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筆者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從多層面進行探討后認為:網絡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教學效果在許多方面比傳統教學效果更快、更好,其教學實施更方便、更快捷。
【關鍵詞】初中地理 網絡運用 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8—0086—01
計算機輔助教學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現的一門新的以教育學知識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教學手段。用網絡教學深化教學改革創建新型的教學結構;用網絡教學創設教學情境,促進學生開展創造性學習;用網絡教學培養學生進行自主式學習,奠定其終生學習的基礎,這些都可以很好地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一 地理文字信息的講授
地理文字信息講授法是地理教學的通用方法,是地理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給學生們傳授地理知識的方法,也是地理教學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地理講述法和地理講解法兩種基本類型。而這兩種方法,教師都可以通過與電腦網絡結合的方法進行講授。在講授的整個實施過程中,教師根據地理知識的屬性不同,選用不同的內容,將它們輸入學校局域網絡或本課程局域網絡中,同時輔以其他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進入這些系統,學習這部分地理教學內容;學生對教師呈現的教學知識進行感知、理解和記憶后,教師再通過輸入內容后的相關問答以當堂測驗或課后測驗等方式進行不斷鞏固和檢查,這樣既可以節約教學時間,又可以擴展學生學習時間,加深學習效果。教師在實施地理文字信息講授法時,講授內容應力求準確、生動、形象、簡潔、精練,要吸引人,要注意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能夠在課下多查、多了解。另外,鞏固和測驗結果要盡可能保密,只讓學生本人知道并在其后給予反饋。
二 地理圖片信息的講授
從網絡上能夠搜索到不同題材的地理圖片,這些圖片不僅包括自然的地理現象,也要包括人文等不同題材的圖片,搜集它們并對它們進行分類、注釋,使其系列化,與課本知識緊密結合,做到信息量大、吸引性強、說服力好。當一張圖片展現在學生們的眼前時,要做到條理清晰、邏輯性強,要讓學生們嚴格按一定的步驟去看圖片,學習圖片。首先,要看出圖片提出的相應問題;其次,要把圖片中相關的知識關系找出;最后,要盡可能找出與之相聯系的知識點,這樣學生就知道如何識別晝半球和夜半球,怎樣找到太陽的直射點,怎樣認識某一地的地方時刻,怎樣比較幾個地方的早晚了。從這三方面下手,學生們就不會無從下手,以后再遇到此類問題同樣也不會發愁。學生們也喜歡看圖片,了解圖片,但大量的不同內容的圖片只有通過網絡才能得到并充實他們。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學到了知識點。同時,這也進一步啟迪了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學得愉快,記得扎實,理所當然地愿意深入學習,教學效果也會非常好。
三 地理視頻的講授
地理視頻、音像資料也是地理課堂教學的重要工具,它們比較形象、直觀,信息包含量較大,學生也比較喜歡,但這類教學材料不容易搜集到,而且內容也各種各樣,所以可以把網絡地理視頻教學作為一個輔助工具。
四 地圖的講解
地理教學的一個重點是讓學生學會使用地圖,不只是從中簡簡單單地獲得地理信息,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運用地圖的能力,這對提高學生素質很有意義。
現在很多搜索媒介,如百度搜索、谷歌搜索等都有地圖搜索功能,如果能對這些媒介進行深入學習,那學生的地圖知識將會有很大改善。以百度搜索為例,它不僅可以讓學生瀏覽想要知道的地理位置,可以全屏盡情瀏覽,還可以測量兩地之間的距離,同時,可以在地圖上拖拽出截圖框進行截圖,將圖片保存至本地電腦。另外,學生還可以利用百度地圖提供的公交方案查詢、公交線路查詢和地鐵專題圖三種途徑滿足生活中的公交出行需求。更有利的是學生在使用百度地圖服務時,不僅能看到普通的電子地圖,還可以看到三維地圖,對于學生更有吸引力。在地理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運用網絡地圖的習慣,提高使用地圖的技能,這不但能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地理教學課堂有著廣闊的天地和博奧的內涵,它能夠吞吐日月、包蘊萬物,所以地理教師都應努力嘗試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網絡的地圖與圖表資源,使得地理課堂教學更加精彩,更加深入。
五 地理教學網頁的設計
電腦網絡突破了地域的限制,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地理信息和研究的工具,所以,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網絡優勢,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地理教學資源庫為依托,利用不同的軟件工具,采取自己建立與引進相結合的辦法,建成適宜于地理教學的網頁。這其中,學習資源的建設應以優化課堂教學內容為目的,注重營造有利于學生探究的學習環境。教師要關注網絡所帶來的獨特的教學環境,以及學生對網絡的態度。教師可以先用Word等軟件制成電子文檔,對其進行修改、整理,再用PowerPoint等軟件制成多媒體課件,最后用FrontPage等軟件制成網頁,對學生進行講解。地理教學網頁要根據地理教學內容明確主題,利用不同的軟件來創設情境,為學生進行探究型學習提供適宜的環境,指導學生對教學網站進行訪問并閱讀以掌握基礎,進入網站的“自我測試”等環節自主完成相應的知識測驗,使學生完成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可根據自身能力和興趣的不同來查閱相關資料,以期得到提升。
總之,在網絡環境下的地理教學,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地理素質,實現教育體制改革,實現素質教育。在網絡教學實踐中,對學生地理思維的獨創性和地理素養的體現等評價可以提高到一定層面,這些都是今后地理教學的改革方向。
參考文獻
[1]付常合.中學地理課教學與素質教育的實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0(8)
[2]郭斌.初中地理教學反思[EB/OL].中國教師研修網,2008.3.19
〔責任編輯:李繼孔〕