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文精神反映了人的內在價值和社會的普遍正義,是高校英語教育的靈魂。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加強學生人文教育,必須充分挖掘人文教育的內涵;營造強烈的人文氣氛,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重視情感陶冶;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
【關鍵詞】人文精神 高校英語教學 意義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8—0063—01
外語學習過程也是學習者人格化的過程,是形成人生修養的過程。高校英語教育要體現人文精神。在高校英語教學中,不但要使學生獲得英語知識和技能,也要豐富高校英語教學的內涵,注重人文教育,陶冶學生情操,拓展其視野,發展其個性,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一 高校英語教學中實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意義
高等院校為了培養高素質人才,需要將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融人文教育于高校英語教學中,不僅能豐富學習內容,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有利于學生充分發揮其個性和潛能,適應社會發展對外語人才的要求。然而,一些院校把教學的主要目標放在了應試上,而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特別是對高校學生的人文素質的培養。高校英語教學僅僅是語言上的教學,將四、六級通過率作為教學目標,高校英語成了純粹的語言技能訓練,很少將英語作為一種文化來傳授。作為一門語言,其蘊含的人文思想被忽略,高校英語教學只是“傳道”,無法做到育人。態度、情感、動機等非智力因素作為人文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是人才教育的最終目標。
二 高校英語教學中實施人文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1.充分利用高校英語教材和課堂教學,挖掘人文素質教育的內涵
改變高校英語教學觀念,營造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圍。英語課堂教學要體現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陣地是課堂教學。學生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既能使聽、說、讀、寫能力得到提高,又能潛移默化地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努力塑造完美人格。人文精神的培養與語言知識的掌握要貫穿整個英語教育過程中。
2.營造強烈的人文氣氛,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
學習外語的過程實質上是接受另一種文化熏陶的過程。在英語教學中,如果學生整天在單詞和題山海卷里跋涉,會抹殺其個性,遏制創造力。完美課堂教學要體現人文風格,以坦誠、耐心、平等的態度組織教學,有效地實現人文教育。教師應將課文中所包含與承載的人文精神發掘出來并有意識地滲透給學生,引導他們將學知識與學做人結合起來,培養他們的人文精神、探究精神和實踐精神。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英語活動,通過介紹、討論、對比和分析來培養學生對文化的敏感性。不僅如此,還將學習延伸到課外,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校園文化生活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性的外語學習環境,讓他們在學習的同時,用心去體會語言中包含的文化意義,也是用心去體悟其中的人文精神,并且參與到這種人文實踐中。由此才能使語言學習由表及里,透過表面的語言符號看到隱含的豐富的文化信息,體驗其中意味深遠的人文意義,從中汲取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發展和人類共同文化建設的有益食糧。
3.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重視情感陶冶
語言教學是一門藝術,達到藝術境界的外語教學,不論其教學內容還是教學過程,都應給人以美的享受,讓學生感受到美的至高境界。高校英語課程在高教領域里被視為傳遞異域文化的認知和實踐成果、價值觀念、審美情趣、道德規范等人類文化物質的重要中介。然而,高校外語教育界卻一直未能走出教育功利的泥潭,重知識傳授,輕文化、情感和審美內涵的挖掘。外語學習的內在動機源于對所做事情本身的興趣。學習活動本身成為學習者追求的目標,就能使他們獲得極大的精神愉悅。教師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對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十分必要。教師首先要營造愉悅、輕松、良好、和諧的課堂情感場,使學生產生親其師信其道的情感效應,然后可通過巧設導言、精評關鍵詞句、巧用學生情感交流等方式激發情感,使其學習得以深化、升華。
4.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個性發展
高校英語教師應關注學生能力發展循序漸進的過程和英語教學要求的有機銜接,從而保證英語教學的整體性、靈活性和開放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應由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構成。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終結性評價應著重檢測學生綜合語言技能和語言應用能力。評價要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發展,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促進英語教學的不斷發展與完善。
四 結束語
人文素養不是天生的,而是人文知識的積累與內化的結果,其中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于人的直接經驗體會,以及環境對人的教育。在文化的多元化時代,加強人文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高校英語教學中,要創造性地利用好教材,讓學生感觸到由外語教師帶來的獨特語言文化魅力,把人文教育滲透于英語教學的全過程,融語言與文化及人文精神為一體,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質。要用優秀的人文文化陶冶高校學生的身心,豐富其精神世界,以培養其文化認同感和民族精神。
參考文獻
[1]劉潤清.外語教學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2]袁振國.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3]謝敏.高校英語教育中的人文素質教育探析[J].貴州工業高校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
[4]高旭陽.思維在斷裂處穿行——大學英語教育中人文價值的找尋[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5(9)
[5]張秦.論高校英語教育中的人文精神[J].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4)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