會的穩定做保障,而這也是新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人才的首要要求。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學習有積極影響
通過嚴格、規范地實施《一日生活制度》,學生從起床到就寢都處于一種高度規范化的要求之下,無論著裝、儀容、儀表還是個人衛生、宿舍內務、就寢、聽課都養成良好的習慣。在調查問卷的266人中,有34.1%的人認為準軍事化管理制度讓自己的生活更有規律。其中,有17.4%的人認為生活中自己吃苦耐勞的能力增強了,有25.2%的人認為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強了,而23.3%的人認為準軍事化管理制度有助于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很多“80后”“90后”大學生在入學之前生活內務等日常事物都是由父母來做的,過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通過準軍事化管理大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行為自控能力明顯提高。在南昌航空大學準軍事化管理試驗班的學生宿舍里,內務疊放規整,物品擺放整齊。宿舍內晾曬的衣服整齊劃一,井井有條。學生們都按照學校的上課時間和作息時間的要求準時上課、就寢,行為舉止文明規范。而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必然影響到學習,在被調查的問卷中,有46.4%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態度比過去端正了,能主動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有36.2%的學生認為準軍事化管理制度的確有助于良好生活習慣的形成,但這種緊張嚴格的制度增加了自己的負擔,畢竟自己不是軍人,沒有必要用要求軍人的方式來管理大學生;有17.4%的學生則認為大學生準軍事化管理制度對自己的學習沒有產生任何影響。由此可見,對于這種嚴格的管理制度,大學生們有不同的態度和觀點。
3.對大學生的個性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提高了心里承受能力
緊張嚴格的準軍事化訓練在增強學生們的吃苦耐勞能力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問卷調查中,有47.6%的學生認為自己的服從意識增強了,被調查的學生中有許多學生在暑期參加過社會實踐,接受準軍事化管理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服從意識,而這種服從意識是用人單位在聘用人員時首先考慮的;24.9%的學生認為準軍事化管理制度有利于自我約束;有20.5%的學生認為準軍事化管理制度有助于團隊協作精神的養成;有7%的學生發現自己的自信心大大提升了,敢想,敢說,敢于嘗試具有挑戰性的事物。
二 大學生準軍事化管理制度推行的可行性分析
大學生準軍事化管理制度是一種嚴格的管理制度,在調查問卷中有44.4%的學生表示基本能適應這種管理制度,有35.7%的學生認為自己完全能適應這種管理制度,而19.9%的學生則表示不能適應這種管理制度。在被問及是否希望這種管理制度繼續推行時,有16.2%的人持贊同意見,而有63.9%的人持否定態度,其余19.9%的人則不置可否。
隨著社會發展的加快,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生存的壓力,就業的壓力,人際關系的復雜性,知識快速增長,信息膨脹,所有這些都要求大學生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團隊精神、服從意識和適應能力,以便在激烈的社會生存競爭中取勝。因此,綜合能力的培養成為大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準軍事化管理具有較多的優勢。
首先,軍隊是國家的武裝力量,軍人的訓練隨時都表現出很強的緊迫感和壓迫感,這要求軍人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時刻保持緊張、嚴肅、冷靜的心理狀態。大學生的準軍事化管理可以鍛練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磨練學生的意志,使他們日后在面對各種突發事件,以及生活、學習中的挫折、失敗時,都能沉著應對,冷靜處理。通過調查問卷可以反映出,大學生準軍事化管理制度能培養學生的心理承受力,鍛煉他們的綜合能力。
其次,軍人的訓練和管理體現出協作性和統一性,這就是團隊意識的表現。例如,早操、點名、吃飯,這些活動都是集體的活動,是以班、排、連、團隊為單位共同完成的。而這種特殊的經歷使戰士之間形成了深刻的友誼。而大多數是“80后”大學生,在家里多半是獨生子女,父母的嬌生慣養形成了他們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的個性和眼高手低的依賴性。大學生的準軍事化管理能夠使同學們彼此之間加強協作,增強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這對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和形成是十分必要的。大學生的準軍事化管理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服務意識,凡事以大局為重,形成自我犧牲和勇于奉獻的優秀品質。
最后,在軍隊里,軍人的處事作風是雷厲風行,行動立竿見影,軍隊的生活、訓練隨處可見,各種比賽中軍人的爭先意識得到充分發揮,同樣大學生的準軍事化管理可以充分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使他們融入到集體生活中來,克服生活懶散、形動遲緩的不良行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處事作風。這種良好行為方式的養成將使他們終生受益。在調查問卷中有119人,占被調查人數的41.9%的學生認為準軍事化管理制度將對其一生產生深遠影響。
三 堅持準軍事化管理的研究
任何一種管理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學生準軍事化管理這種嚴格的管理制度在實施的過程一定會面臨各種問題,如學生的不適應,嚴格的管理給學生的生活學習帶來一定的壓力,對大學生準軍事化管理制度的認識深度不夠,以及制度本身的不完善等。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管理模式要與時俱進,要針對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對大學生準軍事化管理模式的經驗不斷總結、充實,保持其生命力,遵循正確的科學發展觀,使其在實踐發展中逐漸完善。要根據每個被管理客體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出相應的管理措施,并且通過這些管理辦法在實踐中的效果來對制度加以修正,同時量化指標也應更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以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肖育清.我校實行準軍事化管理的實踐與探索[J].教育縱橫,2008(11)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