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質量就業和如何提高就業質量,是民辦高職院校在生源大戰條件下生存的關鍵問題,也是民辦高職院校發展的瓶頸。作者根據正德學院近幾年成功組織畢業生就業工作為個案,闡明了高質量就業的內涵,對如何提高民辦高職院校就業質量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民辦高職院校 就業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8—0056—01
一 何為就業質量
就業質量主要包括五大因素:專業是否對口、工作收入多少、工作條件好壞、發展前景如何、勞資關系是否平等。專業對口率越高,說明學校所設置的專業符合用人單位的需求,并且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能學以致用,就業質量也就越高;工作收入的多少是畢業生實現自我價值及對社會貢獻大小的最真實的反映,也是社會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認可程度的反映;工作條件包括有形的物質條件和無形的精神層面的條件,如是否受到用人單位或同事的歧視,工作時間是否符合國家勞動標準等;發展前景主要包括是否有專業技能培訓或是否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具有良好的職業發展前景是高質量就業的重要方面。
二 提高民辦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意義
當就業率作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評估的重要指標時,很多院校只是簡單地追求就業的“量”,無法體現就業的“質”。就業的質量低劣不僅損害到高職院校畢業生自身最根本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從而導致教育投資的流失和人們對高職教育信心的喪失,甚至會嚴重影響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因此,在當前全民提高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實現高職院校內涵發展的新形勢下,應當在保證就業率的基礎上,努力提高就業的質量。衡量一個學校辦學能力的高低,不再是看其硬件設備如何強、軟件條件如何優越,而是在于是否有過硬的人才培養質量和較高的社會認可率。只有不斷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才是高職院校的立足之本。
三 對提高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思考
1.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提升就業質量的基本條件
學生的就業質量與就業能力兩者之間有著很大的相關性。一般從高職學生就業的工資福利、工作環境、工作興趣、工作地點等因素來看,就業能力低的學生的就業質量比就業能力高的學生差。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全面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對社會交往、團隊合作、獨立思考、事業心、責任心、意志力等方面越來越看重。因此,學校要加強對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強調學生做人的首要地位,實現學會做人和學會做事在理念上的統一和方法上的結合,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提高就業質量。
2.準確定位是提高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當務之急
對高職院校的畢業生來說,就業過程中的自我定位很重要。每個人在就業過程中都要明確自己的目標,要能客觀地分析自己,用長遠的目光來考慮自己的職業選擇,從而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很多學生過分考慮地域、收入、條件等,好高騖遠,從而錯失了不少機遇,最終很難提高就業的質量。
3.訂單培養是解決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有力保障
學院教師應將企業的要求融入到平時的課程教學中,其中包括崗位要求、對員工的素質要求、企業文化和企業理念等。實現學生與企業和學生與崗位的“零距離”,從而提高就業質量。
4.校企合作是提高高職院校就業質量的新思路
校企合作能夠很好地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崗位需求的“無縫對接”,加強校企合作,增強畢業生的崗位適應性,為企業用人搭建平臺,是提高學生就業質量的重要舉措。正德學院藝術設計與建筑工程系工程造價專業將學生的實習和就業結合起來,實施“2+1”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施工現場經受熏陶和磨煉,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受到了企業的廣泛好評。
5.就業指導是做好學生就業工作的基礎和核心
畢業班輔導員首先要加強學生就業的思想教育,充分發揮“老奶奶嘴,小伙子腿”的精神,要不厭其煩地與畢業生交流,讓他們從思想上認識自我,認識當前的就業形勢,鼓勵學生先就業再擇業。同時,建立健全畢業生聯系方式,確保能在第一時間有效地將就業信息和學校要求傳達給畢業生,關注就業困難的群體,實行重點幫扶,并且對畢業生就業要跟蹤指導,做到就業服務不斷線。
參考文獻
[1]艾麗蓉.提升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思考[J].恩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3)
[2]張敏.加強高職校企合作 提高學生就業質量[J].科技信息,2011(17)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