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社會都應關注音樂新課程的創新改革,只有通過各方面的努力,有了以實踐為基礎的音樂細節教學嘗試,有了探索解決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具體問題的新方法,才能從微觀的角度逐步推進音樂教學改革向更遠處前行。
【關鍵詞】音樂教學 細節 創新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8—0077—01
音樂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表現方式,以其獨特的藝術手段,展現的魅力不勝言語。也正因為有了音樂,思想才得以釋放。音樂已不是最初的只供人類消遣娛樂的工具,它承載的是未來,是希望?,F今的音樂教學改革也正在順應這一規律,體現的是學生能通過音樂課程的學習得以受到藝術的洗禮、情感的升華,而并非是枯燥無味的樂理知識和技能訓練。
一 細節在于教案的撰寫
教案的撰寫要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中,積極主動地體驗、表現、創造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
首先,要能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自身動機的教學情境。例如,在上《小小的我》一課前,本人提前讓學生去尋找家鄉春天的綠,如柳樹枝芽、從黃枯到現在自家返青的麥子等。學生自己找到綠色后,本人上課時再引導學生進行歌詞的梳理,在演唱歌曲時誰能快速表現好歌曲,誰就是最先破土而出的那顆小草,誰就是山間那破冰的小河。教師可以用事先準備好的帶有春天顏色的花環獎勵給有表現突出的學生。這樣設計好場景的音樂課,學生就能主動參與,并且課堂氣氛很活躍。
其次,可以根據不同情況的學生制訂出絕大多數學生都能接受的教學目標和內容。根據蘇少版教學大綱的要求,學生在每個單元得有一至兩首會唱的歌曲,還有最基本的樂理常識和知識的學習。但是農村孩子的音準可以說都是“自然音準”?!白匀灰魷省边@是本人給現在農村孩子接受音樂教育的實際情況起的一個名字,城里的大多數孩子往往在小學入初中之前要學至少一至兩門樂器,而農村的孩子一般在升入初中之前未接受過什么音樂培訓班之類的藝術培訓。因此,根據不同的學情制訂相應的目標和內容很有必要。
最后,教案的撰寫細節上還應注重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和改革。每節課上下來,教師要把這節課的實際效果認真地記下來,音樂教師往往一個人帶的班級和年級都比較多,一般至少是一個年級,教師要考慮每個班級上下來有哪些不足,在下一個班級上課前和上課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尋找更好的方法。
二 細節在于教學方法和手段
音樂是通過音響結構及其運動節律形成的音樂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音樂藝術所采用的手段及其特征決定了這種藝術形式具有很強的抽象性。所以就需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通過較為通俗的教學理念和行為讓學生對抽象的作品深入地體驗和理解。比如,可以增添部分流行音樂及通俗音樂的練習,雖然現行教材中已經逐漸滲入了一些流行元素,但畢竟數量有限,所以我們應與時俱進地針對學生喜愛的流行音樂方面進行細致的研究。
教學方法的改進和創新還應加強師生互動。師生互動中,教師其實只是起引導作用,學生才是主體,如以學生身體作為能發出音響效果的節奏樂器進行拍打節奏練習。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主要起提示性作用,告訴學生打的節奏,可以用什么樣的節奏性來記錄或表示,教師可以讓學生拍打自由的節奏,不一定非得刻意要求學生去記憶節奏,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反而記得快。
當然,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恰當運用也是促進初中音樂高效課堂和音樂教學創新的重要方法。音樂課中要想將抽象的知識很好地讓學生掌握,教學媒體的輔助不可缺少。如在教授弱起小節該如何演唱時,可以提前讓學生去表演,然后教師將正確和不正確的演唱方法用DV機錄下來,通過教學媒體再放給學生看,這樣就能很形象地告訴學生什么才是正確的演唱方法。其實,我們不難發現學生也能很快主動地參與其中,因為錄像資料中有自己的同學,感覺書本中的教學知識和自己并不遙遠,樹立了自己的信心,這也是下面將提到的實踐環節。
三 細節在于創造性的實踐活動
人類的音樂事件包括三個過程:創作、表演和欣賞。藝術活動是一種直接經驗,任何的音樂教學活動都應注重學生的參與過程,把親身參與作為對音樂美感體驗,形成音樂審美能力的主要手段,這對于音樂課程價值的實現和學生的終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教師也應不斷學習新的音樂教學知識,在教學實踐中就某一細節認真研究并實踐,讓書本知識不再枯燥無味。如歌唱練習中,可以讓學生們在音樂課上體驗正確的呼吸方法和不正確的呼吸方法在平時的呼吸當中的不同感受;可以讓學生對有控制的呼吸和正常的生理呼吸作比較,從而讓學生真正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來體驗和理解兩者的異同。
當然,音樂教師不僅要注重自身的教的創新,還要鼓勵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行大膽的學的創新。創造性的教學實踐活動需要以創造為核心,通過即興創作、即興表演的方式,讓每一個學生善于用自己獨特的音樂方式進行自我表現,發展學生的直覺思維,張揚學生的個性,讓學生體驗充滿創造性的愉悅。
四 細節在于重要原則和保障
要想推動初中音樂教學的創新,不能進行“大鍋飯式”的教學方法,必須結合因材施教原則進行,注重培養具有創造性能力的人才。這樣,音樂教學創新才能有不斷涌出的動力和資源,畢竟人才是一切音樂活動的創造者。
當然,還應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音樂教學中的細節教學包括很多方面,切忌大雜燴式的教學模式,濫用各種細節進行教學,應有選擇地逐步推進細節教學。
學校、社會、教師應共同努力,從各種可行性的細微之處入手,讓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自己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并且從中獲得音樂的審美感受,促進其身心的全面和諧發展。
〔責任編輯:李繼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